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2023年特殊教育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和国家、省《“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要求,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在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送教上门”工作稳步进行,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摸排,精准安置
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以便开展有效的送教上门,我们建立了严格的排查分类制度和办法:乡镇政府牵头,中心校负责,村委会相关人员进村入户详查细排,确保无遗漏,对排查出来的残疾少年儿童有残联负责认证分类,对不能到学校接受教育但具有一定接受能力的6-15周岁的残疾儿童少年实施“送教上门”工作服务。
二、稳步推进,规范工作
1.进一步规范落实“一人一案”。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深化送教上门服务工作,我县对因重病、重残导致无法入学的,组织霍邱县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认定,建立免予学习名册,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实现送教内容向送知识、送政策、送康复等向多元化送教内容转变。
2.进一步落实送教师资保障和工作考核。特教学校和承担送交任务的学校都成立了送教上门工作领导小组,选派责任心强、热爱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同时校长担任送教上门工作的组长,并建立考勤、评估评价考核制度。
3.进一步规范建立送教上门工作档案。“一人一案”的落实严格按照程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着家长自愿的原则,首先与监护人签订《送教服务家长同意书》,其次有专业老师对这些三残儿童少年进行评估,对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课程计划,并为其建立相应的《送教上门手册》和送教档案。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能力评价资料、送教服务工作记录、送教服务家长同意书等。
三、多措并举,精准发力
县教育局高度重视送教上门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规范了送教工作经费、教师队伍管理、资料管理等规定。明确了寒暑假摸排分类送教学生、送教学生学籍纳入县特殊教育学校统一管理、对全县区域内学生进行了责任划分、对教师培训考核做了具体要求,规定每周利用周末时间送教不少于一次,每次2—4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