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工作总结】霍邱县冯瓴镇2022年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冯瓴镇 时间:2023-01-10 21:39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经历多轮疫情冲击、大事要事集中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是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疫情、旱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全镇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镇党委决策部署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政协的议事协商下,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知难负重、顶压前行,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取得了新成效。

一年来,我们坚持发展为要,踏实苦干,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始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之以恒转方式、增动能、促转型、稳增长,聚焦双招双引,持续打响冯瓴品牌,加快推动冯瓴镇经济发展质效双升。2022年多项工作取得优异成绩。

扩投资增动能,项目建设跑出好成绩。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全力做好招商引资,聚焦重点领域、优势产业,在项目提质、提量、提速上实现突破。2022年引进龙源霍邱冯瓴镇100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项目于6月份开工,当年实现固投3.1亿元,金风种猪续建项目实现固投3300万元,全年固投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3.49亿元。县赛马考核冯瓴位列全县前列,取得历史性突破。

抓服务优环境,为企服务一刻不停歇。建立重点项目目标任务清单,深化领导班子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着力构建“全程代办、全员帮办”服务体系。在省一改两为工作会议以后,镇党委政府立足自身实际,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扎实做好为企服务工作。本年度共办理企业诉求案例95件,件件落实,企业满意度100%,该项工作位于全县前列。积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政府服务,减少企业受疫情影响的程度。

树典型抓创建,文明乡风再上新台阶。以创建文明县城为和人居环境整治为契机,深入实施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比,通过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村民素质和村庄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成功创建县级文明乡镇,创建县级文明村11个,评选镇级文明户470户,县级文明家庭2户,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争典型、学典型、做典型的良好氛围。完善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15支,实名注册志愿者3523名,全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多场。以精神文明建设孕育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我们坚持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画卷持续优美。

脱贫攻坚持续巩固。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落实好教育、医疗、产业、住房、饮水等保障政策。通过监测帮扶集中排查集中排查活动,对全镇1.5万户人口进行了集中排查,排查问题519条,全部整改完成。新识别10户36人为监测对象,建立监测台账,确定帮扶责任人,定期走访、精准帮扶。全镇统筹安排,建立镇、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镇级网格员30人、村级网格员76人、组级网格员238人,从制度上预防和解决返贫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发生。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其中超10万元的有7个村,超50万元的村有1个。2017年以来,来自中央及省市县各级帮扶资金达602.5万元,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每年产生收益72.16万元;2022年新建“6969”村集体产业项目2个,项目投入资金765万元,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7万元;通过前期考察、调研,经国土、环保、林业等部门的充分论证,2022年全镇共计申报村集体项目13个,预计投入资金5534万元,项目建成后增加村集体收入389万元。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稳妥做好产业振兴路征迁工作。共迁移坟墓182座,征收土地455亩,拆迁房屋55户,迁移自来水管网7千米,为产业振兴路顺利施工提供了强力保障。争取维修项目资金2600余万元,对孟冯路进行扩建,目前已建成通车。争取项目资金150余万元,进行农村公路联网路建设,解决断头路问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大力实施村道安全防护工程。争取项目资金140余万元,对19条道路进行防护,消除了安全隐患。自筹资金120万元,对孟冯路沿线自来水管网进行提级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沿途水压过小、供水不足的问题;改造10千伏线路11.05公里,0.4千伏线路17.9公里;改造台区8台,增加布点台区6台,增加配变容量980kVA,改造涉及居民及小微企业用户807户,累计投入资金832.77万元。“风扇不转、饭煮不烂”成为历史;加大抗旱保民生投入,为应对旱情,投入资金112万元,建设369座抗旱井(机井3座),有力的保障了粮食生产,基本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持续抓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大力贯彻落实两强一增行动,在民生、秦台组织实施“旱改水”项目,累计投资4000万元,施工总面积6090亩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渠相连、路能通。一半黄土一半沙、易涝易旱交通差的状况得以扭转和改变。

生态环境向好向优。全面落实“林长制”,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37%,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全面管起来严起来,效果逐步显现,扎实推行“河长制”,镇村河湖长巡河780余次,实现河湖管理保护责任全覆盖。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禁捕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河湖违法捕捞等行为。加快生态环境优势转化,大力推进美丽中心村建设,对三赵郢村、唐庄村、花墙村美丽中心村建设科学规划,实施宜居村庄建设,去年累计打造美丽宜居村庄10个;高度重视砂石管理工作,明确专人专班持续跟踪负责,组织开展夜巡夜查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2022年夏,投入资金190万元全镇范围内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累计投入近500余万元开展黑臭水体和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粪池茅缸烂树根、稀泥粪便甩一身”成为过去和历史,通过努力和集中整治,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绿树成荫、花草成片成为常态。

一年来,我们坚持社会治理,创新机制,发展沃土持续优化。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民生改善作为第一要务,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喊惊天动地干大事的空口号,持续解决群众天天有感小事不停歇,脱虚向实,坚持闷头干、扎实做、持续抓,走小步不停步,持续释放和统筹抓工作的韧劲、拼劲和闯劲。

着力提升安全指数。修订镇级总体应急预案,应急体系逐步完善。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制定安全生产大检查计划12次,党政班子领导带头深入村、企业、消防重点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危房改造有序实施,自建房屋全面排查17000余栋。沉稳应对持久大旱,保障粮食丰收。争取到项目资金1600万元新建了郝庙集排涝站、拆除重建了马湾圩排涝站。强化宣传教育,高度关注烟花爆竹、油气、交通、校车等行业,切实关注校舍安全、交通、消防、食品安全、建筑安全等工作,定期不定期的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着力提升幸福指数。常态化机制化开展扫黑除恶行动,维护社会稳定。镇综治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正在推进。强化稳定意识,严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成立信访专班,领导班子轮流接访。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力度,热心热情做好群众工作,认真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倾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组建了乡村两级14支331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定期参加治安巡逻、矛盾纠纷调处等平安建设等工作。注册安装反诈APP1.751万余人。镇财政投入资金20万元,在重要路口安装高清监控摄像头,形成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织就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网,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着力提升民生指数。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全力维护平安稳定。争取项目资金102.85万元对2个渡口进行了维修。投入约1000万元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卫生计生服务提质增效,动真格,下深水,转作风,抓孕情促优化,抓服务促规范,推动重点工作考评等相关制度的实施。社会稳定狠抓不懈,直面信访矛盾,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一级对一级负责。认真做好殡葬管理工作,抓宣传、抓信息、抓责任,殡改形势趋于好转。认真实施民生工程,精心制定方案,广泛宣传发动,严格政策界限,规范操作程序,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民生工程顺利推进。新农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现有农村特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五保供养、五保就医、重度残疾人生活救助资金全面落实,累计发放各级各类救灾解难资金60余万元。与此同时,我们全面支持并推进气象、供电、保密、档案、邮政、通信、保险、民族、宗教、武装、退役军人、工青妇、科协、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蓬勃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一改两为五做到”要求,战疫情、抗旱情、察民情,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转作风、抓改革、优环境,体民忧、惠民生、办实事,收获了一个个饱含汗水、来之不易的成果。成果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得益于镇党委统揽全局、正确的决策,得益于镇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得益于全镇干群同心同向、勤劳拼搏。在此,我谨代表冯瓴镇人民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向奋战在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镇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三年疫情防控期间挺身而出、逆向而行的广大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奔赴在战疫一线的广大医务人员,捐资捐物的爱心人士等所有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奋战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镇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经济质量还不高。大项目支撑乏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缓慢,经济发展后续乏力;二是产业融合不明显。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农业产业化尚未成型、易涝易旱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工业发展土地等要素缺乏,服务业不精不细不优情况依然存在。农旅融合较慢,一产接二连三效应不强。三是民生领域有欠账。基础设施还有短板、集镇品质有待提高,民生工程尚有欠账等等。社会治理机制还需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四是振兴乡村任务重。乡村振兴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五是作风建设有短板。部分干部危机意识不强,主动创新、破解难题能力不足,工作态度、精力、能力、水平、责任心有待提高。对此,我们也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加以解决,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