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助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新店镇开展加“梅雨季节”防御科普宣传工作

2024-06-19 20:08来源:霍邱县新店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和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科普知识宣传工作。近日,新店镇农综站、应急所开展加强“梅雨季节”防御科普宣传工作。

梅雨是指每年公历6月上旬至七月中旬,在湖北宜昌以东28°N-34°N之间的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这一狭长区域常会出现的连阴雨天气,雨量很大。由于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梅子的黄熟季节,故称为 “梅雨”。又因此时空气湿度大,温度高,百物极易受潮霉烂,因而又有“霉雨”之称。

梅雨的早迟、强弱与农业生产关系极为密切,如果在梅里降水极少甚至无降水即所谓“空梅”,则可造成干旱。 而芒种、夏至期间又正是我国长江流域和江淮地区农事最繁忙的时候,此期干旱少雨将直接影响夏种和水稻栽插,甚至耽误农时,对秋粮及其它作物极为不利;若梅雨过早、过强则会影响三麦(小麦、大麦、元麦)的后期生长和收获。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及时排水露苗

田间开好平水缺,防止积水过深;强降雨过后,要及时排浅田水。阴雨天可将稻田水一次性排干;如灾后遇高温晴热天气,则不可一次性排尽积水,一般保留3厘米左右水层,防止高强度的叶面蒸发导致植株生理失水而枯死。

2、及时播栽补种(苗)

对尚未插播栽的单季晚稻,要抢晴加快播栽,避免机插秧苗超龄或失时直播;对严重受淹或被冲毁的田块,要及时抓紧补种,减少损失;对因强降雨导致田间缺苗倒苗的,要及时进行匀苗扶正,清理苗上杂物和泥浆,并进行补苗。

3、因苗分类补肥

受淹后,稻田肥料流失较多,退水后3~5天左右,单季晚稻田结合分蘖肥,可每亩增施尿素3~5公斤或高浓度复合肥12.5~15.0公斤;早稻田可结合穗肥每亩追施尿素4~5公斤。

4、加强病虫草害防治

暴雨过后极易遭受病害的侵染与危害,要利用雨停间隙及时做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重点做好水稻白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的防治以及直播单季晚稻田的杂草防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