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固本培元”工程,动员全县上下凝聚共识,担当作为,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强产业、防风险、惠民生,全县经济总体呈现稳中有进、回升向好态势。
一、综 合
2024年末,全县辖30个乡镇、1个开发区,389个村、28个社区;户籍人口159.1万人,同比下降1%,常住人口91.6万人,同比下降1.3%。全年人口出生率为3.75‰,比上年下降0.26个千分点。
经市级统一核算,202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全市第7位,全省第55位(全省59个县域,下同)。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9.02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109.93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150.60亿元,同比增长4.2%。三次产业比重为20.6:32.9:46.5,与上年相比,一产、三产分别下降0.54、0.11个百分点,二产提高0.65个百分点。
2024年,城镇新增实名制就业576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436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0人。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234个,安置脱贫人口4234人,发放乡村公益性岗位脱贫劳动者补贴1120.74万元。开展“2+N”常态化就业招聘会132场次,服务企业2640户次,达成就业意向1590人次。
二、农 业
2024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6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61.7亿元,同比增长3.5%,林业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2.3%,牧业产值47.8亿元,同比增长3.3%,渔业产值24.8亿元,同比增长5.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亿元,同比增长11.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总面积453.5万亩,同比增长0.03%,总产量185.37万吨,同比增长1.45%,连续5年总产量全省第一。其中,小麦产量55.84万吨,同比增长0.78%;稻谷产量124.65万吨,同比增长1.84%。
2024年,肉类总产量14.09万吨,同比增长1.81%,其中,猪肉产量9.85万吨、同比增长1.76%,牛肉产量0.13万吨、同比增长10.22%,羊肉产量0.33万吨、同比下降20.42%,禽肉产量3.76万吨、同比增长4.25%,禽蛋产量6.68万吨、同比下降0.11%。生猪出栏113.23万头,同比增长1.91%,牛出栏0.81万头,同比增长19.10%,羊出栏21.47万头,同比下降20.19%,家禽出栏2234.06万只,同比增长0.66%。化肥施用量(折纯)5.1万吨,增长0.73%。农村用电量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4家,比去年同期增加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全市第8位,全省第57位。分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同比下降2.3%;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同比增长16.2%。大中型企业同比增长4.4%。
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产值同比增长0.4%;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100%。2024年工业用电38.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
2024年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在库纳统企业81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62.3%。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全市第4,全省第43。其中:工业投资同比下降21.7%,全市第8,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3.3%,全市第2;民间投资同比下降9.9%,全市第7;建安投资同比增长6.9%,全市第5;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37.4%,全市第6,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5.7%,全市第8。
五、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1.5亿元,增长4.8%,全市第3,全省第30,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6%,全市第7。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800万美元,同比下降59.81%,新增自营实绩外贸企业7家。全县网络零售额达9.75亿元,同比增长53.2%,全市第1。创建省级电商示范镇3个、示范村13个、示范网点16个,培育网销千万企业8家。
2024年,在招商引资项目中新批固投亿元及以上合同项目38个,其中: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资金项目26个,到位资金35.5亿元,同比增长208.6%。全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2万美元,同比下降74.2%。
六、交通和邮电业
2024年,全县公路里程4177.8公里,其中高速119.8公里,国道130公里,省道139.2公里,县道809.4公里,乡道624.9公里,村道2354.5公里。
2024年,开工建设高速项目1个56.9千米;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省干线公路1个17.0千米;配合上级完成项目建设2个;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省干线公路1个;农村道路建设项目4类,其中升级改造项目2个13.3千米;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2个9.8千米;养护工程7个186.7千米;安防工程25.3千米。通过交通运输部验收,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2024年我县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投资1.9亿元,其中县乡道升级改造2个共13.3公里,投资0.3亿元;建制村通双车道2个6.2公里,投资0.2亿元;农村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229.7公里,投资1亿元。村道安防项目357公里,投资0.3亿元。
公交服务优化。2024年全县开通城市、城乡公交线路35条,营运新能源车辆268台,设置公交站点站牌1736个。其中城市公交线路6条,城乡公交线路26条,镇镇公交线路1条,镇村“微公交”线路2条。全县31个乡镇(开发区)398个建制村(含预约响应式)实现公交运营全覆盖,日发公交车1172班次、运送乘客1.5万余人次,日运行4万公里;开通交邮快融合线路6条,日均运送邮件1200余件。
加大运输行业管理力度。2024年,检查货运企业81家、维修企业102家、出租车企业5家,发现问题90条,下发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40份,约谈警示重点监管企业18家;积极推进“国三”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工作,报废113辆,更新国六货车61辆,更新新能源冷链车1辆,发放补贴资金584万元;推进水运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核查上报报废更新老旧营运船舶62条。
2024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总值11.07元。年末全县拥有电信固定电话3万部,移动电话用户78万户,其中移动41万户、联通14.3万户、电信22.7万户。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24年,全县实现财政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7亿元,同比增长3.3%,全市第3,全省第28;中央级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0.2%。
2024年完成财政支出94.1亿元,同比下降0.1%,全市第4,全省第39。其中:民生支出82.5亿元,占总支出的87.7%,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
2024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08.9亿元,同比增长6.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38.1亿元,同比增长7.5%。
2024年,全县财产保险保费收入2.2亿元、赔案金额2.6亿元;人寿保险保费收入2.3亿元、赔案金额0.3亿元。
八、文旅体育和教育
2024年,全县有艺术表演团体75个、电影机构4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30个、县文化馆、文物馆、图书馆、创作组各一个。
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设春期、暑期、秋期公益课堂共计322节,受益人次9660人。开展各级各类文化活动8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50万人次,吸引参与9万人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2024年,县图书馆接待读者10.8万人,图书流通量达9.6万册次,新增持证读者937人。
2024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362所,比去年同期减少6所。其中,中等职业学校3所,普通高中12所,初中76所,小学120所,幼儿园150所,特校1所。
全县各级各类在校生14.9万人,同比下降6.9%。其中,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1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2.3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4.4万人;普通小学在校生5.7万人;幼儿园在校生1.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983人。
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职工1.2万人,同比下降3.4%;专任教师10454人,同比下降3.2%。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538人,专任教师520人;普通高中教职工2166人,专任教师1836;普通初中教职工3828人,专任教师3315人;普通小学教职工3957人,专任教师3773人;幼儿园教职工1646人,专任教师977人;特校教职工33人,专任教师33人。
教学成果再续辉煌。2024年高考本科录取3864人,同比增长7.5%。其中,录取清北3人,科大7人,600分以上478人。霍邱一中达特控线(一本)连续4年“破千”,霍邱二中本科达线连续6年“破千”。航空招飞成绩喜人,3人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县招生办、霍邱一中和霍邱一中城南分校被授予招飞先进单位。中考成绩稳中有进,全县700分以上2239人,人民群众对县域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持续增强。
九、科技和卫健
2024年,全县有效发明专利436件,其中今年新授权发明专利46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6件,有效商标注册量13074件,全市第2。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35亿元。
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2024年,推荐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49家。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4.31亿元,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10.66亿元。选派科技特派员643名(省市县重复30人),其中省级15名,市级261名,县选派397名,争取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项目2个,配套奖补资金共计60万元。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县总签约人数45.4万人,签约覆盖率48.25%,重点人群签约24.7万人,签约覆盖率91.39%。全面推进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免费体检,全县60-64周岁人群体检4.3万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共体检15.1万人。强化计生优惠政策落实,全县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1.1万人,兑现资金1807万元;手术并发症对象241人,兑现资金76.3万元;奖扶扩面对象9582人,兑现资金574.9万元。
2024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04个,实有床位6465张。卫生技术人员5639人,其中执业医师1710人、执业助理医师692人、注册护士2482人。
2024年,新增参保单位243家2439人,职工参保6.8万人,筹集基金2128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县域内有效参保117.7万人,筹集资金120033万元。全县享受职工医保住院待遇1.8万人次,医保统筹支付13622万元;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待遇140.5万人次,医保统筹支付102526万元;累计享受大病保险待遇11.1万人次,医保统筹支付18045万元。低收入人口“一站式”直接救助43.3万人次,支付资金14105万元。
十、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4年,全县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24305元,全市第7,增长6.1%,全市第1。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09元,全市第6,增长4.1%,全市第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41元,全市第7,增长6.8%,全市第4。
2024年,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9万人、收缴保费3.6亿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3万人、收缴保费5.1亿元,工伤保险参保4.9万人、收缴保费2391万元,失业保险参保3.8万人、收缴保费2288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48.3万人、收缴保费3.3亿元。
社保参保扩面更加精准。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1.9万人、收缴保费4亿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4.6万人、收缴保费6.0亿元,工伤保险参保5.7万人、收缴保费2590万元,失业保险参保3.9万人、收缴保费2844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缴费44.8万人、收缴保费4亿元。
全力做好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为1.1万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6亿元,为2.3万名企业退休和遗属人员发放待遇7.8亿元,为26.31万名城乡居保领待人员发放养老金6.2亿元。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2024年,全县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PM10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为79.8%,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2天。
今年以来,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5起,罚款285.3万元;实施免罚1件;实施查封扣押5起;依法取缔“散乱污”企业2家,案件查处数和处罚金额均居全市第1。开展“三整治一保障”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排查整改餐饮油烟问题113件,噪声问题1350件,恶臭异味问题342件。
2024年,全县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持平,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注:(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总计与分项合计略有差异。
(2)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
(4)户籍人口数为公安年报数,人口出生率为卫健数据。
(5)保险业为人保公司、财保公司数据。
(6)邮电业务总量为邮政、电信、移动、联通数据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