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防灾、抗灾和灾后恢复信息】春夏季蔬菜生产防灾减灾自救技术指导意见

2025-02-20 18:01来源:霍邱县扈胡镇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当前,我县现已逐渐进入高温多雨季节,春夏季蔬菜生产容易遭受暴风雨、高温高湿、台风、强光照、干旱等灾害性天气以及病虫危害等影响,特别是可能出现洪涝灾害,蔬菜生产防灾减灾任务紧迫而繁重。为指导全县各地科学应对灾害性天气,保障蔬菜生产和供应,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测预判, 适时启动应急响应,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分类指导,以排涝防渍、防暑降温、防病治虫等为重点,大力推进主动避灾、科学抗灾、有效救灾,确保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切实减轻灾 害影响,努力确保春夏季城乡蔬菜供给充足、质量安全和菜 价稳定。

二、技术措施

(一)防范灾害性天气影响 防范大风影响。关注天气变化,大风来临前,温室大棚要用专用压膜线压紧棚膜,检查薄膜有无破损;覆盖物或棚膜外用及时竹竿或钢索固 定,防止被风吹起;将通风口、门口密闭,避免大风入棚吹破棚膜。风害过后及时加固大棚设施,修复受灾棚膜,恢复倾斜或折断的拱架、支架、更换恢复压膜绳、地锚等防风装置。

做好排水防涝。 设计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清理棚体周边排水沟杂物,备好抽水机械,尽量实行深沟高垄栽培, 防止强降雨造成地面长时间积水和雨水倒灌。一旦洪涝发生, 要第一时间抢排积水,排除有毒物质,防止沤根烂根,保护 蔬菜根系健康生长,减少因积水和渍害导致的蔬菜窒息死亡, 避免蔬菜提早罢园。

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积水排除后,应及时扶正倒伏蔬菜, 修剪受损枝蔓烂叶,天气转晴后及时护根松土,适当追施速效肥料,促进蔬菜恢复生长,提高抗性。暴雨过后田间温度高、湿度大,植株抵抗力弱,易引发病虫害,应及时喷药防止病虫害发生。雨后放晴要及时加强遮阴覆盖,防止造成蔬菜萎蔫等生理性伤害。

(二)、防范火灾影响

严格控制棚区用火。日光温室生产基地有大量的秸 秆、塑料薄膜、杂草等易燃物,大风容易引发火灾,应禁止明火作业;焊接钢管作业应远离规模化生产基地,禁止在大风天气作业;禁止在温室生产基地附近燃放烟花爆 竹,严防吸烟引发火灾;严格管理用于温室采暖的火源及用电线路等物品。及时清除棚区杂草和秸秆等易燃物。要加强温室生产基地的日常管理,及时清除温室周围的杂草,减少火灾隐患。

(三)防控病虫草害

1、加强动态监测。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准确把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及时提醒种植农户加强病虫害防控。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霉病、枯萎病、蔓枯病、疫 病、白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菜青虫、小菜蛾、黄曲条跳甲、黄守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

2、推行综合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抗(耐病虫品种、轮作换茬、健康栽培、生态调控、 高温闷棚、防虫网、性诱剂、色板诱杀、杀虫灯等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降低菜田病虫基数。加强中耕除草或地膜覆盖,以防草害。

3、科学使用农药。坚持早发现早防治,避免发生明显危害后加大用药浓度和用药量。大多数农药药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高温季节用药时应注意减少药液的浓度,要根据温度的变化合理调整药剂的浓度。优先使用生物农药,提倡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遵循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保障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作配合。密切关注重大天气变化,加强灾害预测预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要结合生产实际,及早制定蔬菜生产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 提早做好物资准备,切实落实防御措施,保障生产安全。

(二强化指导服务。农技人员要深入田间地头,加大生产指导和技术服务力度,做到技术明确、人员落实、措施到,有效降低灾情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