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报《霍邱县健康脱贫工作自查报告》的报告

浏览次数: 来源:人社局 时间:2018-01-26 00:0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市人社局:

根据市人社局、市卫计委、市扶贫办《关于做好健康脱贫工程示范县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六人社秘〔2017321号)要求,我县在7月、8月和9月健康脱贫专项督查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情况全面自查,现将《霍邱县健康脱贫工作自查报告》随文上报,请审示。

特此报告。

                            

霍邱县健康脱贫工作自查报告

 

一、各项指标良好

(一)核心成效

1.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户数:2017年因病致贫、返贫贫困户为22870户,比2015年减少26.9%

(二)综合医保

2.贫困人口参保率及参保补贴落实率:2017年贫困人口为121704人,全部通过城乡医疗救助基金代缴,实现贫困人口100%参合,100%落实全额参保补贴。

3.贫困人口综合医保政策落实情况:严格按照省市综合医保政策给予贫困人口报销相关医药费用。

4.先诊疗后付费:县人社局、卫计委、民政局、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贫困人口就医管理服务和资金兑付结算工作的通知》(邱人社秘[2017]74号),全面实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取消住院预付金。

5.“一站式”结算:县人社局、卫计委、民政局、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贫困人口就医管理服务和资金兑付结算工作的通知》(邱人社秘[2017]74号),全面实现县乡医疗机构设置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窗口,实行“一站式”即时结算。

(三)分类救治

6.建立贫困人口健康卡:为每位贫困人口建立1份动态管理电子健康档案。

7.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已经对121704名贫困人口实施组团式签约服务,签约率为100% ,实现了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

8.大病救治工作开展情况:县卫计委印发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霍卫计〔201731号)。对在册贫困户中罹患9种大病逐人建立专项救治台账。截至目前全县摸底人数是1762人。明确了霍邱第一人民医院、霍邱第二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两家医院分别制定了诊疗方案,组织医生上门核查病情后,集中救治了1307例,救治比例达74.17%。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对105385名高血压患者和19807II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了健康管理日常服务,慢性病管理达100%,县乡医疗机构均设置了健康脱贫病房,优化医疗服务。

9.贫困人口分级诊疗情况:贫困人口实行了定点诊疗、基层首诊、分级转诊和双向转诊,县域外转诊实行了备案管理。

10.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

(四)疾病防控

11.慢性病、传染病、地方病防控:指导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截至20178月,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5198名,检出率达到4.39‰,在管人数为4961,管理率为95.44%20171-8月报告法定传染病发病率299.85/10万,与2016年同期发病率343.60/10万相比下降12.73%

12.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农村妇女增补叶酸、妇女两癌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营养改善等项目。免费实施为孕妇提供5次孕期检查,健康教育和健康指导。制定了《霍邱县产前筛查实施方案》,依托市产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贫困孕产妇提供服务。实施免费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障碍筛查,截至20178月底,全县新生儿疾病筛查4880例,听力筛查4718例,1例确诊儿童已经上转实施救助。注重儿童的健康成长,实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为全县85246名儿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对异常生长发育的儿童进行指导和干预。

13.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我县农村卫生改厕工作自2009年开始实施,截至2016年底,全县共对8384农户厕所进行了改造,其中重点对8个省级美好中心村的1233农户开展了改厕工作,农村改厕率超过85%;积极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2017年上半年与水务部门配合,对全县30多个乡镇自来水厂和市政供水进行卫生监测,乡镇自来水厂采水样58份,学校采水样4份,市政供水采水样8份,共采水样68份,上半年完成全年任务的50%。健康促进和教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全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共开展宣传栏1752期、健康咨询227期、健康讲座3068期。制作下发各类宣传材料50余万份,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加强。

(五)能力建设

14.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2.65张,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100%,每个行政村有1个标准化的卫生室,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基本配齐所需医疗设备。

15.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人口拥有医生1.33人,每千人口拥有护士0.79人。

16.三级医院对口帮扶:霍邱县第一人民院与南京军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与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霍邱县中医院与六安市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主要采取专家驻点帮扶、坐诊、会诊、教学查房、手术示范、疑难病例讨论、学术交流、大型义诊、远程会诊等方式,以科室对科室,团队对团队开展业务指导。霍邱县一院与8家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具体为北京清华大学一附院、南京军区总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医一附院、安医二附院、安徽省儿童医院、合肥市二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其中霍邱县二院与四家上级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具体为安徽第二人民医院、南京明基眼科医院、六安市人民医院、六安市中医院。霍邱县中医院与六安市中医院建立医联体合作关系。

(六)投入保障

17.贫困人口综合医保资金保障:已经在县医保中心设立健康脱贫专项医疗补助资金和补充医保专项资金。截至目前,共收到专项资金4453.04万元,其中省级1401.9万元,市级607万元,县级2444.14万元。

18.大病救治和疾病防控等经费保障:各级财政对大病救治和疾病防控等共投入1427万元保障经费。

19.政府办医责任落实情况:县政府落实公立医疗机构财政补助政策,省、县给予医疗机构财政补助达7095万元,较往年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有大幅增长。

(七)组织管理

20.县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和政协副主席任副组长,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脱贫工程实施领导小组,召开全县会议、专题会议、督查情况汇报会议进行工作部署和督导。

21.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规定:制定了霍邱县健康脱贫实施方案、霍邱县农村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实施方案等三个健康脱贫配套文件。

22.纳入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政府目标考核管理:县政府已将健康脱贫工程纳入脱贫攻坚工作领导责任制和政府目标考核管理。

23.医疗卫生机构参与情况: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脱贫政策宣传的通知》,转发了《六安市健康脱贫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县乡医疗机构有明显的健康脱贫工作标识、设有贫困人口健康病房,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设有健康脱贫宣传栏。

24.建立“月点评、季通报”制度:按要求实行月点评、季通报,并及时上报有关数据和材料。

25.实行健康脱贫专项考核:已制定健康脱贫工作考核办法,正在组织实施中。

26.因病致贫、返贫对象金准识别和动态管理:县扶贫办实现了因病致贫、返贫对象识别精准,实行了动态管理,做到对象信息准确、变更及时。

27.健康脱贫政策宣传情况:全面开展健康脱贫政策宣传全覆盖,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基层干部群众对健康脱贫政策知晓率超过95%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段贤柱任组长的健康脱贫工程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县人社局为牵头单位,县卫计委、扶贫办、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建立了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制定了霍邱县健康脱贫实施方案、任务清单、考评细则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召开了健康脱贫动员会、推进会、调度会、督查情况汇报会,狠抓工作落实。

(二)多形式、全方位,大力宣传健康脱贫政策。

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健康脱贫政策宣传的通知》,转发了《六安市健康脱贫工作集中宣传活动方案》,围绕四项宣传内容、三大重点人群、三大宣传区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系列性健康脱贫政策宣传活动。全县各乡镇制作大型公告牌65个,悬挂在乡村的横幅达3300多条,印制明白纸等宣传材料50万份,制作政策宣传物品围裙、手提袋、扇子、铝盆等30多万件,在县广播电视台每周制作一期健康脱贫政策宣传节目。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铺天盖地、不留死角的浓厚宣传氛围。

(三)分系统、分层次,反复开展政策培训。

县人社部门负责对乡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员培训,县医保中心负责对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经办机构相关人员培训。卫计部门负责对县、乡、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和贫困人口培训,全县共开展各类人员培训200多场次,培训人员38000多人次,大大提高了干部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

(四)开辟绿色通道,开展优质服务。

县人社局、卫计委、民政局、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贫困人口就医管理服务和资金兑付结算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优化贫困人口就医服务,开辟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免收贫困人口住院预付金,实行“一站式”当场垫付全部补偿金。为了方便贫困人口慢性病申办,县医保中心将慢性病就诊证办理权限下放到各乡镇卫生院,实行了先看病、先报销、再办证的举措,深受群众欢迎,大大提升了贫困人口的满意度。

(五)实施九种大病专项救治。

县卫计委印发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实施方案》(霍卫计〔201731号)。对在册贫困户中罹患9种大病逐人建立专项救治台账。(九种大病: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房间隔缺损、儿童先天性心脏室间隔缺、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截至目前全县摸底人数是1762人。明确了霍邱第一人民医院、霍邱第二人民医院为定点医院,两家医院分别制定了诊疗方案,组织医生上门核查病情后,集中救治了1307例。

(六)落实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2016年9月制定了切合实际、村民认可、村医接受、简便易行的农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对贫困人口优先开展了签约服务,全县共为192805人进行了签约服务,其中对121704名贫困人口实施组团式签约服务,签约率为100% ,实现了贫困人口签约服务全覆盖。

(七)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制定了《霍邱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以推进综合医改试点、整合资源、多元化办医为动力,合理布局县域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结构,构建与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群众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合作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设置县级综合性医院2所,即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整体搬迁至靖淮大道北段东侧,按三级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配置床位1800张;霍邱县第二人民医院按二级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配置床位800张。设置霍邱县中医院1所,规划期间内按二级中医院标准建设,配置床位800张。设置霍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霍邱县妇幼保健院)1所,配置床位200张。在霍邱经济开发区设置霍邱经济开发区医院1所,规划期内按二级综合性医院标准建设,配置床位200张。到2020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6630张,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26张。其中:县级政府办公立医院床位3300张(含县妇幼保健院20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30张,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1600张。

(八)政策落地,便民惠民,成效显著。

我县投入30余万元用于系统升级,无偿向医疗机构提供医保卡读卡器,保障了贫困人口一站式结算顺利实施。健康脱贫政策实施以来,贫困人口受益明显,享受“351”和“180”一站式结算服务的贫困人口已达43438人次,总费用 20322万元,总补偿 17411万元,其中:基本医疗补偿14508万元,大病保险补偿887万元,医疗救助补偿1607 万元,“351”政府兜底392万元,“180”补充医疗保障17万元,综合保障补偿比例 85.7%,比一般居民实际补偿比例提高了近26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贫困人口的获得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贫困人口就医保障力度,有效地解决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问题,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