霍减救办〔2023〕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县减灾救灾委员会成员单位:
《霍邱县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经县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霍邱县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
霍邱县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3年1月20日
霍邱县应急物资保障规划
(2021-2025)
2023年1月
前 言
为指导“十四五”时期我县应急物资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徽省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六安市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霍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霍邱县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霍邱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霍邱县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十四五”规划》的专项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本规划所称应急物资,是指有效应对处置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所必需的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和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物资。其中,抢险救援保障物资包括森林防火物资、防汛抗旱物资;受灾人员基本生活保障物资是指用于受灾群众救助安置的生活类救灾物资。
“十三五”时期,霍邱县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系统提升应急防范能力、救援能力和保障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自然灾害风险,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平稳有序运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现状与形势
(一)应急物资保障现状
1.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初具规模。目前,县级共有6个防汛物资储备库(县水利局管理),1个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县林业发展中心管理),1个救灾物资储备库(县应急局管理)。重点乡镇森林防火物资储备点6个,乡镇级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点4个。结合我县主要灾害风险和社会经济条件,初步形成以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库为核心、支撑,乡镇物资储备点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络格局。
2.重点应急物资储备数量持续补充。县本级各应急物资储备主管部门根据应急救援需要持续补充重点应急物资数量。各乡镇也根据当地经济实际水平、突发事件特点及应对能力分别储备具有区域特点的应急物资。
专栏1:县本级重点应急物资储备品种数量 |
1.森林防灭火物资:风力灭火机41台、水泵5台、二号工具100个等。 2.防汛抗旱物资:防汛帐篷2顶、冲锋舟10艘、麻袋4.7672万条、编织袋69.7046万条、草袋5万条、救生衣1100件、救生圈12个、照明设备1台套、打桩机5台、土工布3.8058万㎡、防浪布8.0236万㎡、编织布8万㎡、桩木68.83m³、块石270万m³、黄沙2784.7吨、瓜子片1904.2吨、石子3761.7吨、装配式围井60块、毛竹5130根、木材108.151m³、元钉1300公斤、吸水膨胀袋4000条、铅丝6569公斤等。 3.生活类救灾物资:帐篷700顶、棉大衣4950件、棉被6300床、折叠床1630个、毛巾被3260床、空调被3400床、毛毯4350床、应急包150个、照明设施7台等。 |
3.应急物资储备和调运模式日益完备。结合我县灾害风险类型,进一步梳理掌握全县应急物资储备底数,持续推进“实物储备+协议储备”模式,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的峰值需求。加强对灾害事故应急物资的调运管理,推动建立了多部门协同、军地联动保障和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应急救灾期间开通运输绿色通道,提高了应急物资保障效能。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
我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县内流经淮、淠、泉、汲、沣五条河流,自然地理位置造成我县是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特别是2020年应对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时,暴露出应急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满足救援需要,应急救援装备、技术手段、通信设施等比较落后,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亟待提升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我县自然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的基本情况没有改变,突发自然灾害将呈现出伤亡大、损失大、影响大,新风险新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变大等特点,应急物资保障工作面临诸多新问题、新要求、新机遇。构建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是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高效应对巨灾、大灾的基础性保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应急物资数量品种、应急物资使用质量、应急物资保障时效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推进应急物资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建立健全集中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理顺体制、明确职责、优化布局、提升能力,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和管理机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构建政府、企业(商业)、社会和使用单位相衔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有保证,有效应对一般突发事件,不断提高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物资保障水平,为加快霍邱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霍邱提供强有力的应急物资保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统筹布局、分类储备、共享资源、综合调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以县、乡(镇)政府为主,实行属地管理,各级相关部门承担主体责任,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物资保障工作。县级发挥统筹指导和支持作用,协助各级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
2.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建立政府集中管理的应急物资保障制度,统一仓储管理,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拨、统一配送,通过完善民间应急物资和运输紧急征用补偿机制,将各类有效社会资源纳入全县应急物资动员保障体系,确保应急物资调运快捷高效。在应急使用期间,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物资保障相关工作机制,确保关键时候应急物资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
3.采储结合,注重实效。立足需求、服务应急,把储备和采购等环节统一起来,完善应急物资采购机制,开展常态化统筹管理和动态监控。综合运用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等多种储备方式,倡导全社会积极捐助、捐赠各类应急救援物资,鼓励家庭储备个人基本应急物资,提高应急物资使用效率,提升应急物资储备效能。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推进县—乡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并从体制机制、储备调配、社会协同、科技支撑等方面,提高应对灾害事故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专栏1: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目标 |
1.县本级:增加森林防火物资储备资金,进一步加强现有物资储备规模,完善森林防火的物资品种,确保物资配备达到市级储备数量的30%。 2.乡镇:森林防火重点乡镇要配备4台以上森林消防水泵、5台以上风力灭火机。 |
专栏2:防汛应急物资储备目标 |
1.县本级:增加432万元防汛抢险应急物资储备,计划以采购编织袋、土工布、大小石子、粗沙、编织布等物资品种,提高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确保重点防汛抢险物资要达到应对启动Ⅱ级防汛应急响应的需求,其中冲锋舟/橡皮艇、排涝设备等重点防汛物资在现有配备基础上增加50%。 2.乡镇:重点防汛抢险物资要达到应对较大灾害保障需求,平原乡镇按照一定标准配备防汛抢险物资,重要沿河乡镇配备冲锋舟/橡皮艇不少于3艘,排涝设备不低于5套。 |
专栏3:生活类物资储备目标 |
1.县本级:增加生活类物资实物储备资金,做好新旧物资轮换,增加生活类救灾物资实物储备规模,救灾物资配备力争达到保障我县1%的常住人口紧急转移安置需要;食品储备以协议储备为主,达到保障0.5万集中转移安置人口5天基本生活的规模。县级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分别达到保障0.5万紧急集中转移安置人口10天基本生活的规模。 2.乡镇:要配备至少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生活类物资保障需求。 |
1.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建立政府、军队、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统一指挥、资源共享、调度灵活、配送快捷的应急物资快速调配机制,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和各方齐抓共管、协同配合的应急物资保障格局。
2.物资储备更加科学优化。健全县—乡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储备品种、规模和布局更加科学合理。建立市级储备和县乡储备相互补充、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相互结合、实物储备和协议储备相互衔接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3.社会协同能力普遍提升。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应急物资保障,倡导家庭层面应急物资储备,社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快速提升,社会力量物资捐赠平台高效运行,营造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科技支撑水平显著提高。加快推进县级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全面提高应急物资全程监管、统一调拨、动态追溯、信息共享、决策支持能力。
三、重点任务
(一)完善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机制
1.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统分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制,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2.分级分类储备。按照“省市储备为支撑、县级储备为依托、乡镇储备为基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总体要求,落实县乡级分级储备责任。推进县—乡能够满足本行政区域启动Ⅱ级应急响应的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储备符合区域突发事件特点的应急物资。各行业部门按职责承担应急物资储备任务,明确储备地点,科学论证各类应急物资储备重点、规模和方式。
3.建立保障机制。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发生后,各级应先行启用本级应急物资。在本级储备难以满足需要时,可向上一级提出应急物资调用申请,调用申请应明确需要调用的应急物资种类、规格、数量及调运时间和地点等内容。建立协同保障机制,县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全县应急物资的调配调用,向有关乡镇和县有关部门发出调拨指令。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要严格执行调拨指令,负责组织实施应急物资调运等工作,并及时报告应急物资调运情况。
(二)加强生活保障应急物资储备
到2025年,县级救灾物资配备达到保障当地1%的常住人口紧急转移安置需要。
1.强化政府实物储备。自2021年起,逐年加大政府实物储备规模。到2025年,县级政府实物储备达到保障当地1%的常住人口紧急转移安置5天基本生活的规模。
2.扩大企业(商业)和产能储备。对于难以长期储存或市场供应充足、企业能够快速生产的品类,主要实行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到 2025 年,县级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分别达到保障当地1%的常住人口紧急转移安置的规模;各职能部门应严格遵守招投标程序选择合适的企业作为承储企业,每年年初组织对企业(商业)和产能储备合同进行修订完善。
3.加强其他战略物资储备。对肉类、食盐、食糖、粮油等战略储备物资,由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国家要求储备。
(三)加强森林防灭火应急物资储备
县级森林防灭火类应急物资以政府(实物)储备为主,采取专业队伍“库队合一”方式储备。依托西山国有林场,新建不低于70平方米仓库,重点储备工程抢险与专业处置类物资,包括火灾处置、消防防护、野外生产、无线通讯、专用车辆等品类,便携式灭火机、背负式风力灭火机、背负式机动高压灭火水枪、高扬程大功率移动水泵、串联水泵、山地远程输水车、单兵作战防护装备、对讲机等装备类应急物资。为专业队伍配备装备器材,提升应对突发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四)加强防汛抗旱应急物资储备
洪涝灾害与抗旱类应急物资采取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和社会化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县乡两级分级储备,计划重(改)建不低于1000 平方米仓库,重点储备工程抢险与专业处置类物资,包括自移动排水泵车、大流量移动泵站、防汛抢险打桩机、挖掘机、抢险自卸车、切割设备等。对基础性抢险救援类物资和设备,依托县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各固定储备点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政府(实物)储备为主;对抢险施工设备、砂石料和块石等消耗类应急物资,主要采取企业(商业)和社会化储备;力争建设1-2 支本级防汛抗旱(水旱灾害防御)专业队伍,配备水上救援机器人、大流量移动泵站、管涌探测仪等重要装备器材。
(五)增强应急物资要素配置能力
1.建立应急物资采购机制。分级分类评估应急物资需求,科学确定政府储备、社会化储备、生产能力储备的比例及数量,按需制定应急物资年度采购计划,规范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科学合理制定应急物资紧急筹措计划,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作、部门互动、资源共享的应急物资调拨保障制度,提高社会救援力量参与积极性。
2.建立存储物资轮换机制。按照“总量稳定、用旧储新、等量补充、动态轮换”的原则,建立应急物资轮换管理制度,通过供应周转、调拨使用、市场销售、返厂轮换、代储轮换等模式,适时倒库更新,最大限度发挥物资存储效能。
3.建立保障联动机制。建立政府(实物)、企业(商业)、专业队伍等储备和其他储备互联互通的应急物资保障联动机制。根据应对处置需求,依次动用实物、队伍、企业、产能等储备,以紧急采购、临时征用、社会捐赠等作为补充,形成稳定可靠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积极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军民合作。
4.建立高效运输配送机制。依托各类交通设施,建立应急物资优先通道和快速通行机制,提高应急物流配送效率。借助社会力量,与大型物流企业深入合作,提高应急物资分发和配送能力,实现物资调运4小时县内全覆盖。
5.建立应急物资社会化储备机制。对不宜由政府储备的易耗类、保质期短的物资和大型装备,统筹利用企业、个人仓储设施,采取签订协议储备合同、协议供货合同、委托代储、政府适当付仓储费用等多种方式,实施社会化储备。鼓励、引导、指导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家庭储备必要应急物资。
(六)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信息平台
实现各部门(单位)应急物资、储备库、队伍、装备等信息的互联互通,对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实施全周期动态监测;根据突发事件物资需求,实现应急物资调拨、运输、紧急生产、配送分发、征用、捐赠全流程管理。依托全市统一的应急物资信息资源库,实现县政府(实物)储备、企业(商业)储备、产能储备、专业队伍能力储备和社会化储备信息化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应急物资保障主要任务和建设项目纳入本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资金保障
各乡镇(开发区)、县直有关单位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规划实施所需经费,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支持应急物资建设、运行维护和轮换更新等工作。要统筹资金使用,整合优化资源,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多元化资金投入。
(三)加强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制度,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将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范畴,对规划进展情况实施常态化监督管理。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保障规划顺利执行。
附件:1.“十四五”时期县级应急物资保障发展主要指标
2.“十四五”时期县级应急物资储备品种计划表
3.“十四五”时期乡镇防汛抢险物资配备标准
附件1:
“十四五”时期县级应急物资保障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类别 |
指标内容 |
1 |
防汛抗旱物资 |
可应对全县发生大洪水、强台风 |
2 |
森林防灭火物资 |
可应对突发一般森林火灾救援需求 |
3 |
生活类救灾物资 |
保障当地1%的常住人口紧急转移安置 |
注:本表描述的指标均指县级层面应急物资保障需要达到的要求。 |
附件2:
“十四五”时期县级重点应急物资储备
品种计划表
序号 |
类别 |
品种 |
建议储备方式 |
备注 |
1 |
森林防灭火物资储备库 |
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水泵、油锯、割灌机、森林消防车、火灾灭火剂、灭火弹、单兵装备、组合工具、二号工具、消防铲、扑火服、防火头盔、防护眼镜、防爆电筒、对讲机、对讲头盔、卫星电话、中继台、数字海拔仪、测距仪、望远镜、无人机 |
实物 储备 |
|
2 |
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 |
自动排水泵车、大流量移动泵站、防汛抢险打桩机、装配式围井、橡皮艇、冲锋舟、水上救援机器人、救生抛投器、管涌探测仪、无人机、柴油发电机组、防汛物资式子堤、钢筋笼、无纺布、防汛应急工具包、照明灯具、救生衣、麻袋、防汛帐篷、救生圈、照明灯具、编织布等 |
实物 储备 |
|
竹木、砂石料、块石等消耗类应急物资 |
协议 储备 |
|
||
4 |
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库 |
帐篷、棉被、棉被褥、棉大衣、毛巾被、空调被、毛毯、折叠床、绒衣裤、枕头、家庭应急包、睡袋、照明设施、净水设备 |
实物 储备 |
|
矿泉水、方便面、蔬菜、生猪、冻肉、食用盐、食糖、大米、小麦粉、食用油 |
协议 储备 |
|
附件3:
“十四五”时期乡镇重点防汛物资储备品种清单
平原地区乡镇防汛物资储备清单 |
|||||
序号 |
物资分类 |
品种 |
单位 |
标准配置 |
|
1 |
应急抢险物资装备 |
物料 |
块石、砂石料 |
m3 |
200-500 |
2 |
袋类 |
条 |
2000-5000 |
||
3 |
土工布 |
m2 |
500-1000 |
||
4 |
防水彩条布 |
m2 |
500-1000 |
||
5 |
装备 |
铁锹 |
把 |
20-50 |
|
6 |
普通投光灯 |
台 |
1-5 |
||
7 |
移动式升降照明灯组 |
组 |
1-5 |
||
8 |
应急发电机 |
台 |
1台 |
||
9 |
排水泵 |
台 |
1台 |
||
10 |
通讯预警 |
手提喇叭 |
只 |
2-5 |
|
11 |
对讲机 |
部 |
5-10 |
||
12 |
救护救援装备 |
救生衣 |
件 |
30-100 |
|
13 |
救生圈 |
只 |
20-50 |
||
14 |
冲锋舟 |
艘 |
1-2 |
||
15 |
橡皮艇 |
艘 |
2-5 |
||
16 |
便携式工作灯 |
只 |
10-20 |
||
17 |
防汛应急包 |
个 |
30-100 |
关于印发《霍邱县应急物资保障规划(2021-2025)》的通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