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霍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政策解读 > 其他解读

【部门(专家)解读】《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解读

浏览次数:234 来源:霍邱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 时间:2023-05-30 09:38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推深做实田长制,服务“两强一增”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贯彻执行“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经县委县政府安排,我局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现将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2020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 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2021年和2022年中央一号文均提到这一要求,其中2022年中央一号文指出,突出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作为刚性指标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2022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二、起草依据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自然资源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6号)、《安徽省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措施》(皖田长办〔20223号)和《中共六安市委办公室 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的通知》(六办发〔202224号)等文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实施意见》。

三、起草过程

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县自然资源局深入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形成了《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各乡镇及相关单位和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建议,经过梳理汇总、现已修改完善。

四、工作目标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夯实各级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切实扛起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防止“非粮化”, 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完成上级下达我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五、《实施意见》主要内容

《实施意见》共8条。

第一条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落实落细。明确了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分管各部门负责同志和各部门负责同志分别是项目用地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

第二条持续推深做实田长制。进一步织密田长制组织体系,构建总田长负总责、田长分级负责,压实各级田长耕地保护责任。乡级要统筹巡查员、信息员、网格员等耕地保护监管队伍,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各网格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

第三条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分别从严格执行先批后建制度、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实行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和清理与耕地保护相冲突的扶持政策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对耕地的用途管制。

第四条严格耕地执法监督。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建立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监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变化情况,落实违法用地共同管控机制,明确了各部门职责。

第五条拓宽耕地占补平衡途径。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查清辖区补充耕地后备资源,有效整合各方涉农资金,发挥各类融资平台作用,合理运用社会资本,统筹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增耕地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努力实现项目区内耕地质量等别“应提尽提”、旱改水“应改尽改”、新增耕地“应增尽增”目标。

第六条多措并举找回流失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对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要稳妥有序逐步恢复种粮或置换补充,但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将增加有效新增耕地面积作为高标准农田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积极争取并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治区域内新增耕地面积不少于原有耕地面积的5%;矿山修复治理按照“宜耕则耕”原则优先修复为耕地。

第七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奖惩制度。县、乡、村每年层层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及乡村振兴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八条强化督查约谈问责机制。对各乡镇党委政府(开发区管委)耕地保护开展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发现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土地管理重大决策不力的,督促其进行整改,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严肃追责问责。

六、创新举措

将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同时作为年度考核的刚性指标严格考核,对于未完成的,实行一票否决,终身追责,让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有抓手;全面实行耕地“进出平衡”制度,引导新发展的林果业利用“四荒”资源,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从严控制一般耕地流出;结合年度变更调查、土地卫片、耕地卫片等数据,建立农田数字化网格化管理平台,监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利用变化情况,对违法用地实行共同管控机制。

七、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全面实行“进出平衡”。从严控制一般耕地的流出,组织乡镇编制年度耕地进出平衡方案,明确耕地与林地、农村道路等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进出置换的位置、规模等,按照先进后出的原则,督促乡镇从严控制农业设施用地的审批,确保辖区耕地实现总量平衡。

二、加强执法监管。结合年度变更调查、土地卫片、耕地卫片以及日常巡查等,对于未经批准,擅自改变耕地用途的,特别是破坏耕作层的,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查处,进一步整合督察执法力量,打造过硬的自然资源执法队伍,健全日常巡查制度。

三、大力实施土地整治、高标项目。以土地整治、高标农田项目为抓手,运用田坎归并、建设用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等工程措施,改善土地利用格局,提高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产出率;将建成的高标农田项目产出的耕地、水田、产能指标纳入到监管系统,保障县域内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解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解读人:王启兵;联系电话:0564-2778518;地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楼北)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