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做法】霍邱县三流乡中心校控辍保学典型经验

2025-05-18 13:39来源:霍邱县三流乡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构建完善工作制度,夯实控辍保学根基​
三流乡中心校以学校为主体,构建起一套系统且全面的工作机制,协同各方力量扎实推进控辍保学工作。在学生出勤管理方面,设立了严格的检查汇报制度,班主任每日对班级学生出勤情况进行细致记录,若发现学生无故缺勤,会在第一时间上报至学校相关部门,确保能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动态。​
为精准认定辍学情况以及高效动员辍学生返校,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相应机制。依据《安徽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一旦出现无正当理由未到校就学的学生,学校会在学籍系统中准确标注,并迅速安排教师与家长取得联系,深入了解情况,及时开展家访工作。针对辍学生,学校联合乡镇村,组建专门的动员小组,多次上门劝导,详细记录动员过程,收集整理相关工作材料,为后续工作提供详实依据。​
此外,学校还建立了助学扶困机制,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积极落实各类教育资助政策,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确保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资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消除因贫辍学的隐患。同时,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师德培训活动,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关爱与尊重,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信任与依赖。​
二、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强化教育观念​
学校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政策的宣传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长期且重要的任务来抓。首先,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深入学习义务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使每位教职工深刻树立 “控辍保学” 意识,充分认识到保障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进而在日常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把握招生、新生入学、家长会、家访等关键契机,全方位开展义务教育政策宣传引导工作。在招生期间,学校通过设置咨询点、发放宣传手册、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招生信息等方式,向家长详细解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政策、学校的办学特色以及控辍保学的相关要求。新生入学时,组织开展入学教育活动,向学生和家长系统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习生活安排等内容,帮助学生和家长尽快适应学校环境。​
家长会和家访更是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和教师会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强调家长在保障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方面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子女的学习成长。在家访过程中,教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家庭情况,针对家长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专业指导,同时再次宣传控辍保学政策,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配合,使每位家长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能够牢固树立 “控辍保学” 意识,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律法规及学籍管理有关规定。​
三、扎实推进动员与认定工作,确保一个不少​
在动员辍学生返校及辍学认定工作方面,三流乡中心校严格遵循相关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学籍管理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学籍变动情况,一旦发现有学生可能存在辍学风险,立即启动相关工作程序。​
对于无正当理由未到校就学的学生,学籍管理人员会按照规定在学籍系统中及时进行标注,并将信息反馈给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班主任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未到校的原因,若情况较为复杂,学校会组织教师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学习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积极动员学生返校就学。在动员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调各方资源,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例如,对于因学习困难而产生辍学念头的学生,学校安排教师为其进行一对一辅导,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重拾学习信心;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积极为其申请助学金、减免相关费用等,确保学生能够安心学习。​
同时,学校注重收集整理动员流失学生返校的工作过程材料,包括家访记录、与家长的沟通记录、学生思想转变情况记录等,这些材料不仅为学校后续的控辍保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学校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了详实依据。​
四、聚焦重点学生群体,实施精准帮扶​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家庭和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多样,三流乡中心校敏锐地察觉到部分学生群体面临着更高的辍学风险。因此,学校将单亲家庭、贫困家庭、残疾人家庭学生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列入重点 “控辍保学” 对象,全面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状况、心理特点等信息,做到底数清楚、情况明确。​
针对这些重点学生,学校制定了个性化的帮扶方案,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个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怀与支持。在学习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采取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例如,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从基础知识入手,耐心辅导,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但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在生活方面,学校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状况,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除了落实各项资助政策外,学校还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爱心帮扶活动,为学生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对于单亲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学校给予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安排教师定期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生活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学校帮扶重点学生群体的重要内容。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心理教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活动、个别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心理教师及时进行干预,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健康。​
在残疾儿童入学安置工作上,学校积极响应上级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监测系统》相关工作。对于系统下发需核查安置的残疾儿童,学校联合乡镇政府、残联等部门,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详细了解残疾儿童的身体状况、残疾类型、家庭情况等信息,根据残疾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安置方案。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入学、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一位残疾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目前,三流乡中心校涉及的需核查安置残疾儿童已全部确认安置,切实保障了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五、强化督导检查,保障工作实效​
为确保控辍保学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三流乡中心校建立了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督导检查小组,定期对学校的控辍保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督导检查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与学生和家长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学校在控辍保学工作制度建设、政策宣传、学生出勤管理、动员辍学生返校等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在学籍管理方面,督导检查小组重点核查人籍是否一致,对学生在籍不在校情况进行详细排查,摸清学生动向,建立专门台账。对于发现的问题学籍,及时通知学籍管理人员进行整改,确保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学校积极配合县督导室开展的 “控辍保学” 专项督导工作,认真落实督导室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针对专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制定详细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通过定期的督导检查,学校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 “控辍保学” 工作机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障了控辍保学工作的实效性,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