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策的背景和依据
为认真落实市委和县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严肃整治村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进一步提高村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推动村干部以更强担当、更实作风服务群众、保障民生、促进发展,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厚植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从2022年1月开始到2022年底在全镇开展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二、整顿重点
结合省政府主要领导公开接访所起底问题,把整顿的铁腕重拳对准村干部在作风建设方面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坚持严肃治标、标本兼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切实推动作风整顿工作落地生根、化风成俗。
(一)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不注重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不懂,弄不通。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不强,执行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打折扣”、“搞变通”,甚至拒不执行。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中造“盆景”,搞面子工程。报喜不报忧,存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等行为。
(二)麻木不仁的“冷面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态度生硬,漠不关心。忽悠群众、糊弄群众,言而无信。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不理不睬、敷衍塞责。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爱搭不理、久拖不办。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闻。对侵害群众利益行为熟视无睹。作风漂浮,对工作一问三不知,事业心和责任意识差。
(三)不推不动的“木头人”。躺平思想严重,工作状态萎靡,作风拖沓懒散,当“好好先生”。“等靠要”思想严重,不敢担当,不愿负责,贻误发展。不推不动,“陀螺式”“木偶型”干部。服务意识不强,遇到问题“踢皮球”“打太极”,推诿扯皮、百般推脱。开展工作机械僵化、死板教条。
(四)高高在上的“官老爷”。讲特殊、搞特权、耍官威。有权任性、目空一切、肆意妄为。对待群众简单粗暴,颐指气使,口大气粗。为群众办事没有耐心,多问几句就脸色大变、盛气凌人。坐在办公室指手画脚,不深入农户走访了解民情,脱离群众。对待群众合理诉求只表态不兑现,甚至不管不问,只想用权、不想干事,一副高高在上的“老爷样”。
(五)横行乡里的“土霸王”。对待办事群众态度蛮横,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培植或放任家族、宗族势力并利用其势力横行乡里。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等村级事务上优亲厚友、徇私舞弊,侵害群众利益。侵占村级集体资产,搞利益输送,以权谋私。
三、主要措施
(一)坚定坚决抓整改
坚持边学习边整改,通过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进行党性分析和自我剖析,查摆问题,找准病灶,以抓教育推动抓整改,以严问责凸显动真格。
1.教育转化一批。通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正面引导、反面教育等方式,对村干部进行全面深刻的教育引导,促进村干部端正态度,正视问题,自查自纠,自我反省,推动村干部自觉主动改进工作作风、强化担当作为,进一步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2.限时整改一批。督促村干部逐项列举问题,认真检视自身,深入查找原因,剖析思想根源,把问题找实、把根源挖深。建立整改清单,明确整改目标、整改任务、整改时限、整改责任。
3.组织处置一批。对于问题比较突出、不胜任现职的村干部,通过诫勉谈话、调离岗位、责令辞职等组织处理的方式,及时提醒、当头棒喝,挽救一批有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的村干部。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坚决作出“下”或“转”的处理。
4. 执纪问责一批。对于涉嫌违纪违法的村干部,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快查快办,从严查办,依法依规进行处理,清除一批“害群之马”,形成威慑之效。让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的人没有立足之地、容身之位,树立起失责必问、问责必严的鲜明导向。
(二)立足规范建机制
坚持立足规范、制度为本,围绕监督、决策、考评等方面健全完善村级运行机制体系,从根本上解决联系群众不紧、服务群众不优等问题,不断提升村干部履职尽责能力和服务群众水平,切实做到既治标又治本。
1.深化日常监督机制。认真执行村干部述职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监督。定期开展村级财务检查和审计,不断提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透明度。用好用活“监督一点通”线上平台,加快推进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畅通来信、来访、网络媒体等监督举报渠道,充分发挥群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完善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体系。
2.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议事决策机制,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行“三个三分之一”党群议事法,着力打造和谐干群关系。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提高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员议事会作用,引导鼓励党员参与村级事务商定。
3.建立常态倾听机制。深化村干部定期上门走访制度,落实“四个必访”要求,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鼓励引导群众主动表达诉求、倾吐心声。建立群众诉求定期研究和督查反馈机制,落实为民服务办事,回应群众关心关切。定期开展无上访村评选工作,充分调动村干部化解矛盾、调处纠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严肃评比考核机制。充分利用村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制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探索建立党委考核、群众考评村干部的“双考核”工作机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注重把考核结果作为村干部绩效兑现、评先评优、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5.强化激励保障机制。继续实行重点工作月考评制度,与村干部绩效挂钩,及时兑现村集体经济绩效报酬,切实加强对村干部的正向激励,促进村干部在乡村振兴大局中担当作为。
(三)常态长效抓提升
坚持抓党风、转作风、带民风、树新风,引导村干部树立正确的群众观、价值观、权力观,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鼓足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工作劲头,营造风清气正、为民务实的实干氛围。
1.坚守初心牢记使命。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村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织开展“重温红色精神 重走群众路线 重塑干群关系”主题活动,不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引导村干部提高党性观念、增强宗旨意识,做到目光所至看到问题、耳听范围想到问题、所思所想直面问题、所作所为解决问题。
2.持续强化为民服务。落实联系服务群众机制,进一步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行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法。持续推深做实“创先争优点评日”、主题党日等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广“板凳会”“书记夜访”等经验做法,针对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等民生问题和意见建议,形成诉求清单和责任清单,分类施策,靶向落实。同时,对已完成的服务事项,及时组织党员群众开展集中评议,对群众评价不满意的,坚决不销号、不松手。
3.推进能力素质提升。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提升村干部履职水平和工作能力。面向换届后新任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培养帮带”工程,帮助村干部快速进入角色、提高素养。鼓励引导村干部积极参加学历教育。用好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农科班”等学历提升平台,为村干部队伍培养优秀人才。
4.集聚合力推动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引导村干部“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学问、把岗位当阵地”,号召村干部以争先进位的奋进姿态,体现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督促村干部围绕落实省市县乡党代会精神,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找准工作方向,厘清工作思路,积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全力以赴推进乡村振兴。
5.树立典型示范引领。及时总结专项行动中的特色做法和经验成效,发掘树立村干部中敢担当、善作为、真为民的先进典型,积极配合县里并开展本镇“好支书”“好村官”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利用报纸期刊、先锋系列平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为村干部干事创业、为民服务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专项行动工作成效作为村干部年度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纳入村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
解读人:王文娟
政策咨询机关:花园镇党委政府办公室
咨询电话:0564--277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