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潘集镇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次数: 来源:潘集镇 时间:2018-04-16 00:0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潘集镇2018年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8年3月30日在潘集镇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镇长  占昌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潘集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全镇干群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前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保持全县前列。经济发展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呈全面增长态势,是省级生态乡镇 。

1.脱贫攻坚取得实效。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要求,建立“四项清单”,实行挂图作战,县级投入资金近千万元,镇财政投入400多万元,重点实施“十大工程”。4个重点贫困村195户户站光伏、7个一般村157户户站光伏6月30日之前并网发电;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59户,共发放资金256.4万元;发放小额贷款376户,1448万元;积极落实产业奖补政策,为802户申报奖补资金166.774万元。“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做法得到上级肯定。2014、2015两年共脱贫742户1999人, 2016年脱贫324户867人,在脱贫攻坚中,我们举镇而为,全镇镇村干部放弃星期天、节假日休息时间,紧抓扶贫工作不放松,做到了对象户识别精准,对象户与包保人双向认知,使贫困户满意,2017年脱贫545 户946人,确保在去年12月份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验收。

2.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放大区位人文、政策导向优势。党政主要领导带队亲赴上海、广东、江苏等热点地区招商引资,聘请了全镇10多位在外创业有成人士作为招商顾问,充分发挥他们的家乡情结、人脉关系等优势,参与家乡建设,并牵针引线、介绍客商到家乡投资。整合现有资源,精心打造潘集5亿元园区,以国红兄弟园区(占地120亩)为依托,引进外商投入5亿元打造潘集服装城,分二期打造,一期投入2亿元,打造服装产业园,二期投资3亿元,新建厂房5万平方米,承接江浙沪产业转移。引进上海洋名科技有限公司(潘集镇李岗村贾丙昌)回乡投资办厂,总投资1.2亿元,落户在霍邱高新产业园,占地500亩,投产运营后,年创税将达1000万元以上,主要生产经营化妆品包装具等。大力推进转型升级,鑫冉模特厂与国红兄弟园区对接产业转移,园区内现有节能灯具厂一个、新引进入住彤鼎服饰制衣公司一家、玩具厂一个等多家企业;麒麟医疗公司年产值有多家知名企业主动前来谋求合作;玉皇生态园区2600亩,集旅游、观光、  休闲、采择于一体,发展现代农业,整个园区分六大板块。年付工资300万元。瑞禾红薯依靠优良品质,不仅走进了大型连锁超市,而且      实现了“互联网+”的销售新模式;安徽淳大生态园,流转土地6000亩,种植有机葡萄、大棚蔬菜、多种高档树木等,成为城东湖边一颗耀眼明珠;投资2.4个亿、占地650亩的安徽翔晟光伏30兆瓦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300亩,二期工程350亩正在建设之中,全部并网发电后可实现年产值3000万元,实现税收500万元。

3.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  

完成集镇建成区规划设计,集镇建成区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投资530余万元。依托新建高速出口处经济发展,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拓宽融资方式和途径,全面完成立面改造、综合管网以及集镇净化等工程。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扩大镇区规模。大力实施潘集老街改造二期工程和罗岗、左王两个街道的亮化、绿化工程、310省道绿化工程, 完成王祠、汪庄、潘北三个村的土地增减挂项目,新增耕地507亩,投入配套设施建设资金495万元,节余资金3000多万元,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汪庄、刘楼、朱郢三个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去年12月5日公开招标,总投资2000万元,潘沈路建成通车,街北公园建设计划总投入1千万元,二期工程已经开始实施。

4.政务公开和为民服务意识增强。2017年,我镇政务公开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加大了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力度,中心大厅面积100平米以上,设有7个服务窗口,充分发挥了窗口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全镇的政务公开透明度和为民服务能力,方便了群众办事,得到县主管部门的首肯。

5.农业经济彰显特色。塘坝清淤整治27口,渠道清淤整治22km,大新庄排灌站更新改造一座55kw,总共投资116万元,县重点工程淠河经济带建设,民康堤工程投资2400万元。注重规模发展,全镇共流转土地3.8万亩,居全县前列,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注重示范引领,瑞禾红薯荣获全市农业龙头示范企业光荣称号,安徽淳大农业开发公司、皖湖现代农业示范园、浅水藕开发公司、丽全园林和麻黄鸡规模养殖等多家农字号企业,在助推全镇农业经济发展中异军突起,作用显著。基础农业设施逐步完善。投入350万元资金,对周岗灌渠及长岗支渠进行整治,同时更新改造小型泵站2座、兴修当家塘口16口,完成8个村9个一事一议奖补项目,加大汲东干渠用水调配力度,创造引水条件,保障了沿线8个村5万余亩水稻的春灌用水,多年几乎荒废的汲东干渠又发挥了效益。总投资1260万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部高质量完成并顺利通过上级验收。2016年,我镇荣获“安徽省生态乡镇”光荣称号,全省仅14个乡镇,全县仅潘集一个,王祠村荣获六安市“森林村庄”荣誉称号、玉皇村荣获六安市“生态文明社区”称号等。

6.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紧抓土地整理项目整村推进的机遇,在玉皇、潘北两村实施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土地整治和村庄整治一次性通过省级验收,现在两个小区已全部建成,群众已顺利入住;新增王祠、汪庄、西王郢三个村为美丽乡村建设点,现已基本建成,配套设施正在完善;大新庄、韩郢、左王三村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启动之中,积极申报汪庄村为省级中心村。总之,我镇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县村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乡镇之一,当然,也是全体镇村干部最累、维稳压力最大、群众最得实惠的一项民生工程。

7.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依法治镇”理念,坚持开门接访和中心处理相结合,及时发现日常矛盾并化解于萌芽状态,全面加强对全镇中小学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开展非法办学清理整治行动,关停、整治非法加油站(点)等,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8.土地确权圆满完成。我镇土地确权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走样,镇、村、组三级坚持“确实权、颁铁证”的指导思想,全面动员群众,扎实开展权属调查,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经过制定方案、宣传动员、政策培训、入户调查、测量制图、审核公示、核准登记、制作证书等环节的工作,现已全部完成颁证工作。

9. 卫计工作稳步提升。改变卫生计生工作思路,变管理为服务,加强广大群众的健康理念教育,开展签约医生服务,建立公民健康档案,宣传健康脱贫政策,严厉打击“两非”行为。

10.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教育工作成绩突出,13个中小学校完成350万元的校舍维修装修工程,正在建设中心校分校区,征地57亩,投资2000万元左右;医疗设施和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殡葬管理改善民风;安全生产毫不松懈;征兵工作圆满完成,兵役登记8-18周岁应登尽登,成立医疗分队20人,民兵整组编制成2个应急排60人;关工委、工青妇、档案、统计、民政、老龄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二、2018年工作谋划

   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招商引资年均增长10%左右。

——更加注重扶贫开发,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坚持“脱贫攻坚第一民生”,深入贯彻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县脱贫攻坚政策,动态抓好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与管理,在精准掌握贫困家庭所需、所盼的基础上,精准编制一批项目,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确保项目投资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让更多更好的脱贫项目和资金落户潘集、支撑发展。同时,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因人因户而异,精准制定脱贫方案,科学规划脱贫作战图,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贫困人口按计划有序脱贫,率先在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更加注重镇域建设,着力提升乡镇魅力。以精品意识完善功能,突出“建路网、强功能、优环境、提品位、聚人气”,科学修编《镇域总体规划》,合理优化片区功能布局,不断完善乡村路网一体化交通格局。继续完善水、电、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提升集镇综合功能和服务业态,不断集聚人气,繁荣镇域经济。

——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着力建成经济强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新功能加快培育、传统动能焕发生机。依托产业转移,通过“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有效形式,强力推介潘集区位优势、强化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吸引大批客商前来投资兴业。我镇将积极做好潘集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办厂创业的无缝对接工作,让他们创业有激情、回乡有温暖、办事有便利。安徽淳大生态园着力打造高标准、高规格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翔晟光伏拟打造为霍邱县光伏发电产业的龙头企业,依靠已建成的翔晟光伏项目的拉动,推进汪冲、李岗片小北湖万亩光伏项目签约,利用渔光互补或风光互补模式着力打造万亩光伏产业;新建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打造服装城,增强国宏兄弟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让更多更好的企业入驻园区;麒麟医疗用品二期建成并投入生产,到2020年,税收力争达到200万元,解决就业500余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

——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着力加强生态建设。实施生态乡镇战略,坚守生态红线,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加快。加快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以优良基地为依托,发展绿色食品、菜篮子、经济林果、特色养殖等现代优质高效农业。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十年变新貌”的要求,着力把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成为堤坝坚固安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产业集聚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态经济带。以丽全园林花卉和绿农苗木种植为依托,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以皖湖生态园和潘北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为亮点,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扎实推进林业“双增”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生态环境承载力。加强城东湖水源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使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着力改善城乡面貌。依托新建高速出口在潘集的交通优势,加强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拓宽融资方式和途径,全面完成立面改造、综合管网以及集镇净化等工程。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扩大镇区规模。大力实施潘集、左王和罗岗三个街道的亮化、绿化工程,高标准规划、争取项目大手笔投入,彻底改变潘集街道脏、乱、差面貌,提升潘集形象。农村公路全面畅通,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发展基础全面改善。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民生工程建设,使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

三、加强政府自身精神

为政之要,首善其身,贵在担当。我们将牢记使命,忠诚敬业,积极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以人为本,大兴为民之举。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民生事业,增进人民福祉,倾力增强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社保等保障能力。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及时公布村级财务,强化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强力推进城镇居民阳光低保。健全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孤儿、流浪乞讨人员和精神病患者关爱服务体系。依法保护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效能,弘扬实干之风。强化责任担当,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单位,坚决摒弃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切实解决作风不实、懒政怠政、吃拿卡要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坚决打通“中梗阻”。深化效能建设,提高群众满意度,推动政府机关提速提效。强化政务督查,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继续精简会议、减少应酬、压缩开支,聚精会神干事创业。

     注重规范,履行法治之责。牢固树立法治理念,科学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规范、民主高效。加强政务服务标准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以严的态度实现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扎实做好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深入学习贯彻廉洁自律准则,强化正风肃纪,厉行勤俭节约,严控“三公经费”,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时代绘就新篇章、成就新梦想。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镇党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全镇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昂扬奋进的斗志、勤勉敬业的作风,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建设幸福美丽潘集努力奋斗!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