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师范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霍邱师范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务处工作计划
一、教学计划制定
1.目标设定:基于国家教育政策、师范教育标准及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各专业教学总目标,明确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求。融入职普融通理念,强化学生对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共性基础能力的掌握,培养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编排: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课程门类、学时分配及教学进度表,确保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均衡设置,体现各专业教育的特色与前瞻性。职普融通班级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课程,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课程,同时设置体育、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等课程,确保课程门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
3.教材选用:严格审查教材质量,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权威出版社教材,鼓励教师自编教材与校本资源开发,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适用性。在教材编写与选用中融入职普融通元素,参考普通教育教材的知识体系构建方式,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的实践案例,形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的教材资源。
二、师资资源配置
1.师资结构优化:根据教学需求,合理调配师资力量,确保每门课程均由具备相应资格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加强外聘和兼职教师的管理,引入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推动职普融通师资共享,聘请普通中学优秀教师参与我校文化课教学指导,同时选派我校骨干教师到普通中学交流学习,促进两类教育教师教学方法的互鉴。
2.师资培训:协调师训部、教科室制定教师培训计划,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法、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项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增设职普融通专项培训,内容包括普通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衔接教学策略等,帮助教师树立职普融通教育理念,掌握跨类型教育教学方法。
3.团队建设:鼓励教师组建教学团队,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促进教学经验的交流与共享。围绕职普融通课程建设组建跨学科、跨类型教学团队,吸纳普通教育领域相关学科教师参与,共同研讨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整合等问题,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三、教学质量监控
1.日常检查:实施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文件(教案、课件)审查、课堂听课、学生作业批改等,确保教学质量。在检查中重点关注职普融通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审查教案中是否体现两类教育内容的融合设计,课堂教学是否有效兼顾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
2.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学情况,为改进提供依据。针对职普融通课程设置专门的反馈渠道,了解学生对跨类型课程内容的接受度、学习效果及需求,为课程优化提供参考。
3.教学质量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包括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综合评价教师教学成效。在评价指标中融入职普融通教学成效相关内容,如教师对跨类型教学资源的整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效果等,引导教师重视职普融通教学实践。
四、课程评估与调整
1.中期评估:组织专家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有效性等,提出改进建议。邀请普通教育领域专家参与职普融通课程评估,从两类教育衔接的视角评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教学内容的适配性,确保课程体系符合职普融通育人要求。
2.课程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和学生需求,适时调整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确保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针对职普融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如优化普通教育知识与职业技能内容的比例、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跨领域学习能力等。
五、学生学籍管理
1.入学注册与档案管理:做好新生入学注册工作,建立完善的学生学籍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在学籍档案中增设学生职普融通课程学习记录模块,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全面的学业证明。
2.学籍异动处理:及时处理学生转专业、休学、复学等学籍异动情况,确保学籍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有跨类型学习需求(如转入普通教育相关学习轨道或参与普通中学交流学习)的学生,简化学籍异动办理流程,提供便捷支持。
3.学业预警与帮扶:建立学业预警机制,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及时预警和个性化帮扶,促进其顺利完成学业。针对职普融通课程学习中存在困难的学生,组织跨类型教师团队进行专项辅导,帮助其克服学习障碍。
六、教学信息化建设
1.智慧教室建设:推进智慧教室建设,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提升课堂互动性和教学效果。借助智慧教室平台搭建职普融通线上学习空间,共享普通中学优质文化课资源与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跨校、跨类型资源互通。
2.教学资源平台:完善在线教学资源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便捷的学习途径。专门开辟职普融通资源板块,收录普通教育核心知识点解析、职业技能实操视频、跨领域学习案例等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
3.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训中融入职普融通线上资源获取与利用技巧,指导教师和学生借助信息化工具开展跨类型教学与学习活动。
七、教师培训及发展
1.职业规划:协调教科室做好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路径。引导教师将职普融通教学能力纳入职业发展目标,鼓励教师向兼具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学能力的复合型教师方向发展。
2.专业研修:支持教师参加省内外学术会议、工作坊、研修班等,拓宽视野,提升专业水平。优先选派教师参加职普融通相关的研修活动,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程衔接研讨会、跨类型教学创新工作坊等。
3.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实践教学安排
1.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与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拓展职普融通实践基地,与普通中学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普通中学的交流与合作。
2.实践教学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标准。
3.过程管理与指导:加强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指派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定期进行检查与指导,确保实践教学效果。
附:霍邱师范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行事历
|
周次 |
时 间 |
活 动 内 容 |
负 责 |
|
准备 |
09.01前 |
1.调整课程、分课、排课; |
教务处 |
|
1 |
09.01-09.05 |
1.新生报到、入学教育和心理测评; |
教务处 |
|
2 |
09.08-09.12 |
1.新生学籍注册; |
教务处 |
|
3 |
09.15-09.19 |
1.学习教学工作计划; 3.传染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
教务处 各教研组 |
|
4 |
09.22-09.26 |
1.学生补考及阅卷; |
教务处 各教研组 |
|
5 |
09.29-10.10 |
“国庆节”放假调休。 |
教务处 |
|
6 |
|||
|
7 |
10.13-10.17 |
1.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听、评课活动全面开展; 3.职普融通教学方法研讨会。 |
教务处 |
|
8 |
10.20-10.24 |
1.语文组开展活动; |
教务处 |
|
9 |
10.27-10.31 |
1.安排安全卫生知识讲座; |
教务处 |
|
10 |
11.03-11.07 |
1.进行学生问卷调查; |
教务处 |
|
11 |
11.10-11.14 |
1.教学业务检查; 2.期中考试; 3.拟定实习计划。 |
教务处 |
|
12 |
11.17-11.21 |
1.毕业班学生实习开始; 2.音乐组开展活动。 |
教务处 音乐组 |
|
13 |
11.24-11.28 |
参加普通中学优秀教师示范课学习。 |
教务处 |
|
14 |
12.01-12.05 |
1.美术组开展活动; |
教务处 |
|
15 |
12.08-12.12 |
1.社科组开展活动; |
教务处 |
|
16 |
12.15-12.19 |
1.检查教务处各科室工作; 2.职普融通课程教学质量研讨会; |
教务处 各教研组 |
|
17 |
12.22-12.26 |
1.体育组开展活动; 2.21级学生实习结束。 |
教务处 |
|
18 |
12.29-01.02 |
1.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开展; |
教务处 |
|
19 |
01.05-01.09 |
1.自科组开展活动; |
教务处 |
|
20 |
01.12-01.16 |
英语组开展活动。 |
教务处 英语组 |
|
21 |
01.19-01.23 |
普高、三年制各专业教学质量研讨会。 |
教务处 |
|
22 |
01.26-01.30 |
1.全面检查教学业务; |
教务处 |
|
23 |
02.02-02.06 |
1.期末考试、阅卷; |
教务处 |










皖公网安备 341522020001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