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教育局 时间:2024-01-24 14:19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邱发〔20243

一、主要目标

2027年,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优化、保障更加全面、服务更加高效、人民更加满意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9%,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7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6%;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省级评估;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通过国家评估;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9%以上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争创省级“双优”中职学校

二、工作举措

(一)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立健全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规范党组织班子配备,到2025年完成率达到100%。积极发挥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的作用,细化工作措施,推动民办中小学校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意见》,加快壮大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中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切实提高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加大思政课教师激励力度。加大思政课教研工作力度。建立健全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一体化备课机制,全面提升教研水平,切实加强思政课课题研究。整体推进中小学学科德育,深度挖掘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到2025年,争创市级思政课一体化示范学校2所、示范点4个。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坚持“五育并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为重点内容,持续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系列德育活动,培根铸魂,强化思想引领。落实体育艺术课程标准,常态化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并参加校园足球、田径、排球、乒乓球等级赛事。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艺术展演等艺术教育活动,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争创体育美育特色学校体卫艺融合,促进健康成长。上好劳动教育课程,科学设计劳动项目开发校本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劳动文化劳动教育,补齐育人短板。到2027年,争创市级德育创新品牌案例5个,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8%以上,创市级“双减”示范校8所、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8所、艺术特色学校8所、劳动示范学校4

 4.维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持续推进优化提升学校家庭教育工作专项行动,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培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活动。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摸排、干预等工作,强化医教、家校、社教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定期开展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信息库和个案分析档案。到2025年,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0个,到2027年,争创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4所。

()进一步健全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5.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增加公办园学位,补足短板持续开展安心托幼行动,幼儿园延时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全面推广“安吉游戏”试点规模,加强游戏课程研训,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2026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评估验收。2027年,全培育市级特类园4个、一类园10个、“安吉游戏”实践试点园15个;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占比达30%

 6.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优化学校布局统筹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和能力提升、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强国项目工程,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推进城乡新建学校工程建设,扩大城区学位供给,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校际差距。着力破解“农村空”“城区挤”等难题。到2027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7.推动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多样发展。推进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打造霍邱一中、霍邱二中等教育品牌。发挥霍邱一中县域内名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优化育人方式,丰富内涵建设,带动县域高中同步发展。发挥霍邱二中特色办学优势,多层次、多元化发展,重点在美术、体育、艺术等特色专业上再求突破。利用联合办学定向“输血”功能增强长集、河口、周集等农村中学自身“造血”机能办出品牌、办出特色。

()提升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8.推动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推进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二期工程建设,支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争创省级“双优”中职学校。持续改善霍邱工业学校、霍邱师范办学条件,补齐县域职业教育办学短板。

 9.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师聘用机制,支持多种形式引进专业教师,解决专业教师短缺问题。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师和员工培训、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探索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径,妥善解决专业人才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切实保障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稳定。

10.推进办学层次提升。配合省厅开展高职专业学院、高职中专分校设置试点工作,加强与相关高校沟通和协调,做好中高职贯通培养的设置申报工作。

 (五)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11.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强化政治引领,弘扬教育家精神,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完善教师荣誉制度,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队伍结构。扎实做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持续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到 2025 年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0%。推进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实施“三名”计划。到2027年,选培市级名校长6人、名班主任10人、名师20名;争创市级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共8个。

12.加强教育科研支撑能力。做好优师专项计划招录工作,持续补充290名艺术(体育)类等教师,增强师资储备。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教坛新星等名师示范带动作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推动教、学、评和研训一体化,创新教研方式,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

(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13.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深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纵深推进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加强学生生涯规划。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机制。持续巩固“双减”成效,加强学校课后服务规范管理,提升课后服务质效。深化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14.学习借鉴先进教育理念。探索与沪浙优质教育资源合作模式,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持续做好校长教师挂职锻炼和跟岗研修,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和劳动实践等工作,在教育评价改革、课程改革、学校管理等方面,与教育发展先行区展开深度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经济圈教育改革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主要目标表

序号

 

2023 

2025

2027 

1

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97.3%

98%

99%

2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

60.9%

70%

72%

3

普惠园覆盖率

95%

95%

96%

4

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占比

10%

20%

30%

5

义务教育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

54.2%

55%

58%

6

高中教育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92.8%

99%

99%

7

职业教育

省级“双优”中职学校

0

0

1

8

主导产业相关学科

专业占比

30%

40%

50%

9

省级市域产教融合体

0

1

2

10

教师队伍

市级名师

5

10

20

11

市级名校长

2

4

6

12

市级名班主任

2

5

10

13

市级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

3

6

8

 

 

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工作专班

 

  长:      县委常委、副县长

长:      县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

        傅云飞   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局局长

员(部门席位制):

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文旅体局、县乡村振兴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团县委、县妇联、县残联、县关工委分管负责同志。

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具体负责推进协调联络服务各项工作,傅云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任务清单

重点任务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完成时限

备注

一、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1.着力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完成中小学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县委教育工委

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

2025年底前

 

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争创市级思政课一体化示范学校2所、示范点4个。

县委教育工委

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

2025年底前

 

3.建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0个。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各乡镇

2025年底前

 

4.争创市级德育创新品牌案例5个,全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达到58%以上,争创市级“双减”示范校8所、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学校8所、艺术特色学校8所、劳动示范学校4所。

县教育局

县卫健委、县文旅体育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

2027年底前

 

5.争创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4所。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关工委、各乡镇

2027年底前

 

三、进一步健全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6.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关工委、各乡镇

2026年底前

 

7.全县培育市级特类园4个、一类园10个、“安吉游戏”实践试点园15个;托幼一体化幼儿园占比达30%

县教育局

县财政局、县卫健委、县民政局、县关工委、各乡镇

2027年底前

 

8.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创建高分通过国家验收。

县教育局

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各乡镇

2027年底前

 

四、提升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能力

9.支持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争创省级“双优”中职学校。

县教育局

县委编办、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建局、各乡镇

2027年底前

 

五、加强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10.全县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90%

县教育局

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2025年底前

 

11.选培市级名校长6人、名班主任10人、名师20名;争创市级名校长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共8个。

县教育局

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

2027年底前

 

12.持续补充290名艺术(体育)类等教师。

县教育局

县委编办、县人社局、县财政局

2027年底前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