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后公示】《霍邱县白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稿

2025-06-17 11:27来源:霍邱县白莲乡文字大小:[ ]   背景色:       

《霍邱县白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5529日获霍邱县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文号:霍政秘〔202547号)。现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安徽省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现对霍邱县白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进行批后公告,将有关情况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含乡域、乡政府驻地两个层次。其中,白莲乡乡域国土空间范围面积为94.26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范围面积为161.86公顷。

2、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

二、发展定位与目标

1、发展定位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以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六安市乡村振兴示范乡。

2、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基于上位规划要求,结合白莲乡发展阶段特征,制定在空间底线与安全、空间结构优化与安全、空间品质提升与特色塑造三个方面的量化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和建议性指标三类。

严格执行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约束性指标要求,按照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优先序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确保三条控制线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至2035年,白莲乡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167.02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80.42公顷,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65公顷,白莲乡不涉及城镇开发边界。

三、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四片区、多节点”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一核:乡政府驻地;

一带: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示范带;

两轴:白莲乡发展主轴、白莲乡发展次轴;

四片区:乡村联合发展区、绿色生态保育区、高标准农业保障区、蓝色水资源保护区;

多节点:生态节点(绿地/广场、水系),产业节点、商业节点、综合服务节点(村委)。

四、综合交通体系

G105国道、G35济广高速、S324S247省道、X223X305县道为骨架,构建白莲乡乡域交通体系。

乡政府驻地以X223县道为骨架道路,村庄道路为支路系统;规划基于现状路网及交通发展需求,形成“三横五纵”的主要交通路网。

“三横”分别指:

1)指现状X305县道、034乡道组成,自西向东连接沣西村、牛集村、珍珠村、白莲村、牛角河村、窑流村的东西向主要交通通道;

2)指规划的S324十字至龙潭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

3)指017乡道及新长塘村东西向主干路组成的西河村至新长塘村的主要通道。

“五纵”自西向东分别指:

G105国道、G35济广高速、049乡道和牛集至石店镇段026县道、S247省道、X223县道。

基于现状路网基础,规划串联白莲乡各村的通村公路体系,提升道路沿线景观风貌品质,增强各村之间的交通连通性。

五、村庄布局优化

1、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镇村体系为:乡政府驻地、中心村、自然村三个等级。

1)乡政府驻地:白莲街道、草塘、大元、高庄、黄塘、街东、街西、七井、小桥、新塘、栗树、团结。

2)中心村:大圩、东楼、堰湾、周楼、草楼、连塘、北稻场、大街、南楼、牛集街道、任圩、新塘、大竹元、全庄、柿园、福利、庙庄、顺利、孟庄、小竹园、油坊、东街、东洼、南洼、大塘、大元、戈塘、牛堰、小埠。

3)自然村:草寨、仓房、北稻场、大圩等164个自然村。

2、村庄分类引导

1)行政村分类

依据《霍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结合村庄发展潜力评价及指南要求,白莲乡9个行政村均为集聚提升类村庄。

集聚提升类:沣西村、珍珠村、牛集村、白莲村、牛角河村、窑流村、联桥村、西河村、新长塘村。

2)自然村分类

按照安全优先、适度集聚、配套完善、服务生产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乡域内各自然村分类,其中提升型居民点107个、稳定型居民点14个、收缩型居民点10个和撤并型居民点74个。

六、产业发展

1、产业发展思路

本次规划确定白莲乡“以现代种植业为基础产业,以养殖业为特色优势产业,以乡村休闲旅游业为新的培育对象,多产融合、农文旅并重”的新产业格局。

现代种植业:以水稻、油菜、蔬菜规模种植为基础,引导特色农产品种植。依靠科技创新逐步实现传统种植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水稻有机化、蔬菜规模化”的种植业结构。

特色养殖业:引导产业合理扩大规模,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探索“稻+”养殖模式,形成莲鱼畜禽综合养殖、循环利用、立体开发。

乡村休闲旅游业:在现代农业产业基础上,充分利用白莲乡水乡田园优势,积极发展田园游;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选取优势资源点,逐步发展农耕体验、亲子研学等乡村休闲体验游;并为远期发展乡村度假预留发展空间。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白莲现代农业的“五化”生产,提高农业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化水平,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2、产业发展布局

结合规划策略,深入思考片区联动发展的意义(产业互补、资源共享、特色发展,一个方向,多个目标),规划形成 “一心、两轴、四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一心”为产业发展中心;“两轴”为产业融合发展轴、稻田艺术风貌轴;“四片区”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畜禽养殖区、生态水产养殖区、瓜果花田创意农业区。

七、乡政府驻地规划

1、用地布局

乡政府驻地规划用地总面积161.86公顷,重点保障乡政府驻地北部安置点、白莲乡卫生院扩建、白莲乡医养综合体等项目的用地需求、保障产业发展、完善道路系统、提升环境品质。

2、道路交通

1)对外交通

X223 县道为南北向重要交通干道,X305 县道为东西向主要对外通道。

规划将038乡道乡政府驻地路段(古城路)路面宽度由现状4m拓宽至6m

2)内部交通

乡政府驻地内部路网分为车行主路、车行次路两个层级,路面宽度满足消防车通行技术要求。

规划将民生路路面宽度由现状4m拓宽至6m,路基宽度拓宽至10m;开发街路面宽度由现状3.5m拓宽到9m;曙光街向西延伸至古城路;新建规划一路,路面宽为6m

3)停车设施

规划兼顾村民和游客需求,结合产业规划,在白莲乡政府东面结合新建的文化体育中心规划一处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1.44公顷。

八、规划实施保障

1、加强党的领导

由霍邱县人民政府与白莲乡人民政府共同负责规划实施。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制定规划的实施措施、年度工作安排和监督检查办法。完善规划决策体制和制度,建立重大问题的政策研究机制和专家论证制度,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的公示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健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制度,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原则,优化审批流程、简化管理措施、强化规划权威,确保建设符合规划。

2、加大资金保障

建立有保障的建设资金渠道,是实施规划的根本保证。财政专项资金重点补助规划和设施建设,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民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可考虑分期实施。同时,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改水、改厕、能源、交通等政策性资金,从而使规划与建设的资金更有保障。

3、完善规划实施监督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建立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及乡村治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并用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数据库汇入上级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完善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和考核机制,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