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霍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霍邱县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2-06-24 10:44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政办秘〔202257

 

各乡镇人民政府,开发区(现代产业园),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霍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已经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624     


霍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期,是安徽省奋力推进“三地一区”建设的关键期,是六安市打造合六经济走廊、创建科创新城的机遇期,也是霍邱县高质量建设“滨水之都•皖西钢城”的起步期。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安徽省和六安市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具体部署,契合省市有关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和《霍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整体安排,围绕我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聚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铁基新材料基地、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重要经济板块、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聚区、六安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等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作用,特编制《霍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第一章 取得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霍邱县经济转型发展、城乡面貌大幅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领导下,全县奋力克服国内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历史罕见洪涝灾害等复杂环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全县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

一、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期间,霍邱县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县R&D经费支出由2016年的0.99亿元提升到2020年的1.94亿元,累计研发经费投入7.09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89%;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18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市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7个。市级以上特支计划创业领军人才2人,安徽龙运智能有限公司森林防火系统被认定为安徽省首版次软件;全县累计授权专利1927件,其中发明专利181件。

二、农村科技服务成效明显

“十三五”期间,霍邱县坚持科技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了霍寿黑猪、皖西白鹅、麻黄鸡、虾田米、霍邱稻虾、芡实、莲藕等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经省级认定农业新品种5个;累计选派“三区人才”75名、市级科技特派员242名、县级科技特派员666名,实现了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全覆盖;市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24个,精准帮扶贫困户顺利脱贫、贫困村如期出列,助推贫困县高质量摘帽。围绕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产品种植等主导产业,抓好科技服务平台创建工作,成功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4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4家、市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工作站5个,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500处。

三、科技交流合作逐步扩大

“十三五”期间,霍邱县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策略,积极对接合肥市科技局,学习交流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根据自身的技术难题和具体需求,积极与安徽大学、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签订产学研协议52份,承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近20个,解决了麻黄鸡种鸡繁育、朗德鹅全季节繁殖及健康养殖、霍寿黑猪提纯繁育、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绿色矿山高效开采等困扰全县主导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全县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登记额8亿元;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三下乡”等节日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咨询、科技政策宣传,惠及群众5万人次,全面提升了全民科学素质。

四、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十三五”期间,霍邱县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认真梳理钢铁产业、农副产品种养加工等相关企业技术难题,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为重要抓手,常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了政务服务质量和水平。出台了《霍邱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霍邱县吸引大学生创业创新的实施办法》等相关奖励政策,提高了企业科技研发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荣获“全国创新创业服务先进县”“省级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称号。

 

第二章 发展形势

 

“十三五”期间,尽管全县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人才引进难度依然很大、产业结构层次亟需提升、科技创新要素有待整合,距离实现科技强县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县上下必须准确把握进入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霍邱的新要求,以科技强县战略为指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争当全市科技创新行列的后起之秀,不断提升县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一、面临挑战

(一)人才引进难度依然很大。霍邱县地处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是革命老区、属于安徽省乡村振兴持续攻坚区。较为落后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加大了科技人才队伍引进难度。

(二)产业结构层次亟需提升。霍邱是面积大县、人口大县,也是农业大县、资源大县,钢铁、绿色食品产业是全县主导产业。资源型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导致了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继而缺少科技型领军企业的示范带动。

(三)科技创新要素有待整合。尽管霍邱县出台了相关科技创新激励政策,但技术研发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本地科技中介、科技成果融资等新兴市场要素非常缺乏,需要进一步整合提升。

二、重大机遇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国际分工格局面临系统性调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将发生重大变化。我国面临着重大历史机遇,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解决科技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并推进科技向产业转化,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我县应当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之机遇,顺势而进,开创全县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叠加,为科技创新现代化注入了持久动力。随着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家战略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推进、实施安徽行动计划之际,我县将稳抓机遇,快速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对接沪苏浙创新资源,学习沪苏浙创新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同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将推进霍邱主动参与地区间的全方位合作,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产业链分工,为加快创新资源对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人才团队引进等提供了强劲的动能。全县发挥铁矿资源、特色农产品的比较优势,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和“合肥都市圈”,聚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聚区、六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重要经济板块。

(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机遇。霍邱是农业大县,尽管全县8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7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实现全部脱贫,但返贫压力始终存在;部分低收入家庭、边缘户等亦有可能陷入贫困状态,亟需通过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成果。霍邱县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全县农业科技水平,集聚技术、资金、政策等发展动能,将丰富的特色农业资源,转化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优良资产,打造富有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升级版”。

(三)国家、省、市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为科技创新现代化制定了前进航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安徽特色的科技创新攻坚力量体系,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为全省科技创新工作指明方向。六安市“十四五”时期指出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霍邱县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联动,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将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第三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聚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聚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重要板块、六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为抓手,创新研发经费投入机制,激发企业主体创新能力,构建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为霍邱县域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为实现新时代幸福美好霍邱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规划原则

——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落实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将创新资源与创新企业双向衔接,强化企业在研发投入、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实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坚持协同创新,重点攻克。全面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以“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区域协同为抓手,推进区域协同科技创新战略,围绕产业链的重点领域、重点技术、重点工艺,凝聚力量全面推进,不断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

——坚持产业基础,全面推动。围绕霍邱县农业、工业领域,聚焦困扰全县“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创新成果的诞生,促进主导产业跨越式发展,推动产业链之间融通创新,打造创新型产业体系,实现科技成果赋能产业发展。

——坚持人才驱动,引培结合。深化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引进培养双轮驱动,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布局人才链,创新人才奖励政策,营造人才成长平台和环境,推动高校与企业协同育人工作,全面推动人才的潜能为产业创新发展输送动能。

三、总体目标

2025年,霍邱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实现联动发展,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双向融合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加速集聚,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民生,科技创新在高质量建设“滨水之都•皖西钢城”的引领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打造成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大别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高地,着力促进霍邱从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取得更大进展。

展望2035年,霍邱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科技引领现代化的作用进一步彰显,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科技型智能化新生活普及普惠,科技创新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有效供给。

四、具体指标

——研发创新投入持续加大。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活力充分激发。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7%,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达到2.4%,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完成35亿元。

——创新平台建设快速增长。支持企业争取“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一室一中心”等省级创新平台。到2025年,力争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努力实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持续增长,创新型领军企业加速涌现。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力争年均增长10%以上。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的铁基新材料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科技研发人才加速引育。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加大“双招双引”力度,落实科技人才奖励扶持政策,加大科技特派员、高层次人才团队、三区人才培育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层次人才团队达到1个以上,科技特派员队伍稳定在400名左右。

——创新创业环境不断提升。进一步改革科技创新体制,优化科技奖励、成果转化、知识产权运维等相关政策,奋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高地。全县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1 霍邱县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

 

序号

 

单位

2020

2025

年均增长(%

属性

1

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0.89

1.7

-

预期性

2

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

%

1.2

2.4左右

 

预期性

3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

人年

10.5

20左右

 

预期性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幅

%

-

-

≥10

预期性

5

高新技术企业数

13

≥30

-

预期性

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之比

%

0.59

1.46

-

预期性

7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1.1

3.2

-

预期性

8

全县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比例

%

8.1

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

预期性

 

第四章 主要任务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十四五”期间,霍邱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产业跨界融合,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推进产业提档升级,实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齐头并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鼓励钢铁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深入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应用技术研发;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筹建科研中心、创新中心,推进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加强科技人才培育、引进;全方位构建全县科技发展新态势,稳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能力。

一、高度重视产业创新驱动

(一)推进钢铁产业科技创新依托铁基新材料资源优势,拟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清单,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支撑,明确铁基新材料技术主攻重点,延伸铁矿深加工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建成长三角地区铁基新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

推进铁矿资源智慧开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宝武集团张庄矿业、五矿集团安徽开发矿业、内蒙古大中集团金日晟矿业等企业为创新主体,鼓励矿山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马鞍山矿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研发智慧采矿的新工艺、新方法,确保矿山安全生产、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提升铁矿采选效率和安全性,提铁精粉品质和附加值,加大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利用率,打造铁精粉原料及深加工基地。加强铁尾砂矿综合利用技术,利用铁尾矿研制活化粉体材料,制备轻质高强的绿色混凝土预制构件。

加快钢铁冶炼智能升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方向,构筑“气、汽、渣、水四闭路一循环”绿色生态圈,将铁基材料向钢结构深加工方向引导,非铁基材料向发电、制氢、LNG、水泥基材、建材等方向引导。发挥六安钢铁龙头创新引领作用,为霍邱县钢铁冶炼引入优质的创新产业资源。加快推进节能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引进、推广、研发,推进钢铁产业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助力实现能耗“双控”和“双碳”目标;成立六安钢铁与赛迪联合研发中心,完成中厚板高端研发工作,升级保持六安钢铁智能控制系统领先水平。

延伸补强铁基新材料产业链。以延伸铁矿深加工产业链和提升产业附加值为重点,支持创新主体开发高强度、高稳定性、多性能的冶金材料,开发冷轧宽幅薄板、涂镀层钢板、中厚板等板材,培育发展特种钢等产品。将铁基产业创新链向关联度高的铁基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以及节能环保等领域延伸融合,延伸补强钢铁产业链条,打造霍邱千亿钢城。力争到2025年,建成长三角地区铁基材料深加工产业基地。

 

专栏钢铁产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智慧开采技术研发。以各采矿企业为主要创新主体,推进铁矿采选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和产业化;开展尾矿处理技术研究、伴生产品利用研究、智能选矿系统研究、一键填充技术、升级生产指控中心、创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工程。

钢铁冶炼智能化升级工程。以六钢为主要创新主体,从产品产销、企业管理、六钢跟踪三个维度,融合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夯实产业数字化基础,构建多元归集、系统整合、深度开发的产业信息化链条;加快信息化技术推广应用,并行推进智能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数字化转型,包括推动大数据以及AI技术创新应用等;强化信息化支撑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生态体系。到2025年,六安钢铁信息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以5G+工业互联网的信息智能化应用全覆盖,数据资源得到广泛采集、数据应用得以示范推广、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以大数据、数字化车间、全流程智能制造、六钢云平台为支撑的钢铁数字化发展新格局,进入国内钢铁领头羊序列。

铁基新材料生产技术研发。以六钢为主要创新主体,引进设计院、成立六安钢铁与赛迪联合研发中心,完成中厚板高端铁基材料研发工作,引进QSP达涅利多功能无头轧制技术。主要完成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高层建筑用结构钢、焊接结构用钢、桥梁用结构钢、耐候结构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汽车大梁用钢板、管线钢、工程机械用高强度耐磨钢板等产品的生产技术研发和建设生产线。推动计算机及AI算法与传统钢铁工业深度融合,开展钢铁窄成分控制、钢质纯净度和表面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二)加快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贯彻实施“两强一增”行动。围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发展定位,把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技术集成创新放在首位,统筹整合全县创新资源,进一步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区域布局,推进产学研合作力度,针对困扰县域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促进霍邱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

力争创建长集国家级产业园。“十四五”期间,霍邱县加强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开展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攻关,培育壮大霍邱大米、霍寿黑猪、霍邱麻黄鸡、朗德鹅、皖西白鹅、霍邱稻虾、莲藕等县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引导其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开展智慧农业、绿色工厂、智慧冷链建设,推动“5G+智慧农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在农业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产业中深度应用,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和信息化提升。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发挥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新平台载体的支撑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提升创新能级,加快形成核心引领、中心带动、多点支撑、多层联动、开放融合、协同高效的区域创新网络,推动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产业园。

高标准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按照《安徽省农业科技园区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充分发挥霍邱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产业特色、科技实力等有利条件,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创新体制机制,借助科技园区研发平台,促进技术链与产业链融合,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的扩散模式,重点打造构树种养循环区、艾草种植加工区、金古堆绿色林业区、景观苗木种植区、生态旅游综合区五大功能区。按照“核心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模式,形成以特色经济林、艾草种植加工和农旅融合为体系的产业集群,打造园镇一体、产村融合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种源是农业的“芯片”、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霍邱是粮食大县、畜禽大县、水产大县,水稻、小麦等主要农作物以及黑猪、麻黄鸡、白鹅等畜禽种质资源丰富。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围绕霍邱大米、霍寿黑猪、霍邱麻黄鸡、朗德鹅、皖西白鹅、霍邱稻虾等优势主导产业,采用分子育种、智能育种、人工授精、精液冷冻、畜禽遗传资源鉴定等先进技术,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品品种的提纯复壮及更新换代,推动全县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实现种业科技创新,确保种源安全、产业安全和动物源食品供给安全。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建设品种试验基地及品种展示、示范、推广基地,制定国家级良种繁育推基地、畜禽健康养殖标准化基地,促进良种资源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龙头企业引领农业结构升级。突出龙头企业的创新驱动能力,营造科技创新生态,实现农业产业“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发展态势。着力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力强、支撑作用大的优势,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5G等技术的覆盖延伸,加强农副产品品质检测技术与质量安全溯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推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升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层次,助力智慧农业发展,为县域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赋能。

2025年,培养畜禽新品系4个,破解朗德鹅规范化养殖技术难题,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生态高效科技农业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开展朗德鹅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等一系列农业重大科技创新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将长集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升级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以彭塔镇为核心区的霍邱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新型农民创新创业的集聚区、“镇园一体、产村融合”的样板区、乡村休闲旅游的展示区、大别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高地。

专栏现代农业科技攻关重点领域

现代农业科技项目。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工程,推进麻黄鸡保种及开发利用、稻麦连作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莲藕产业研发加工、小龙虾提早繁殖技术、水箱式高产养殖技术、甲鱼繁殖全雄技术、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推广、畜禽重大疫病诊断与综合防控技术等项目攻关,突破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各类关键技术壁垒。

绿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打造长三角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进“5G+智慧农业+互联网”在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冷链中的深度应用研究。聚焦发展方便休闲食品、营养保健食品、绿色有机食品等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展低温肉类食品开发、鹅肥肝、小龙虾、芡实、莲藕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攻关农产品生加工、储运过程中品质检测技术难题。

(三)培育新兴产业链创新链重点支持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抓住合肥高新区与我县科技协同创新的机遇,以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为主战场,制定“双招双引”路线图,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落地转化,组织开展重大新兴产业科技专项攻关计划,引领霍邱县新兴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产业生态体系,壮大我县科技领域“新兴方阵”。

专栏重点新型产业技术培育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对接合肥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园,引进培育发展减速器、控制器、传感器、系统集成等先进技术,促进县域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汽车发动机、高档变速器、传动齿轮箱、整车电控系统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技术;培育发展数控机床、电力设备制造等产业关键技术。

电子信息。把握信息消费智慧化、数字化、网络化趋势,发挥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带动作用,培育智能家居、智能微电机、5G通信设备、智能显示、物联网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终端产业技术。

新材料。聚焦光电照明、光电显示、光伏能源、光电通讯、光学材料等材料领域;培育发展LEDOLED新型显示材料,锂电池隔膜、锂电池包装用铝塑复合膜等新能源材料,可降解绿色环保包装材料。

(四)加快健全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国内外科技服务机构在我县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开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出台落实各项鼓励创新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和强化基础支撑。加大对中介机构政策支持、拓展科技服务企业融资渠道、加强对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培养培训,打造专业的科技服务团队,服务重点发展研究开发及其服务、技术转移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创业孵化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咨询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学技术普及服务、综合科技服务等服务领域。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成为促进科技经济结合的关键桥梁和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引擎。

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持续推进创新型企业培育行动,加快完善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梯次培育机制。深入调研、梳理摸排,围绕铁基材料深加工、农副产品种养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力度,实现引培一批、孵化一批、创办一批、改造一批科技型企业,建立县域高新技术企业预备梯队。积极推进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入库工作,做大做强高企培育“蓄水池”。

持续开展“四送一服”活动,县科技局联合中介服务机构,对技术含量高、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进行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引导企业对标对表、查缺补漏、精准发力,夯实企业财务管理、科技人员配置、知识产权等相关基础,切实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

制定落实《霍邱县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方案》,县科技局、县财政局保持密切沟通,高效落实高企入选培育库的资金扶持政策;根据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精神,实行高企所得税地方增量返还,做好高企“白名单”推荐工作,引导和支持银行机构对入选名单的高企开展针对性金融服务;建立健全科技金融体系,进一步扩大科技信贷风险池资金规模,为高企破解融资难题。力争到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家以上。

三、强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一)持续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选派制度,选优配强科技特派员队伍。加强科技特派员与结对服务行政村工作监管,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特派员辐射示范带动作用,实现科技特派员与行政村结对服务全覆盖。到2025年,科技特派员队伍稳定在700名左右。

(二)扎实做好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围绕我县特色主导产业,开展麻黄鸡养殖与疫病防治、朗德鹅繁育与填食技术、霍邱稻虾养殖、霍寿黑猪、皖西白鹅养殖等专题技术培训。依托科研院校组织科技特派员培训,提升科技特派员整体素质,示范推广农牧结合、林牧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稻鱼、稻禽共生生态养殖模式,林下立体养殖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活力。加强新型农民职业培训力度,争取到2025年,实现累计培训30000人次。

(三)积极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台账,因地制宜、坚持标准,加大培育力度,重点推进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平台创建力度。到2025年,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平台30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22家。

(四)科技助推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为主抓手,将“产村融合”“能人带动”等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应用到乡村振兴领域,围绕县域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积极争取省市科技部门支持,出台县级专项配套政策,重点开展农村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示范、成果转化推广和职业农民培训四大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四、鼓励跨地域协同性创新

加快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对接沪苏浙创新资源,学习沪苏浙创新机制,探索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引进集聚高端科技要素资源,推动我县创新链与铁基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链深度融合。积极参与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络建设,鼓励企业使用长三角地区重点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与实验装置、分析测试平台等先进技术平台。

加强霍邱现代产业园与合肥高新区合作,探索“合肥研发、霍邱中试孵化”的协同创新合作模式,争取更多创新成果在我县转化应用。聚焦企业科技创新需求,面向大院大所寻求解决方案,帮助攻克技术难题,吸引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我县建立成果转移中心或科研成果转化基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

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深化与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西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支持高校院所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咨询等服务。

五、打造开放融合创新平台

(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聚高端科技创新资源,高位推动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或加大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争取“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一室一中心”等省、市创新平台(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围绕我县铁基材料深加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选择一批重大科技专项进行技术攻关,力争实现部分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同行业领先。鼓励企业购置研发仪器设备,提升研发能力。重点服务指导县域组织或机构开展省级新型研发平台申报工作,积极推进霍邱县尾砂利用研发中心、霍邱县特种钢研发中心建设。围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重点产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鼓励国内外重点科研院所、高校进驻或创办研发机构,开展优良品种育繁育研究、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研究、绿色高效养殖技术研究,以及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工作。

(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的建设,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省市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引进培育高水准知识产权、科技培训等科技中介机构,提高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完整的创新服务链条,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合作,探索科技成果线上、线下拍卖交易流程,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抓好各项鼓励创新政策落实。完善专利工作资助和奖励办法,鼓励企业申请专利,做好知识产权质量提升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坚决打击侵权行为,发展具有霍邱特色的科技大市场。推动企业开展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以及运用,通过科技进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登记企业科技转化需求。构建完善科技成果寻找捕捉机制,引导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和技术转移机构等高效对接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实现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的无缝衔接,围绕重点产业链和科技创新企业生命全周期,支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升科技成果在我县转化和产业化速度。

(三)高质量建设产业承接区以国家支持皖北地区发展加快建设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为契机,以霍邱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大力承接一批钢铁及深加工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壮大铁基新材料产业集群;以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为重要支撑,主动承接合肥及沪苏浙等地战新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以长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承接沪苏浙等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畜禽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冯井资源循环化利用产业园重点承接沪苏浙等地资源循环化利用产业转移、扈胡绿色化工产业园承接沪苏浙等地布局调整外迁的化工园区整体转移为重要节点;形成霍邱(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1+1+3”一体化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四)促进孵化平台体系发展依托企业、高校院所、投资机构、园区(基地)等力量,加快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电商产业园等创新创业载体,构建完善“创新中心+企业孵化+产业园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加强红顺众创空间建设,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推进长集、孟集、冯井、石店、临水镇等工业集中区建设,强化工业集中区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要素集约、服务集成等方面的功能,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企业成长的加速器、新动能培育的孵化器、招商引资的新平台。充分利用工业厂房、楼宇等存量载体资源,大力发展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和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孵化平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孵化机构落户我县。努力实现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零突破。

六、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一)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打造科技特色园区。根据霍邱县铁基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在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霍邱经济开发区等地,引进培育与优势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人才和高质量项目入驻,整合各类要素资源,集中投入、梯度建设,着力打造适合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以高层次人才带动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团队。

(二)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立足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和培育机制,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综合运用招商引才、园区引才、企业引才、以才引才等方式,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推介会。探索孵化在飞地、产业化在本地,研发在飞地、生产在本地的“人才飞地”模式;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人才引培,鼓励企业建设院士和博士后工作站,促进“人才链”赋能“产业链”,力争打造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鼓励科技领军人才参与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和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带动科研人才向创新主体流动。落实省市相关政策,鼓励新型研发机构落户霍邱,探索报备员额制。

(三)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增加专项资金投入。县财政设立人才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制定企业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领军人才,采用创业投资、风险投资、资金担保、贡献奖励等方式直接奖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创业人才。统筹安排创新创业资金,强化信贷扶持和担保贷款扶持,引导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等风险投资投向创新创业领域和企业。

(四)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全民科技素养。完善和落实高层次人才项目奖励、创新创业、子女入学等各项扶持政策,打通“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继续实施返乡创业工程,支持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军人等各类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创业;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推进“个转企、小升规”,打造一批“单打冠军”“隐形冠军”“行业小巨人”企业。

实施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5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开展科技活动周和科技下乡等系列活动。加强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校园科技馆、社区科普馆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活动、优秀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典型事迹的宣传,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霍邱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实施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指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目标责任制,逐层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把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列入党政领导科技进步考核的内容,确保科技创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二、营造创新氛围

持续深入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典型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的宣传,不断提升霍邱科技兴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倡导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打造“常创常新”的城市创新品牌,让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成为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科技兴县的新局面。

三、强化政策落实

积极对接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贯彻落实中央、省级、市县关于科技创新、科技奖补、科技人才等各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强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人才资金的优惠政策予以落实,确保科技奖补政策全覆盖。充分借鉴沪苏浙创新做法,修订完善县级科技奖补方案,以更大力度、顶格支持、更高的资金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发展提供助力。

四、协同区域创新

鼓励企业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强铁基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承接;推进共建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共建投资基金平台,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创新政策共享通兑,提升霍邱县在区域创新中战略地位。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