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城关镇逸夫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2025年春城关镇逸夫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坚持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升学校科研水平与教师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
二、工作目标
1. 完善并规范教育科研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推动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以课堂为载体,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3. 加强课题管理,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做好过程性资料积累与研究工作。
4. 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5. 组织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论文发表和获奖数量与质量。
三、工作重点及措施
1. 加强教科室常规建设:建立“学校教科室—各教研组组长—教研组成员”分级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关注各级论文评比,邀请专家开展论文撰写讲座,提高教师论文质量。做好“三名工程”人员管理,建立档案,完善评选方案,发挥其示范作用。整理学校教育科研资料,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 深化校本研修工作:立足常规教学问题,强化行动研究和教学反思,以自主研修为主,同伴互动、专家引领为辅,开展教学研究。发挥备课组作用,组织集体备课,制定科学的教学和复习方案,共享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经济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购买专业书籍。
3. 强化课题研究管理:对校内课题进行全面梳理,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和目标,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定期检查课题进展情况。组织课题研讨活动,促进课题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研究经验和成果,共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4.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活动,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开展校内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课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议课。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记录教师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培训经历等,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
5. 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定期组织各学科的教学研讨活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组织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开展教学研讨、教师互访、学生交流等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管理模式。
四、工作安排
1. 第1-2周:制定教科室工作计划,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相关政策文件。
2. 第3-4周: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如新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方法培训等。
3. 第5-6周:各学科组开展集体备课展示活动,组织教师进行听课、评课。
4. 第7-8周:集中开展听评课活动,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检查。
5. 第9-10周:进行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与分析,召开教学质量研讨会。
6. 第11-12周:组织“三名工程”人员进行校内示范课展示和经验分享。
7. 第13-14周: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与兄弟学校进行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8. 第15-16周:举办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如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展示等。
9. 第17-18周:组织教师进行期末复习研讨,制定复习计划和策略。
10. 第19-20周:收集、整理各类教研资料,做好归档工作,撰写教科室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