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长集镇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长集镇 时间:2024-12-27 14:54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41226日在长集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长集镇第十六届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以赴保农业、稳增长、惠民生、防风险,努力推动长集镇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预计全年完成税收2200余万元,超目标任务64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02亿元、同比增长2%,新增规上企业2家。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扛稳粮食安全责任。

一是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完成历年挂账和省委巡视交办的卫片整改4处,超额完成耕地恢复。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加强日常动态监管,有序推进耕地流出找回,不断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兜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二是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藏粮于地。争取国债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在小园村全域实施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共平整土地6000亩,土壤改良9500亩,完善配套构筑物200余个、塘坝整治27座,沟渠整治30公里,田间道路13.78公里;新增耕地176亩,旱改水面积101亩,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藏粮于技。58日,全县水稻机插秧暨无人驾驶机插秧现场会在我镇召开,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在全县第二、三季度“赛马考评”中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名次。全镇水稻、小麦种足种满,机插秧面积4.4万亩,机插秧率65%以上;秋收实现单产550公斤,总产3.85万吨。积极探索农业提升新模式,发展再生稻面积2.3万亩、虾田再生稻2000亩,再生稻单产最高达150公斤,实现两种两养两不误,两稻两虾两丰收。大力推行“秋种一张图”工作法,全镇油菜播种5500亩、小麦播种1.5万亩,为明年午季麦油丰收打好基础。

一年来,我们贯彻工业强县战略,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一是抢抓发展机遇,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绘制招商图谱,在北上广、江浙沪、珠三角等地区选择160家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建招商小分队主动敲门招商,今年共完成38次项目考察,获取有效招商线索45条。建成绿色融合发展中心,为全县优质农产品集中展示提供平台,成为向外推介宣传霍邱的名片,中心先后接待来访客商111批、854人次。截止11月底,长集现代产业园新签约固投亿元以上项目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新开工固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12月份,园区再次申报新签约项目2个。二是加快项目推进,发挥项目联动效应。全国首个“政府主建、邮政主营”的冷链物流集配中心——长集冷链集配中心已于729日正式开园运营,签约合作企业达22家,正式入驻19家,有效填补了区域冷链物流短板。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879万元,建设大墩村标准化养殖厂项目、鹅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再生稻研发中心,大墩村标准化养殖厂已建成,鹅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再生稻研发中心均在加快施工中。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园区,百食轩中央厨房项目、方硕水产品项目、域禾农业蒸谷米(大米)深加工项目预计2025年能建成投产。投入700万元在长塘梢村、禹桥村、小园村及产业园实施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投入16万元维修进站大道路灯。投入9万元增设镇区主干道道路护栏。投入720万元实施龙井路、兴业路、振业路、凤霞路白改黑工程。争取资金800万元实施振兴支路和振兴中路道路续建项目。有效提升园区品味和集镇承载力。三是强化稳商优服,实施助企暖企行动。聚焦市场主体关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调整充实包保联络队伍,坚持每月走访企业,围绕用地保障、金融服务、劳动就业、人才流通等企业发展重难点问题,全年收集并解决企业诉求类问题13件,回访满意度100%

一年来,我们用心用情办实事,民生福祉继续增进。

一是严格落实民生保障工作。发放低保、特困人员、残疾人、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各类保障金1039.42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0982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县内参保24774人,完成县内参保任务的89.42%,实现脱贫及监测人口参保率100%二是持续落实防返贫监测工作。兜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调整优化网格15个,统筹产业补贴资金222.15万元。排查预警信息1032条,集中排查期间完成问题整改147个,监测对象户消除风险3户。促进辖区居民家门口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72人,帮扶车间吸纳劳动力47人,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企业稳定解决1700人就业,全年发放工资1.1亿元。三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完成新建改厕任务107户,整治幸福支渠3.5公里、中心渠2公里、自然村庄16个。投入258万元实施汪井村美好乡村建设,1218日代表霍邱顺利通过验收。打造一村一片三带庭院经济,投入35万元打造禹桥村庭院经济示范村、柿园村野菊花种植示范片、长夏路、幸福路、长河路野菊花种植示范带,全镇栽植药菊207亩、54万余株,实现增收11万元,被六安电视台采访报道。四是做好群众身边可感可及实事。统筹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收益133万元,用于发展村级产业、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投入25万元对老街道进行老旧管网更新,受益群众达千余人,有效缓解分时段供水,解决困扰长集镇区群众多年吃水难问题;协调自来水公司为长集街道有需求的群众更换智能水表15个。投入10余万元解决法庭附近及龙井路等部分路段积水问题。帮助农民工讨薪100余人,追回薪资80余万元。投入近10万元建设中心小学外围院墙及地坪,解决校园外围水沟及安全隐患。注重学生安全教育,进一步压实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责任,统筹1万余元对全镇285口大塘“四个一”进行更新维护。2024年中考中心校取得历史性突破,83人参加考试,达普高建档线42人,700分以上8人,录取一中10人,二中10人。

一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抓治理,共筑风险防范体系。

一是严抓生态环保,镇域环境向好转优。高质高效完成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挂牌督办整改问题的销号摘牌工作,建立生态环保动态监测机制,对督办的涉水企业、雨污管网等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定期开展“回头看”,不断提升日常监测、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突能力。扎实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时间段每天增派3巡查车用于秸秆禁烧专项巡查,安排明确专人看守重点区域;增设蓝天卫士机位4个,实现镇域范围全覆盖二是用心用情做好信访工作。严格落实属地职责,积极推进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接收上级转办信访件逐年下降。积极引导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书80件。全年共计化解矛盾纠纷765件,其中镇党政主要负责人累计接访处理各类信访矛盾170件,已化解161件,化解率94.7%,剩余9件正在积极协调处理。三是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保一方百姓平安。积极稳妥处置突发事件,全年无人员伤亡。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各分管负责人分管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汇报。在13个重要交通路口增设减速带、宣传标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定期在学校食堂、餐厅饭馆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共发现重大隐患4个,均已完成整改。深入推进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专项行动,发现问题7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落实防汛抗旱人力物力保障,完善应急预案,筹备防汛物资设备,调用专业排涝泵1台,及时解决产业园中心渠水涝,累计排水量达4万方

与此同时,卫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关工委等工作均取得新成效,各项事业齐头并进,为全镇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任务艰巨繁重,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是全镇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长集镇人民政府,向为长集发展作出贡献的领导、同志们,向各位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群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长集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受外部经济环境冲击影响,部分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企业扩投资、促生产意愿不强。龙头企业不多、结构层次偏低,生产方式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以下游低端产品居多,生产准入门槛低,总体竞争力较弱。社会治理压力较大,生态治理、除险保安任重道远。民生保障还需加力,集镇建设品质还不够高,乡村振兴还需发力。我们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增强忧患意识,竭尽全力克服一切困难。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工作事关全局、意义重大。我们必须强化“分秒等不起、时刻坐不住、处处慢不得”的效率意识,树立“用数据说话、凭实绩交卷、以成效检验”的工作导向,抢抓发展机遇,正视困难挑战,在全面推进霍邱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谋发展、保稳定、展形象。

明年主要发展目标预期是:镇财政收入达到2300万元、增速不低于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以上,力争新签约固投亿元以上项目5个,新开工固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们要保持奋发有为的好状态,要“跳起来摘桃子”,重点是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做好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积极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深入贯彻“皖西大地无闲田”要求,加快土地复耕复种、流转经营。加强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的技术指导,加快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提早谋划秋种工作,加强麦油统防统治工作,促进粮食稳产增收。依托再生稻研发中心研究成果,力争再生稻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聚焦产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紧密围绕农业产业链延伸,精心打造以朗德鹅、小龙虾、麻黄鸡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立足独有资源和环境,探索和开发自身潜在优势,使乡村特色优势产业成为乡村居民致富增收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品牌塑造,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三)拓宽招商渠道,推进双招双引。发挥团队优势,组建成立招商队伍,把走出去、请进来有机结合起来,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编制招商线索图谱,会同县招商联络处主动敲门招商。充分利用好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以基金撬动资本、以资本导入产业,实现对园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精准赋能,吸引一些大而优质企业和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四)树牢底线思维,维护社会稳定。用心用情用力做好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高度关注民生呼应,多渠道收集群众诉求,认真分析研判,站在群众立场思考问题,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在有限财力保障下,尽力而为。狠抓安全排查治理,及时排查消防、自建房、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

(五)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高效政府。增强法治观念,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主动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落实好基层减负各项工作,坚决抵制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落实“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持续缩减一般性公共预算支出和“三公”经费,规范公务接待,杜绝铺张浪费。

同志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依靠全镇人民,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长集而努力奋斗!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