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霍邱县中等职业学校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霍邱县教育局 发布时间:2023-03-07 13:4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霍政办〔202320


县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霍邱县中等职业学校考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霍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36

 

霍邱县中等职业学校考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促进中等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教育部等九部门《职业教育质量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和我省实施的中等职业学校达标示范建设工程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考核范围为县内三所中等职业学校,即皖西经济技术学校、安徽省霍邱师范学校和霍邱工业学校。

第三条考核工作依据《霍邱县中等职业学校考核细则(试行)》,主要考核学校办学方向、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内部治理、质量效益以及特色创新等方向,包括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

第四条考核时间为每年12月份,成立考核组。考核组成员通过实地查看、查阅资料、深度访谈、专业剖析等开展实地考核,最终得出学校考核分值,形成考核结果。

第五条考核结果作为中央专项资金、省督导奖补资金和县职业教育资金分配的参考因素,作为学校评先评优和校长年度考核、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附件:霍邱县中等职业学校考核细则

 

附件:

霍邱县中等职业学校考核细则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指标内涵

主要观测点及分值

备查材料

1.办学方向(10分)

1.1办学定位(5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升级服务,办学特色鲜明。

1.学校发展规划与执行能够体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内涵式发展道路。(2分)

2.学校面向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与技术进步,开展专业优化、社会服务。(2分)

3.在立德树人,人才培养、产教融合、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的办学特色。(1分)

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

2.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自评报告、分项自评报告。

3.学校专业新增、优化、改造等调研、论证、批复等材料。

4.主要专业数及年度完成招生计划。

5.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材料。

1.2培养目标5分)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定位体现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教育规律。(3分)

2.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中高职衔接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2分)

1.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学校中国特色学徒制、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材料及成果。

3.学校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和技术技能培养的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与总结。

2.办学条(20

分)

2.1校园校舍(5分)

校园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特色明显,体现职业教育特点,满足师生学习、工作、生活和学校发展要求。

校园体育、卫生、生活等设施齐全,开展文明校园创建(5分)

查看校园体育、卫生、生活等设施实景图,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支持撑材料。

2.2师资队(6分)

有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达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要求。师生比不低于120。专业教师达专任教师数的60%,其中双师型教师达70%。主干专业至少配备具有相关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

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不少于20%。

1.师生比不低于120。(2分)

2.专任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达95%以上(1分);专业教师达专任教师数的65%(1分)

3.“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达70%。(1分)

4.主干专业至少配备具有相关专业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人。(1分)

5.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数的比例不少于20%。(1分)

1.学校专任教师统计表、花名册、学历学位证书、职称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双师型”教师证书或证明等。

2.各专业师资配备表及相关材料。

3.兼职教师花名册、聘用协议、工资发放表。

2.3实习实训场地(3分)

有较为完善的、满足教育教学、文体活动和生活等需要的场地设施。

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每个专业有2个以上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1.校内外实训场地布局合理、工位充足、管理规范,满足专业教学需要。(1.5分)

2.每个专业有2个以上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分)

1.各专业实训室情况一览表、平面图、实景图。

2.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省级示范实训基地证明材料。

3.各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证明材料。

2.4设施设备(3分)

有与专业相匹配、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生产性实训要求的实习、实训设施和仪器设备。工科类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6000元,其他专业不低于4000元。(1分)

生均图书35册(专业用书一般不少于1/3);报刊100种以上;教师、学生阅览室座位一般不少于专任教师数的25%和学生数的12%。

1.工科类和医药类专业生均仪器设备值不低于6000元,其他专业不低于4000元。(1分)

2.生均图书35册(专业用书一般不少于1/3),报刊100种以上。(1分)

3.教师、学生阅览室座位一般不少于专任教师数的25%和学生数的12%。(1分)

1.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台账。

2.学校馆藏图书和报刊征订台账。

3.学校各阅览座位统计表、平面图、实景图。

2.5信息化建设(3分)

学校教学用计算机的师机比达11,生机比达5:1

有独立的门户网站,建成了数字校园,管理服务平台和资源服务平台得到充分应用。

广泛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与管理,师生均开通网络学习空间,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

1.师机比达11,生机比达51。(0.5分)

2.建有独立的学校门户网站,宽带接入200兆以上。(0.5分)

3.数字校园建有覆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并得到充分应用。(1分)

4.建有网络学习空间,并应用于教学。(1分)

1.学校教学用计算机统计台账。

2.学校门户网址、截图、宽带接入证明材料。

3.学校各业务系统平台截图。

4.教师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及成果相关证明材料。

3.人才培养(35)

3.1立德树人(6)

落实德育大纲和德育课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德育实践体验,学生自觉践行公约。德育工作责任落实,保障有力,有针对性,形成1个以上有特色的德育品牌项目,在全省产生示范作用。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辅导室和教育团队,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学生每天至少有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逐年提高。

注重学生劳动观念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

1.德育课开设符合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建有1个以上有特色的德育品牌项目。(1分)

2.校园文化体现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发挥较强的育人功能。(1分)

3.文化基础课能按教育部印发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开好。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1分)

4.建有心理辅导室和教育团队,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健全。(1分)

5.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活动落实较好,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逐年提高。(1分)

6.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和劳动技能教育实施情况。(1分)

1.学校课程表、德育课大纲、德育课教材,传统文化进校园材料。

2.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材料。

3.学校德育工作组织、实施等过程性材料,德育品牌项目证明材料。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等证明材料。

5.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及体质健康达标证明材料。

6.学生劳动观念培养和劳动技能教育证明材料。

3.2教育教学(7)

专业建设规划科学,专业设置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形成2-3个反映地方主导产业和行业、企业发展要求,与企业需求匹配度高的主干专业。

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有效运行,企业深度参与制定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接生产过程,与岗位需求衔接,校企协同,工学结合,全面实施一体化教学。

1.各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实施方案得到落实。(2分)

2.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1分)

3.建有专业建设和教学指导委员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指导专业建设。(2分)

4.建有与地方主导产业和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2-3个主干专业。(2分)

1.学校主干专业建设规划方案。

2.学校专业开设情况一览表;新增专业调研、论证和批复材料。

3.各主干专业校企合作证明材料。

4. 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证明材料。

5.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相关活动材料。

6.学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相关材料。

3.3校企合作(4)

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每个主干专业与县内1个以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牵头或参与组建职教集团,并有市级及以上现代学徒制项目。

1.每个主干专业与县内1个以上有影响力的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分)

2.牵头或参与组建职教集团,有市级及以上中国特色学徒制项目。(1分)

3.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完善,校企协同开展一体化教学(1分)

1.各主干专业校企合作证明材料。

2.牵头或参与组建职教集团、开展市级以上中国特色学徒制工作证明材料。

3.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相关材料。

3.4实习实训(4)

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

加强对实习学生的指导,会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学生实习,在实习开始前,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实习方案,明确岗位要求、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实习标准、必要的实习准备和考核要求、实施实习的保障措施等。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实施实习全过程管理。

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1分)

2.会同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方案、签订协议(1分),实习管理规范,保障措施有力(1分)

3.建设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和违规事件。(1分)

1.说明实践性教学学时占比相关材料。

2.学校学生实习方案及学生实习过程材料。

3.信息化管理平台证明材料。

3.5赛证融合(7)

学校实行1+X证书制度。毕业生取得X证书或其它职业能力证书比例达到70%以上。

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行政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成绩优异。

1.毕业生取得X证书或其它职业能力证书比例达到70%以上。(1分)

2.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获市级一等奖、省级奖,国家级奖。(6分)

1.学校1+X证书或其它职业能力证书相关材料。

2.相关技能竞赛或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相应技能等级证书。

3.6课程建设(7)

课程设置符合国家和省相关要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实训开出率达95%以上。

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形成精品课程研发团队,主干专业均有不少于3

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和1门以上网络课程。

努力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

健全教材选用制度及校本教材校企合作开发、审核机制;主干专业均有不少于3本特色明显的校本教材。

1.课程体系设置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各专业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一半以上,实训项目开出率达95%。(2分)

2.各主干专业建有不少于3门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和1门以上网络课程。(2分)

3.健全教材选用、审核制度。(1分)

4.开展“课程思政”。(1分)

5.建有校本教材选用制度及教材开发、审核机制,主干专业均有不少于3本特色明显的校本(含活页)教材。(1分)

1.各专业课程计划表。

2.各专业实训项目开出率统计表。

3.精品课和网络课程链接、截图及证明材料。

4.“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相关材料。

5.学校教材选用制度、开发及审核等制度或过程材料、校本教材样本和图片。

4.内部治理(15)

4.1领导班子(2)

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新,办学思路清,事业心、责任心强,熟悉职业教育规律。校长符合任职条件,做到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党组织战斗力强,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履行监督、保障和参与重大决策职能;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1.校领导班子熟悉职业教育规律办学理念新,办学思路清。校长符合任职条件。(1分)

2.党组织战斗力强,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建立教代会工作制度,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重大发展事项。(1分)

1.学校领导班子情况一览表,相关资历、资质证明材料。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述职材料,主持或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及成果证明材料。

2.学校党建、群团和教代会工作相关材料。

4.2管理机制(2)

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制定有特色的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建共享,开放办学,建立学校、行业企业、社区等参与的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内部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职责明确;完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成效明显。

1.学校章程和制度体系健全;建立学校、行业组织、企业、社区等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运行有效。(1分)

2.内部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职责明确。建有各项工作规范、流程和奖惩机制。(1分)

1.学校章程和管理制度。

2.内部管理机构及岗位职责。

4.3教学管理(5)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有效的教学督导机制,健全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

推行教学模式等改革,成效明显;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和保障体系,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及时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强化教科研对教学改革的指导与服务功能;组织教学研讨、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等活动。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推广运用。

1.各教学环节有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2分)

2.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按时发布质量年度报告。(2分)

3.有专门的教学研究机构;建立相应教科研奖励制度。(1分)

1.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督导工作相关材料。

2.学校各教学环节工作规范。

3.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相关材料。

4.学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质量年度报告等材料。

5.学校教科研工作相关材料。

4.4学生管理(4)

学生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效,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

学籍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度较高。有效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指导、顶岗实习及就业跟踪管理。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和监管机制,规范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学生资助工作成效较好。实习学生按规定参加实习责任保险。

班团组织运行有力,班风、学风良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会、社团建设有成效,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有成果。

1.学生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化管理水平较高;安全岗位责任制落实到位安全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方案科学、可行。(1分)

2.学籍管理、学生资助体系制度健全,执行到位。(1分)

3.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指导、就业跟踪管理、实习管理符合规定,管理规范。(1分)

4.班团组织健全,班风、学风建设,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学生会、社团建设有成效,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有成果。(1分)

1.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

2.学校学籍管理、资助管理等工作材料。

3.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指导、顶岗实习及就业跟踪管理等材料。

4.学校班级、学生会、社团组织开展活动材料。

4.5后勤保障(2)

后勤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力,信息化手段辅助管理成效明显。

1.资产管理、校园管理、餐饮管理等后勤管理制度健全,执行有力,信息化手段辅助管理成效明显。(1分)

2.学生对校园生活服务满意度高。(1分)

1.学校资产、后勤管理制度,资产台账。

2.学生对校园生活服务满意度测评材料。

5.质量效益(15)

5.1办学规模(2)

学历教育在校生不少于2000人(体育、艺术、特殊教育等专门化学校、特色学校可适度放宽要求);各类培训年均2000人次以上。

1.学历教育在校生皖西经济技术学校不少于6000人,霍邱工业学校不少于2000人,霍邱师范学校不少于1600人。(1分)

2.学校年度开展各类培训达2000人次以上。(1分)

1.学籍系统截图。

2.学校社会培训台账。

5.2培养质量(7)

在校生年巩固率达95%以上。

毕业生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率达70%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就业质量较高。培养出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涌现出创新创业典型。

1.在校生年巩固率达95%以上。学生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一等奖及。(2分)

2.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达70%以上。(1分)

3.就业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2分)

4.培养出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涌现出创新创业典型。(2分)

1.年度招生、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2.毕业生各类各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年度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情况。

4.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材料。

5.3社会效益(6)

 

专业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度高;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80%以上。

学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大、社会声誉良好。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均达80%以上。

学校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参与美好社区建设,成效显著。主干专业建设带动本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学校办学成果、办学经验被同类院校借鉴学习,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或全省会议作典型交流。

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和老年教育,面向社会各类全体广泛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积极参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企业建设。面向普通中小学生开设职业技能类课程,成效明显。

1.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达80%以上。(1分)

2.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均达80%以上。(1分)

3.学校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参与美好社区建设,成效显著。(1分)

4.主干专业建设带动本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对口支援本地区1所职业学校,效果良好。(1分)

5.学校办学成果、办学经验被同类院校借鉴学习,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或全省会议作典型交流。(1分)

6.开展继续教育、老年教育、职业启蒙教育等其他社会服务,成效明显。(1分)

1.主干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情况。

2.用人单位满意度、学生满意度调查统计表。

3.学校参主动服务乡村振兴事业、参与美好社区建设等材料。

4.主干专业建设带动本校其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的成效材料。

5.学校办学成果及示范引领等材料。

6.开展其他社会服务材料。

6.特色创新(5分)

 

学校在五育并举、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校企合作、赛证融合、教材建设、三教改革等方面创新发展,具有独特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获得社会广泛认可。

学校在五育并举、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校企合作、赛证融合、教材建设、三教改革等方面取得成果或形成典型经验。(获得国家级,得5分,省级3分,市级1分)。

证明材料和典型案例。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