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截流乡中心校预防校园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本乡内各中小学(含幼儿园,)校园事件的发生,及时处置危及师生安全的各类恶性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的扩大,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与国家财产的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有关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学校事件的主要原因:
造成的破坏性行为、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对社会不满的极端分子的恶性行为、歹徒在被追捕过程中的威胁性行为、因严重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报复性行为、精神病人的严重失控行为等。
二、预防措施:
1、学校安排由符合条件的专职或兼职人员担任门卫工作。要严格门卫登记、验证制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特别要防止校外人员以各种理由直接到校寻衅滋事的现象,注意防止以推销、发放广告为由等经商人员或可疑人员进入校园的现象。为防止非法侵入,学校大门在教学时间段要封闭管理,围墙要加高加固,不易攀越,严格实行学校教学常规值班巡查考评和校园安全巡视制度;并安排专人管理和维护。
2、学校要不断加强对师生的法治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治,一定要及时锁好门、关好窗。学生不要将贵重物品带进学校,办公室不要存放贵重物品。学校“三室”等要按照规范要求安装到位、管理到位。老师发现有可疑人员来校找学生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非班主任老师可先与班主任或学校负责人联系),请家长接孩子回家,切实做好学生的保护工作。
3、要加强对校内患有精神病症状的人员的管理。为确保学校安全,有精神异常症状的人员须到正规的医院进行鉴定,一旦确诊为精神病人,学校要劝其在家休养治疗,并在经济待遇上给予适当地帮助照顾。
4、学校要定期摸排校园的不安定因素,并做好档案记录。对学生或教职工中有扬言采取行为的人,学校师生员工要及时报告校长室(学校应及时做好记录);对可能引发矛盾挑起事端的当事人要随时摸排登记,审慎分析缘由,切实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5、如在校园内发现陌生人出入,师生员工都要热心关注,主动上前询问了解,以防突发事故的发生。
6、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员工开展校园预防事件的演习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三、事件处理:
一旦发生校园事件,学校务必以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为主要目的,一般按照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报警电话或派出所干警热线电话。
2、学校要选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身体强壮的老师与犯罪嫌疑人周旋,并积极实施对犯罪嫌疑人的劝说和感化,争取其改变过激乃至犯罪行为,劝说确实有困难时,既要积极做好应急准备,更要注意策略尽量为工作的有效展开赢得时间。
3、学校全体教职工在学生发生伤害事故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无畏精神挺身而出,绝不可驻足观望或逃之夭夭。学校要采取切实措施保护有关对象及全体学生,尽快将其护送到安全之处。
4、一旦发生伤害事故,学校要以最快的速度将伤员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并通知家长或亲属;学校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控制住施暴当事人,以遏制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5、学校负责人应立即将相关情况报告中心校、镇政府和县教育局,并请其指导和帮助。
6、学校要积极配合警方维持校园等处秩序,协助调查,并切实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四、组织机制: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校园防暴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防暴工作的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负责统一指挥,校长若不在校园由分管副校长统一指挥,以此类推)。
2、各类人员应分工明确、行动步骤清晰,如:报警人员(学校门卫或行政人员)、周旋应付人员(有临场经验或有胆量和魄力的老师等)、护送转移学生人员(教导处及各班主任、体育老师等)、将受伤者送往医院的人员(总务处及体育老师、班主任等)、向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的人员(学校有关负责人)、维持秩序人员(学校负责人、部分老师等)等,均要分工明确、任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