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周集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了劳动教育性质和基本理念、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等,并规定高中生劳动教育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借助农村小学现有资源,我校将着力点放在体力劳动和技术实践劳动上,构建“劳动与生产、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文化”共计3项系统课程,让学生真动手实践、多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练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一、目前劳动课程开展情况
(一)生产劳动:
我校于2022年9月,建成校内劳动基地,主要分为三大板块,劳动实践基地一一《快乐种植园》,种植常见蔬菜,园内生机盎然,四季常绿。花卉种植基地一一《阳光花卉园》种植花卉盆景。校园东区建成2个蔬菜基地,种植白菜、茄子等。另外学校还根据实际需要购置了部分常用农具,果树,种子、化肥、农药等必须物品。学校制定《周集镇中心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1-6年级每周一节劳动课,各年级对应劳动任务清单安排相关课程内容,对担任劳动课的教师定期培训,要求他们明确本学期劳动课程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确保劳动课扎实落地。
(二)生活劳动
1.教室卫生保洁、
校园环境是学校的显性文化,它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文化熏陶,影响着学生的观念和行为,是无声的文化力量。教室和校园是现成的劳动教育基地,也会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感受良好学习和休息环境来之不易,对劳动的价值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常态化进行教室午晚清扫,班级中的全体同学分组完成教室卫生区的劳动任务,并以分数的形式量化到相应班级。
2.校园卫生大扫除
学校制定周五教室卫生大扫除的清扫标准,并进行检查评比,最后将评比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作为评选良好开端班级和明星、优胜班集体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实施教室大扫除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责任意识,体会劳动艰辛,学会爱惜劳动成果。
(三)服务型劳动——志愿服务
将校园节日活动与劳动教育志愿服务进行有机整合,发挥活动的德育功能。如走上街头参加公益卫生环境清扫,走进敬老院志愿服务,或在运动会、艺术节、元旦晚会、读书节等大型校园活动中参与维持秩序、后勤服务、卫生清扫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不断受到劳动观念的熏陶和感染,体悟劳动之美。同时,借助学校各级劳模教师代表的作用,通过报告会、劳模事迹介绍等多种方式引导着学生在自觉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让学生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接受锻炼,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美丽,也让劳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态度和修养。
二、未来规划
继续完善和开发更多的融学科知识于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以保证劳动教育扎实有效落实。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广阔的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让劳动成为学生的一种技能、态度和修养。同时可利用农村小学现有条件提高劳动教育的效能,比如走进田野,帮助家长干农活,激发更多的劳动体验,学习更多的劳动技能,更好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