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9年2月28日在霍邱县潘集镇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长 周仁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潘集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2018年工作回顾
2018年, 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我镇发展历程中充满挑战、很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镇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各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直面矛盾,正视问题,沉着应对,负重前行,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1.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有实效。2018年,我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举全镇之力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初步成效。在户脱贫上,全年脱贫578户1306人,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全镇共发放产业到户补贴3批1482人次482万元;开发154个公益岗位,安排贫困户居家就业;累计建成光伏电站2696kw,年收益约200万元;劳动技能培训231人次发放补助5.8万元;安徽淳大农业、麒麟医疗、皖湖生态园等多家规模企业累计带动贫困户约500余人次,人均增收2万元;小额扶贫贷款累计办理630人次2314.5万元;雨露计划累计发放150人次22.5万元;教育资助750人次50余万元;危房改造232户发放补助423.4万元;另外低保、五保、养老、医保、饮水安全等工作稳定推进。在村出列上,刘楼、朱郢两村围绕贫困发生率低于2%,有一项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大于10万元和村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经省第三方评估顺利通过。
2. 招商引资,乡镇经济得发展。放大区位人文、镇村联动、政策优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亲赴上海、广州、江苏等热点地区招商引资。聘请了全镇10多位在外创业有成人士作为招商顾问,充分发挥他们的家乡情结、人脉关系等优势,参与家乡建设,并牵针引线、介绍客商到家乡投资。同时,大力推进转型升级,国红工业园区对接产业转移,园区内现有制衣厂、玩具厂和玻璃厂等多家企业;麒麟医疗器械厂有多家知名企业主动前来谋求合作;瑞禾红薯依靠优良品质,不仅走进了大型连锁超市,而且实现了“互联网+”的销售模式进行网上销售,销售量十分火爆;安徽淳大生态庄园,流转土地3600亩,种植有机葡萄、大棚蔬菜、多种高档树木等,成为淠河经济带现代农业示范点。
3.加大投入,基础设施渐完善。集镇建成区整治已按规划设计全部建成,投资200多万元已建成的街北公园,受到街道居民好评。完成王祠、汪庄、潘北三个村共计507亩的土地增减挂项目并顺利通过市、县验收。扣除农户房屋货币补偿和基础设施配套资金后,镇政府节余资金3000多万元,为全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财力保障。畅通工程方面,我镇2018年总投入资金1015万元,修通了10条累计17.5公里的道路,极大地改善了道路运输条件。不断推进农饮水工程,四个重点贫困村共计投资420万元,使得贫困户自来水入户率达100%,非贫困户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2%。此外,玉皇、汪冲投入100余万元用于农饮水工程,已基本完工,极大的改善了农民饮用水条件。
4.持续推进,农业经济显特色。我镇是传统农业大镇,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公共设施相对滞后。一年来,镇政府积极向上级争政策和资金,统筹用好自有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农业经济发展。一是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鼓励农民自愿流转土地。目前,全镇新型经营主体流转耕地面积已达3.5万亩,呈现出流转规模进一步扩大、流转程序进一步规范的局面。二是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我镇对规模较大、经营效益较好的5家家庭农场和1家合作社申报了市级家庭农场、县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等荣誉称号。牛集大黄梨“皖邱”商标已获国家市场管理局认证,截至目前,我镇注册商标已达5个,绿色食品证书5个。三是农业农村建设稳中前进。去年我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2000多万元,主要用于重点贫困村的农田建设。目前刘楼、朱郢、汪庄三个重点贫困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完成并通过市里验收。投入300多万元的农田最后一公里建设已完成90%,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5.着力治理,人居环境变整洁。在全镇范围内实施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大力开展“五清一拆”和“六净六有两规范”活动,重点整治农村生活环境;进行农村生活垃圾清理全覆盖行动,解决好农村居民的日常垃圾处理问题;对入河排污口进行了整治,解决了居民日常污水直接排入河道的问题;进行城东湖自然保护区拆违行动,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强化,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正在逐步实现。
6.综合治理,惩防并举促和谐。我镇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强化依法行政、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高站位谋划、高规格部署、高标准推进。发现一起,打击一起,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镇扫黑除恶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还有效的推动了我镇平安创建工作的开展,缠访、闹访、越级非访现象明显减少。我镇今年的信访人数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0%,在干部的工作时间和精力得到合理保障的同时,整体社情民意得到有效净化。定期不定期开展夜巡夜查和安全生产检查,有效地促进了镇内安全稳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渐提升,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日趋向好,社会秩序越发安宁。
7.协同发展,社会事业同进步。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推动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双拥等工作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教育工作有序开展,建筑面积11000余平方米的中心校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其中2栋教学楼和1栋综合楼已经通过主体验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服务水平有效提高,每月定期召开由公共卫生人员和各村室主任参加的公共卫生工作例会,组织对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录入、重点人群分级管理、卫生监督、计划免疫项目、妇幼保健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培训。就业创业和就业脱贫工作顺利开展,2018年度辅助性就业岗位开发任务137个,我镇完成154个。完成2个就业扶贫驿站落地建设工作。社保工作再创佳绩。村干部信息维护及缴费工作于4月底提前全面完成。及时快捷申报到龄人员养老金待遇领取及自然减员人员信息工作。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奋斗充满艰辛,经验弥足珍贵。回顾这一年来取得的不平凡业绩,凝聚了全镇上下矢志跨越、奋力拼搏的心血和汗水。
一年来,我镇深入开展意识形态教育、“讲严立”专题警示教育和“三查三问”行动,遵守议事规则,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规范、民主高效。自觉接受党委领导、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一年来,我镇乡村面貌明显改观。始终坚持乡村一体,统筹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宜居乡镇,幸福美丽乡村。一年来,我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始终坚持惠民利民、共享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福祉。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全镇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在此,我谨代表潘集镇人民政府向各位代表、向奋斗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一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鼎力支持的全体老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二、描绘蓝图 激流勇进
展望未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我们唯有科学研判、积极应对,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稳中求进;我们唯有勇于担当、创新突破,才能在结构调整的转型中奋勇向前。我们既有发展趋势总体向好的有利因素,也面临着总体发展水平不高、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等挑战。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有效应对挑战,厚植发展优势,在实干中久久为功,在奋进中破浪领航。
2019年我们的预期目标是: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招商引资年均增长10%左右。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更加注重扶贫开发,着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脱贫攻坚第一民生”,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认真对接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动态管理贫困对象,在精准掌握贫困家庭所需、所盼的基础上,精准编制一批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确保项目投资不低于全县乡镇的平均水平,让更多更好的扶贫项目和资金落户潘集、支撑发展。同时,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因户而异,精准制定工作计划,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人口持续稳定脱贫。进一步完善防范返贫机制,确保脱得准、稳得住。
——更加注重镇域建设,着力提升乡镇魅力。以精品意识完善镇域功能,突出“建路网、强功能、优环境、提品位、聚人气”,科学修编《镇域总体规划》,合理优化片区功能布局,不断完善乡村路网一体化交通格局。继续完善水、电、网、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提升集镇综合功能和服务水平,不断集聚人气,繁荣镇域经济。
——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着力建成经济强镇。今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功能加快培育、传统动能焕发生机。依托产业转移,通过“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有效形式,强力推介潘集区位优势,吸引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我镇将积极做好潘集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办厂创业的无缝对接工作,让他们创业有激情、回乡有温暖、办事有便利。推动安徽淳大生态园着力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整改完善翔晟光伏项目;增强国宏工业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让更多更好的企业入驻园区;麒麟医疗用品二期建成并投入生产,到2020年,税收力争达到200万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乡镇战略,坚守生态红线,坚持绿色发展。以优良基地为依托,发展绿色食品、菜篮子、经济林果、特色养殖等现代优质高效农业。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十年变新貌”的要求,着力把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堤坝坚固安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产业集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态经济带。以丽全园林花卉种植为依托,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林经济;以皖湖生态园和潘北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为亮点,发展乡村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扎实推进林业“双增”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城东湖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坚持做好秸秆禁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着力改善城乡面貌。依托即将建设的高速出口和S244快速通道,拓宽融资方式和途径,全面完成立面改造、综合管网以及集镇净化等工程。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扩大镇区规模。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基础设施全面完善。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民生工程建设,使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
——更加注重党建引领,全面促进镇村工作进步。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听党话、跟党走,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十九大精神、学习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特别是视察六安重要讲话精神,全力以赴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加大县委巡查整改力度,全面整改;进一步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净化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重视发展民族事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做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和双拥工作;重点做好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完善土地流转程序;推动教育工作不断进步,做好中心幼儿园选址规划工作;继续推进“三大革命”发展;发挥共青团、妇联、工会、商会、残联、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作用;做好统计、武装、民政、计生、人社、老龄、畜牧、水产、农经等方面的工作。
三、从严从实 臻于至善
为政之要,首善其身,贵在担当。我们将牢记使命,忠诚敬业,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1.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规范政府行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将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把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始终,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一方面,着力加强干部教育,组织干部对《宪法》、《公务员法》、《农村法规》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有力提高干部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法。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民主监督,坚持把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廉洁勤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公生廉,廉生威。我们将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健全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抓好纪律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以新的风貌营造清明、清正、清廉的环境,不断提升政府形象。
3.坚定信念不移,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将自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定理想信念、站稳政治立场。全面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发扬“肯干、敢干、会干”的实干精神,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提振干部精气神,树立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开创的干部队伍形象,深入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建设,努力建设高效
4.坚持改进作风,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持之以恒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严管干部抓作风,严带队伍促务实,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使政府根基牢牢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查实情、出实招、促落实,有效增强工作落实力度,坚决纠正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不尽责问题,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督促引导全镇广大干部尽心尽力,主动作为,形成凝心聚力抓落实、只争朝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时代赋予重任,实干成就梦想。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昂扬奋进的斗志、勤勉敬业的作风,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实现潘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