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阵地】霍邱县孟集镇法治文化阵地信息

2024-05-27 16:59来源:霍邱县孟集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浅谈法治

六安外国语学校 五(1)班 魏舒雅

有史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生花妙笔赞颂那些匡扶正义、刚正不阿的廉吏清官。无论是包龙图怒铡陈世美,还是寇相爷开棺解悬案,这曲曲赞歌颂扬了我们中华民族那些早期的“护法者”,颂扬了他们的明镜清悬、执法如山。可是,我认为无论是铁面无私的包龙图,还是一身正气的寇相爷,他们的故事治标而非治本。要想杜绝犯罪的发生,则必须进行正确的引导,与其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

谈到法律,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的对它有一定的了解。21世纪是一个法制社会,所以我们必须知法、守法。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常常看到、听到这样的新闻:刘某,由于没钱上网,而把手伸向别人的口袋;王某,由于一时冲动,把同学砍成重伤;陈某,由于自己的无知,一根火柴烧掉了整片森林,而他们最终的结局,无疑是从此跨进了高墙电网的深院之中。

当少年法庭的过客越来越多、当未成年人犯罪被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当青少年犯罪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人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年轻的朋友们,我们究竟怎么了?

如果要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那么我想说:“这不是一个人的错!家庭、学校、社会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因为家庭的溺爱,才造成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正是因为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德育教育的培养,才造成学生如此的无知;正是社会不良的攀比之风、浮躁之气,才使青少年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试问,如果他们从小就养成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他们也势必会为他们的行为承担责任。那么,他们还会那样做吗?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敢于吃苦,做事情要有恒心。他们教我们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礼貌待人。然而,随着我们年龄渐渐增长,时光的流逝也带走了童年的稚趣,长大与成熟,我们的心灵是否依然洁净?我们扪心自问,重新好好看看《中小学生守则》之后,你、我、他、她,我们又有谁能完全做到了呢?是的,或许你会说:“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然而同学们,如果我们因此就不去努力做,我们又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学生呢?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点滴小事,积累成山。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要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举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当你在过马路的时候,你有没有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呢?“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的规定你有没有铭记在心呢?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充分体现公民的素质和修养。

我想如果人人都能从自己做起,首先自己能学法用法,遵守法律,进而再去要求他人,那就会形成大家都来学法用法,人人遵纪守法的大好局面,这样,违法犯罪活动就会大大减少,我们的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我们的国家就会成为健康、文明、法治的国家。

安全伴我行

六安市金安区东桥希望小学 三(2)班 孙惠民

指导教师 孙超群(158****7139)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和法律有关。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法制社会,因为法律、法规的约束,才得以让我们生活的井然有序,如此安定。

交通法规与我们的日常活动息息相关,也时刻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记得有一天,爸爸带我出去玩,快到一个十字路口时,只见那里围了许多人,旁边停着好多辆电动车,原来是在查非机动车违章。我们的车刚到十字路口,就被一位志愿者拦住了,爸爸惊奇地问:“怎么了?”那名志愿者指了指我说:“电动车不许带人。”爸爸感到莫名其妙,说道:“你是不是搞错了,非机动车可以带一名12周岁以下的小孩,你不知道吗?”志愿者一愣,这时交警过来了,交警对志愿者说:“12周岁以下的小孩是可以带的。”志愿者一脸的不好意思连着说:“对不起对不起。”爸爸笑着说:“没事,都怪现在的小孩长得又高又大,你们也是为我们好。”我这才知道原来非机动车只可以带一名12周岁以下的小孩,等我满了12岁就只能坐公交车了。后来上网一查,才知道骑车带人的危险,应为自行车的载重量有限,制动性能差,带人后方向不易掌握,在遇到紧急情况容易发生危险。我还知道了12岁以上就允许自己骑车了,看来我要提前学骑车了。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我们人人都要进行法制教育,让我们每位小学生都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学生。

法制在我心中

作为一名零零后,经常在想长大后一定要去认真看看这个五彩纷呈的世界。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一定要用它去追寻这个世界的光明与美丽。而一个可以让我们畅游的世界,必须是正常健康有序的。除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还要依赖于法律、道德、习惯、纪律等,其中法律当之无愧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生活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无处不见法律的保护。前两天,我和妈妈去取照片,在一个车流量和人流量都较大的十字路口,遇上车行红灯,我们车停了下来,行人快速通过,车行绿灯亮起后,车子开始启动,突然,从非人行道上,跌跌撞撞地冲出两个行人,无视启动的车辆,仍强行横穿马路,引起一片紧急的刹车声,而那两个“猛张飞”大摇大摆在叫骂声中洋洋自得。回程途中,还是那个十字路口的人行道旁,居然看见“猛张飞”穿着条纹服装,被交警叔叔叫到路旁参与指挥行人过马路。洋洋自得的表情被驯良温顺的表情所代替,这一幕让我和妈妈既兴奋又感叹不已。法律就是这样的严肃而又温情!

荷兰哲学家期宾诺莎说过“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做为一名金山小学的学生,我想从小事做起,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与法同行,约束自已的行为,不做违反他人利益的事,尽自己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安徽省六安外国语学校

五六班   张世博

指导老师:王林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孙岗中学五(2)班   张燕

21世纪,互联网发展迅速,信息爆炸式增长。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布局,人们利用一部手机或者一台电脑就可以获取世界上的各种信息,以及和现实中见不到的人交谈。但是任何事物发展迅速都可能会产生不好的一面,网络也逃脱不了这个“诅咒”。

互联网的出现,就像一张无形的网,连接了每个人,让整个社会变得了更加自由民主。人们拥有发表言论的权利,对网络上出现的社会或个人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正是网络的这种自由,才诞生了今天的“网络喷子”。他们觉得自己隐藏在网络中,所以对于自己所看见的事件随意评价,毫不顾忌言语所带的影响。这些所谓的“不正当言语”看似渺小,但却可以改变甚至是击垮那些心理脆弱的人。这就是隐藏的“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可怕吗?造成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下面分享一件著名的“网络暴力”案例。

有一个小有名气的澳洲童星,小女孩名叫艾米。在她6岁就开始接拍广告,她长得非常可爱,眼睛就像星星一样,人们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个笑容灿烂的孩子。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艾米突然在网上收到很多陌生人的谩骂。这些攻击毫无根据,但一字一句都对这个尚未成年的女孩充满了恶意:

只有你滚蛋,这样所有人才开心。

我希望她可以自杀吧,讲真,还真的没人在意她是死还是活。

你可以快点去死,割腕失血过多就可以死,这是你应该要做的事情。

……

更过分的是,这些网友就像不需要休息一样,一天24小时都在网络上肆意地攻击她。这场铺天盖地的咒骂,整整持续了八年之久。即使她已经不在荧幕前露面了,她的广告也停止播出了,但那些不堪入耳的言论攻击还是没有消失。为什么?女孩做错了什么?这些人为什么要骂她?艾米也曾这样哭着问她的家人。但是,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那么多不明因由的骂声中,有些人是为了宣泄,有些人是觉得好玩,而更多的人只是在跟风,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些人纯粹是内心歹毒。面对这些恶言恶语,年幼善良的艾米选择了沉默,逃离网络世界。但是“键盘侠”并没有轻易放过她。

后来,“键盘侠”觉得继续攻击艾米并没有什么反应后,把矛头对准了艾米的父母。艾米的父母不堪重负,几度崩溃,也没敢告诉自己的女儿:“那些匿名信息不断叫我的女儿去自杀、去死,看到之后我被彻底粉碎了,甚至连肚子都在痛,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攻击我的女儿。“但是当艾米知道自己的家人也因为自己而遭到无端谩骂之后,彻底崩溃了。后来在开学前几个星期,她自杀了。曾经,她画过一幅素描,上面有一个瘦小的姑娘和一行字:“speak even if your voice shakes.” 可是,她的声音多么微弱,淹没在吵杂的谩骂中,无人听见。从心碎到绝望,年仅14岁的女孩选择了用死亡来解脱。

“网络暴力”不是法律的漏网之鱼,最终参与这场暴力攻击的幕后网友们,情节严重的被告上法庭,接受法律的制裁。现在的法律已经明确了“网络暴力”是违法行为,不要以为躲在网络背后,就以为随意发表言论而不受法律约束。我国《刑法》第246条明确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同时,在《民法通则》第101条中也有关于名誉权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网络不是法律下的漏网,千万不要轻易在网络上对别人进行评论或者进行言语的攻击,因为“网络暴力”也是违法的。也不要天真地认为躲在网络上无处可寻,现在科技发达,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定位一个人。所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指导教师:汤仁骥

和谐社会,法治先行

六安外国语学校 五(1)班 孙璐瑶

开学时我们发了一本课外读物《让世界充满爱》,从这本书上,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它让我知道了关于民主法治的许多知识。

民主和法治不是离我们很远,而是在我们身边。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达到目标的手段。要创建和谐社会,就要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一切,要用法治的方式来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就是要使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因为民主法治是目标和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我们小学生也要从小学会民主,学会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用好法律。但是以前我认为,我们是小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只要听老师的、听父母的就行了,民主不民主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现在,我知道我这想法是错误的。而且,我们不光要学习好,还要做学法守法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