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霍邱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政策解读

2025-04-02 15:29来源:霍邱县应急局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一)制定背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强化党政领导责任、属地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

(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等规定,按照《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编制办法》《应急管理部关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执法行为的通知》等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编制本计划。

二、制定意义

通过制定和实施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界定监管范围、对不同的风险确定不同的监督检查频次和内容,实施差异化监管。着力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从根本上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三、起草过程

县应急局起草了《霍邱县应急管理局2025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经3月7日局党委会审议通过,并经县十八届人民政府第7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四、工作目标

着力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规范行政执法检查行为,切实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规范化水平;合理确定检查频次,大力推进精准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减少重复检查对企业的影响;对监管行业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切实推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五、主要内容

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着力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突出非煤矿山、金属冶炼、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根据我局监管检查执法人员、监管范围、监管对象等因素,结合分类分级要求,计划在2025年安排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9家,重点检查单位占比44.94%,一般检查单位占比55.06%。

(一)非煤矿山。重点单位地下矿山9家,年度各4次;一般单位:2家露天矿山、5座尾矿库,年度各2次;另外,市级监管的中央企业所属6家地下矿山和5座尾矿库,采取市县联合执法方式进行。

(二)工贸。重点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等级较高的金属冶炼企业和近三年发生过亡人生产安全事故的企业6家,年度各2次;一般单位:4家新入规工贸企业、3家前三年度未列入执法检查对象的企业、2家涉及粉尘涉爆企业、“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计划抽取其他3家企业,年度各1次。

(三)危化。重点单位:2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1家化工生产企业、3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3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年度各2次。一般单位:本年度申请延期换证的25家加油站、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计划抽取其他5家企业,年度各1次。

(四)教育培训和应急管理。教育培训重点单位8家企业;应急管理重点单位8家企业,年度各1次。与县局执法检查一并进行。

六、创新举措

(一)精准分类监管。综合考虑企业规模、风险等级、行业规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等因素,合理设定监督检查频次。

(二)联合执法模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联合开展执法检查,最大限度减少重复检查、多头执法,大力推进“综合查一次”。

(三)数字化赋能。全面应用安徽省应急管理“互联网+执法”系统,通过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案卷网上审核等过程,实现执法行为全过程透明化。

七、保障措施及下一步工作

(一)规范执法程序,坚持公正执法。各执法组在开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时,要编制现场检查方案,明确检查的区域、内容、重点和方式等做到执法程序合法,事实证据充分,适用法律准确,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及时结案归档。

(二)严格落实计划,确保严肃执法。各执法组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保质保量完成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典型事故暴露出的重点问题等情况,在严格控制检查范围、检查频次的前提下,可制定专项检查计划报备后实施。

(三)实施联合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各执法组要加强与上级应急管理部门沟通衔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四)强化系统运用,提高执法质效。充分利用系统开展执法全过程线上监督,以执法信息化促进执法规范化,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提高执法工作的质量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