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解读】霍邱县三流乡2025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解读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三流乡 时间:2025-06-02 17:31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2025 年作为 “十四五” 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节点。当前,三流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为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 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特制定本计划。
该计划制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三流乡实际发展情况,参考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立足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旨在实现全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出台目的

出台本计划旨在围绕 “十四五” 规划收官目标,系统部署 2025 年各项工作任务,通过聚焦实体经济、夯实乡村基础、改善民生福祉等举措,进一步优化乡域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确保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三、制定意义和总体考虑

本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 “十四五” 规划的全面收官部署,也是推动三流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通过科学规划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民生保障等工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提升发展效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考虑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三流乡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统筹推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注重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协同共进,致力于构建结构优化、活力充沛、民生殷实、治理有效的乡村发展新格局。

四、研判和起草过程

在计划起草前,乡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群众需求。组织乡内各部门、村(社区)负责人及乡贤代表进行专题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时,结合上级政策要求和周边地区发展经验,进行充分论证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计划初稿。初稿形成后,多次征求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各界意见,对计划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本计划。

五、工作目标

(一)经济发展目标

全乡工业增加值增长力达 5% 以上,通过招大引强和创新转型,不断做强实体经济,夯实产业根基。

(二)乡村振兴目标

特色产业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 15 万元以上,推动人居环境从 “干净整洁” 向 “生态宜居” 跃升,打造 “一乡一品” 升级版,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提升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三)民生保障目标

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 以上,新增职业技能培训 200 人次以上,加强特殊群体救助,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六、主要内容

(一)坚持招大引强、创新转型,做强实体经济

  1. 聚焦招大引强,夯实产业根基:围绕主导产业绘制 “招商图谱”,实施靶向招商。由党政领导牵头,组建专班,重点引进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 强化创新驱动,推动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省水产总站和上海海洋大学共建产业研究中心,聚焦龙虾领域突破 “卡脖子” 技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 优化营商环境,做强实体支撑: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解决企业用工、融资等难题,鼓励三流乡农商行开发 “龙虾贷” 产品。完善基础设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二)坚持强基固本、补短创特,夯实乡村基础

  1. 强化基础设施短板攻坚:聚焦农村道路、水利等薄弱环节,实施道路升级工程,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升农业抗灾能力。持续完善污水管网环保设施,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2. 突出特色产业培育: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打造 “一乡一品” 升级版,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挖掘农文旅资源融合,争取开发 1 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通过 “龙头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联营机制,带动村集体增收和农民致富。
  3.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行 “党建 + 网格化” 管理,选聘 5 名乡贤担任村级发展顾问,组建村民议事会监督项目落实;开展 “文明积分制” 试点,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纳入积分评比,兑换生活物资或服务,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三)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提高幸福指数

  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确保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 95% 以上。健全低保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救助,谋划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宣传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2.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大教育投入,严格落实 “双减” 政策,减轻家庭育儿压力。完善基层医疗卫生网络,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交通、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3. 促进就业创业: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针对龙虾产业开展免费技能培训,新增培训 200 人次以上。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税收减免等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创业,加强劳动权益保障,推行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增强发展动能。

七、创新举措

(一)经济发展领域

在产业发展中,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建产业研究中心,聚焦特色产业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特色金融产品,如 “龙虾贷”,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二)乡村振兴领域

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行 “党建 + 网格化” 管理,引入乡贤顾问机制,开展 “文明积分制” 试点,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产业培育方面,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挖掘农文旅资源融合,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

(三)民生保障领域

在就业创业方面,针对特色产业开展定向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推行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八、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一)保障措施

  1. 组织保障:成立由党政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统筹推进计划实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2. 政策保障:制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为计划实施提供政策支撑。
  3. 监督考核: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计划目标顺利实现。

(二)下一步工作

  1. 强化责任落实:各部门、各村(社区)根据计划任务分工,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 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 做好监测评估:加强对计划实施情况的监测分析,定期开展评估总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措施,确保计划目标全面实现。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