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县文化馆在活动策划、非遗传承、服务优化、文旅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为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繁荣地方文化事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是品牌活动亮点纷呈,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升温。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广场舞大赛”和“第二届长三角地区龙舟邀请赛”,两场大型活动线上线下观看超过三十万人次,获得了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安徽日报、皖西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赛事展演舞台同样硕果累累,六安市第十九届少儿文艺汇演,我县参赛舞蹈《十八焕蝶》荣获一等奖,表演唱《京剧娃》和舞蹈《俏兰春声声》荣获二等奖;六安市文化馆联盟岗位技能大赛,我县选送的作品《月光下的中国》和舞蹈《寻》分获二等奖、三等奖。
二是非遗传承活力迸发,保护利用迈上新台阶。截至目前,我县入选非遗四级名录共计29项,传承人42人,传承群体1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项目12项,市级传承人21人,市级传承群体1个;县级非遗项目15项,县级传承人18人,非遗家底更加厚实。
三是服务效能优化升级,普惠共享更加深入。“蓼城文艺课堂”持续发挥主力军作用,面向全县文艺爱好者开设舞蹈、声乐、书法等课程97节,惠及学员约三千人次,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学习交流平台,有力促进了全民艺术普及和家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