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前公示 】《霍邱县彭塔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2025-01-10 15:21来源:霍邱县彭塔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霍邱县彭塔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公示稿

 

《霍邱县彭塔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编制完成,为加强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广泛汇聚共识,进一步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操作性,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一、征集时间:2025110-2025年29日。

二、征集方式:

1.书面信件。

邮寄地址:彭塔镇人民政府

2.电子信件。

发送至电子邮箱:974148747@qq.com

3.联系电话:0564-6631000

来函来件,请在信封或邮件名称上注明“霍邱县彭塔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见建议”字样,请注明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单位反馈请加盖公章。

 

《霍邱县彭塔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彭塔镇全域,包括顺河村、彭塔村、高楼村、千金田村、金古堆村、慈佛寺村、西隐贤村、赵圩村、松台村等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92.65平方公里。

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远期目标年为2035年。

二、规划定位和目标愿景

围绕全市绿色振兴发展战略,以淠淮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引领,促进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推动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顺应区域发展态势,深挖彭塔镇的自身发展禀赋,将彭塔镇打造江淮丘陵的区域协同示范区淠河生态经济带的林果特色小镇县域绿色振兴的现代农业基地淠淮流域的生态安全廊道。

依托彭塔镇的三县交界、近邻合肥的区位优势,以淠河等优秀生态资源为本底,依托构树、艾草、冬枣、黄桃等林果资源基础优势,以粮油种植为基础, 打造生态文明、特色产业、文化旅游、民生福祉“四位一体”的江淮丘陵林果特色小镇。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1、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与城镇开发边界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4627.6051公顷,城镇开发边界面积245.6183公顷。

2、总体格局

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禀赋、城镇发展现状,落实生态优先、粮食安全优先理念,构建“两心三轴七节点,两廊两区多特色”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两心:中心镇区镇域主中心西隐贤-赵圩镇域副中心。

三轴:S428镇村发展主轴S324镇村发展次轴南部镇村发展环线。

七节点:高楼、千金田、金古堆、慈佛寺、松台、顺河、彭塔等七个中心村。

两廊:淠河主要生态廊道、小淠河次要生态廊道。

两区:东部圩区农业区、西部丘陵农业区。

多特色:构树、艾草、冬枣、黄桃等多个特色林果种植;以及生猪、仔鸡、山羊、水库水产等多个特色养殖产业。(附图1)

 

 

3、规划分区和用途结构

以主体功能定位为基础,以国土空间的保护与保留、开发与利用两大管控属性为基准,合理配置彭塔镇空间资源,在镇域层面划分为农田保护区(4745.1132公顷)、生态控制区(615.6764公顷)、城镇发展区(245.6183公顷)和乡村发展区(3656.4650公顷)、其他1.8908公顷)。(附图2)

 

四、产业发展引导

结合彭塔镇现状产业发展基础及区域合作、政策指引机遇情况,依托资源优势,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做稳一产、培育二产、拓展三产,“农+旅”双链带动,拓展产业融合方式,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确定产业定位,构建“221”的产业体系,实施绿色振兴,实现跨越发展。

——优化提升基础产业:综合种养基地、特色林果基地

——加快培育机会产业:绿色加工基地、乡村旅游基地

——联动发展现代服务业:交易市场、物流配送、电子商务。

五、镇村发展体系

1、村庄分级

规划形成“1+9+255”的三级村庄居民点体系,即1个镇政府驻地,9个中心村,255个自然村。以镇政府所在地作为镇政府驻地,各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作为中心村,其他保留的农村居民点作为自然村。

2、村庄分类

确定顺河村、千金田村为城郊融合类村庄,承担城镇功能外溢,应加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逐步强化服务城镇发展,提高满足城镇消费需求能力。确定彭塔村、高楼村、金古堆村、慈佛寺村、西隐贤村、赵圩村、松台村等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配套相对齐全、资源条件相对优越、有一定发展基础的行政村为集聚提升类村庄。结合各居民点现状发展基础和居民拆并意愿,划分提升型居民点58个,稳定型106个,缩减型91个,撤并型12个。

3、单元规划

按照实用、管用、好用的原则,依据行政界线、村庄分类、镇区范围、镇村体系、地理位置等因素,将为全域划定规划单元14个,其中城镇单元6个,村庄单元8个

单元类型

单元名称

单元编号

单元面积(公顷)

功能定位

城镇单元

中心镇区组团

PT-01

88.97

镇域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工业集中区

镇区北部组团

PT-02

41.58

居住组团、彭塔村中心村人口集聚区

镇区南部组团

PT-03

30.70

居住组团、慈佛寺中心村人口集聚区

慈佛寺组团

PT-04

33.82

居住组团、慈佛寺人口集聚区

西隐贤组团

PT-05

25.68

镇域文化、旅游副中心,西隐贤中心村人口集聚区

赵圩-松台组团

PT-06

24.86

居住组团、赵圩-松台人口集聚区

村庄单元

高楼村

XC-01

1205.53

丘陵地区乡村生活区,粮食主产区,特色养殖基地。

千金田村

XC-02

1660.97

丘陵地区乡村生活区,粮食主产区,特色养殖基地

金古堆村

XC-03

1392.54

丘陵地区乡村生活区,粮食主产区,特色林果、养殖基地,乡村旅游示范村

彭塔村、顺河村

XC-04

1183.57

城郊融合生活区,粮食主产区,水产养殖基地

慈佛寺村

XC-05

1272.19

彭塔南大门,粮食主产区,水产、林业基地,田园综合体示范村

西隐贤村

XC-06

889.61

镇区公共服务副中心,粮食、林业主产区,圩区乡村生活区,淠河生态功能区

赵圩村

XC-07

545.40

粮食主产区,圩区乡村生活区,淠河生态功能区

松台村

XC-08

869.32

农林产业基地,圩区乡村生活区,淠河生态功能区,国土综合整治示范区

六、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1、综合交通网络

积极谋划立体交通,落实区域交通基础设施。构建S324、S325、S244、扶贫产业路等构成的快速路网

对镇域主干道X408、Y015、Y016、Y018、Y019、Y020、Y021、Y022、Y023等县乡道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对外道路等级,疏通干线公路的“瓶颈路段”,衔接对外快速路网。

衔接多种运输方式、辐射城乡,促进镇政府驻地与村庄的交通一体化发展,构建乡镇综合服务站、村级服务点的“零距离换乘”的枢纽体系。

2、市政基础设施

规划人均生活用水量为取150L/人·天。规划期末需4140立方米/天;保留现状自来水厂,供水能力5000立方米/日。

规划年用电量为5520万kW·h,电负荷15.8MW,保留现状35KV彭塔变电站。

规划设置2处瓶组站,分为彭塔镇CNG瓶组站、西隐贤村瓶组站。

保留现状污水厂,处理能力为600立方米/日;各个村庄集中建设区新增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赵圩村中心村与西隐贤村合建。

3、公共服务设施

落实“乡村生活圈”理念,按照“镇政府驻地—中心村—自然村”三级结构,形成“1+9+N”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

4、水利设施建设

实施小淠河、中心渠、南大沟等沟渠河道疏浚、堤防新建、加固,建设小淠河左岸防洪堤15.9KM,右岸防洪堤14.7KM,重建防洪闸、节制闸,加固淠河防洪堤及各大小水库堤坝。根据各水库实际状况,按轻重缓急适时开展水库除险加固,主要实施内容包括大坝实施防渗处理,放水涵、溢洪道翻建,配套管理设施。

七、镇政府驻地规划

1、公共空间与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至2035年,中心镇区绿地和开敞空间总面积2.1761公顷拓展城市公园绿地,以综合公园和社区广场为主,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的生态绿色空间。

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以各级生活圈为单元补齐公共服务短板,重点完善文化教育、医疗、体育、养老等设施建设,新增镇级养老院乡镇体育中心并结合公园绿地增设健身场地

3、道路交通体系

完善支路系统,打通交通微循环,形成以主次干路为骨架,等级匹配和结构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构建“六横四纵”棋盘式骨架路网。

八、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

明确历史文化保护体系,确定历史文本保护名录,对域内4处文物保护单位划定历史文化保护线,明确历史文物保护范围,划定文物保护建设控制地带,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及修缮,依托文物保护单位建立文化遗产展示利用体系,采用“乡村+旅游+文化”的开发利用策略

九、分期实施计划

统筹各部门相关规划,从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梳理重点建设项目,保障区域设施建设用地梳理重点建设项目60个,近期建设项目共20项,其中交通类4项,水利类3项,市政基础设施类1项,公共服务设施类4项,产业发展类8项。

按照定期体检和五年一评估的要求,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监测评估预警机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日常监督机制,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违法严惩。提高全社会全过程参与规划编制、实施与监督的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