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镇2022年秋种工作意见
2022年全镇秋种工作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根据《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多种粮种好粮实施方案》(皖发〔2022〕26号)、《霍邱县2022年秋种工作意见》(霍农工组〔2022〕24号)文件要求,以“两强一增”行动为引领,以“多种粮、种好粮”、“皖西大地无闲田”为目标,以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为主线,以发展优质麦油生产为抓手,全面推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2023年夏季优质粮油丰产丰收。
目标任务:2022年全镇秋种计划面积6.6万亩。其中小麦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2万亩,订单生产1万亩);油菜0.2万亩;秋冬种蔬菜0.5万亩;绿肥0.9万亩(耕地质量提升项目0.3万亩)。小麦单产335公斤,较上一年(323公斤)增产3.4%。
一、提高站位、高质量完成秋种任务
(一)稳定秋播作物种植面积,务必完成目标任务。各村要坚持粮食安全底线思维,坚决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全面提升粮食生产能力。要严格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统筹利用好冬闲田,对冬闲田要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油则油,宜菜则菜,宜肥则肥(绿肥)。县级统筹资金支持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新型经营主体、种粮大户、一般农户等种植主体购买燃油、种子、农药等所需物资,以及“耕种管收”环节的社会化服务,按照小麦每亩72元给予补贴(其中机耕燃油25元/亩、种子40元/亩、农药7元/亩),保障粮食稳产丰收。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促进示范片建设。各村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对于往年不能落实秋种的冬闲田,充分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把被动变主动,把单一变集中,把闲田变忙田。充分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活力适时开展单季流转、代耕代种、托管等有效措施组织耕种,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直接面向农户的农业生产托管,扩大服务规模,集中连片推广绿色高质高效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将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全镇建立5个千亩小麦示范片、1个300亩绿肥示范片、1个500亩油菜示范片。(附件1)。
(三)推进小麦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升耕整播种质量。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单品种整建制乡镇及千亩片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按照“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资使用、统一管理方式、统一订单收购”要求,建立专用小麦全价值销的利益共享机制。
坚持“适期、适量、适墒、适法”播种原则。引进大型农业机械装备,加大深翻耕整地技术应用。充分发挥“机械强农”作用,加大“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托管力度。
二、多措并举,强化秋种保障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秋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农综站。各村要成立相应秋种领导小组。建立点长包保责任体制,把秋种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实,实行挂图作战,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10月至11月每月开展4次督查。
(二)强化宣传引导。各村要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秋种工作宣传,主要干道要悬挂横幅、张贴标语、营造良好秋种的宣传氛围;
(三)强化指导服务。镇农综站制定秋种技术方案,重点围绕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主体,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秋种技术培训和服务,通过科技培训把小麦科学播种技术、保优栽培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油菜轻简栽培技术等先进实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四)强化责任落实。各村要按照秋种任务,细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对秋种工作不力、任务完成不力的村实行双周调度制,并将秋种考评结果纳入全镇年度综合目标粮食生产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