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周集镇中心小学课程设置方案
(一)学制课时
每学年共39周。一至六年级新授课时间35周,复习考试时间2周,机动时间2周。
一至二年级每周26课时,三至六年级每周30课时,小学每课时按40分钟计算。
(二)课程类别
义务教育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奠定共同基础;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拓展补充,兼顾差异。
国家课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开发、设置,所有学生必须按规定修习。地方课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由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在全省部分年级开设,强化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选择性。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
(三)科目安排
国家课程设置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关科目开设要求如下。
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在一至六年级开设。
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起始年级为三年级;以听说为主。
科学在一至六年级开设。
信息科技在三至六年级独立开设。
艺术在一至六年级开设,其中一至二年级包括唱游·音乐、造型·美术;三至六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融入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相关内容,学生至少选择两项学习。
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一至六年级开设班团队活动,内容由学校安排。
地方课程分为生活教育、热爱家乡、科技创新、学段衔接等方面,在三至六年级开设,每周安排1至2课时。
校本课程在一至六年级开设,由学校按规定设置。
专题教育以渗透为主,融合到相关科目中,原则上不独立设课。
霍邱县周集镇中心小学2023年秋学期教育教学
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教育局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局年度教育工作重点,鼓励广大中小学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教师课堂教学专业素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师能水平。整体推动我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据周集镇中心学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的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仅仅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优化作业设计和布置,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持续关注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办学品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措施
1.落实相关教育政策。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项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见效,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持续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头脑,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不断丰富“五育”内涵。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倡导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坚持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育人途径齐抓共管,继续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五项内容,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国家意思和社会责任意识。
2.稳步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强化办学理念,促进教育一体化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提升培训,提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具体落实如下:(1)规范办学。认真落实省、市、县教育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2)依法执教。严格执行省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3)完善推门听课制度。继续实行以“推门听课”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督查制度,加强对全体教师的教学指导,加强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使用。(4)做好课后服务工作,把好事做好。建立健全课后服务方案,切实体现劳有所得。
3.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认真落实《霍邱县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指导意见》,围绕新课程标准,加强校本研修,强化业务指导,优化作业设计,着力提高备课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扎实开展教研活动、名师送教、教育科研论文等评选活动。开展集体备课、网络评课、网上赛课活动,推进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大兴教研与学习之风,结合年度校本研修专题,积极开展“国培计划”、“公需科目培训”活动;开展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鼓励教师撰写教育博客、教学随笔和教育教学论文。开展小学优质课大赛评选活动;培训新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打造名师!
4.推动优质均衡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与城区小学的差距;注重功能室的使用与管理,发挥其效能;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加强管理,提升内涵;整体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5.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坚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味,继续落实《霍邱县校园文化建设基本框架》相关要求。强化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整治校容校貌,着力推进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强化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完善校规校纪;开展小学生艺术、书法、劳动教育活动,强化校园活动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强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的“三风一训”要结合实际,体现办学特色;开展学校文化建设专项评比活动,创建市级文明示范学校。
6.安全稳定,抓管理。开展学校法制报告会、安全“一月一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安全稳定责任制和各项安全保障措施,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层层签订安全责任状。开展校车、食品卫生、防溺水等专项整治工作。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继续参加校方责任险投保工作;加大安全检查力度,实现隐患排查的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