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全县上下群情振奋、深入贯彻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之际,我镇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隆重召开。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大家致以良好的祝愿!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诚挚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将要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2013年的各项工作,表彰奖励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4年工作,动员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新的姿态、新的气魄、新的风貌,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一会儿,闻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经验,增强发展信心
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更是潘集经济社会实现大发展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调结构、兴产业、上项目、保民生,全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定蓬勃发展。
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8.2亿元,增长12%;镇财政收入595万元,其中国税完成30万元,地税完成136万元,比任务数净增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44元。工业经济实现新增长。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项目总投资1.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亿元;麒麟医疗器械二期项目已全面完工;国红兄弟园区招商入驻国宏科技电子有限公司等三家超千万元以上企业。土地和村庄整治顺利通过验收。我镇潘北(黄一片)、玉皇村被列为国家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建设村,两村共有30个村民组群众需搬迁,为保证搬迁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官以及镇土地整治工作组成员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每天进村入户,向群众讲透政策,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长远账、子孙账,让群众心中有数,乐意搬迁。两村共拆迁1317户,拆迁房屋 1707间。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工作,去年十月份,土地整治工作一次性通过省里验收,此项工作得到县政府的高度肯定。农业生产取得大丰收。战胜持续高温特大干旱,全镇粮食产量平稳增长。在潘北、玉皇、汪冲等三村建立三个万亩吨粮田示范片,全面实行机械化和良种良法,特别是潘北、玉皇土地整治后,全部改造成方块田,增加了可耕地面积,渠网规范配套,项目区生产道路通畅,农作物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稳定高产。土地流转发挥示范作用。皖湖生态园落户西王郢,对废旧水塘深挖整合,建成精养水面近500亩,葡萄瓜果采摘园近千亩,并规划平岗、平楼、古楼三个生产队,种植绿色无公害农业产品包装外运,增加农业纯收入。潘北、玉皇两村利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和美好乡村建设的契机,顺利引入寿县正阳关国营农场和县民丰种业公司两家农业种植大户和部分小户进行土地流转,现流转土地万亩以上,土地流转率达80%以上,且成片流转费用相对较高,给群众增加了收入。同时刘楼、汪庄、朱郢等村,主动作为,因时而动,鼓励引导当地农民进行土地流转,正是借助土地流转的手段,把土地相对集中,正稳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六安市绿农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鑫美思农业开发公司,在刘楼、大新庄流转土地千亩以上,建立了红薯和林果基地。潘北村沿东湖边耿纪好计划开发建设千亩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目前已流转土地500亩,优质葡萄园已开始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持续加强。玉皇、潘北土地整理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新增耕地 1381 亩,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可观的土地指标。并建成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树成行、水利设施配套”的高标准灌溉节水农田。利用一事一议项目和水利冬修。深挖大塘20余口,打抗旱深水井5眼,疏通放水渠道6条计8.63公里,维修提水泵站2座,新修生产砂石路11条11.9公里,水泥路4.2公里。
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坚持基础建设城乡统筹,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集镇建设整治明显。将“三清”集中整治与“绿色长廊”相结合,加大沿罗花路潘集段40米绿色长廊建设和沿街环境整治,全力打造省道两侧路域景观,树木涂白5万余株。规范广告牌管理,安装垃圾桶200个,修建垃圾池20个。投资40万元在潘集街道和李岗村兴建两个垃圾收集场所。同时,加强清洁人员队伍建设,新增垃圾清运工3人,实现垃圾日产日清、集中堆放。左王街道居民筹资十多万元,利用一事一议修通了2.7千米下水道,并拆除沿街棚户113间。为全镇广大居民营造干净卫生的居住环境,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结合土地整治示范项目,在玉皇和潘北投资近2亿,开展了美好乡村建设。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对两村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玉皇新村新建房屋32栋800套,建筑面积11.54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2000多人;黄一新村新建房屋13栋282套,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可安置群众800多人。党委政府克服巨大的资金压力,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实行每周三例会制度,鼓励加压,抢抓工期。截至目前,玉皇新村32栋已全都开工,封顶和屋面施工19栋;黄一新村13栋,全部封顶,形象进度十分明显,现各施工班组正加紧施工,6月底可基本交房。交通设施不断加强。罗花路潘集段建成通车,左单路左王段正在建设,全镇道路交通状况显著改善,为吸引外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一是计生工作长效落实。在原来奉贤—霍邱流动人口“协会+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了六安市驻奉贤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服务联络站,全年为2993名符合优惠政策人员兑现了各类奖励优惠政策资金56万7千4百6十元。同时,通过在全镇各村认真开展计生工作自查、自纠,确保了我镇顺利通过省、市、县各级年度检查。二是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坚持以改善民生为主线,认真落实党的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共发放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1095.3万元。进一步落实抚恤优待政策,巩固和完善城乡低保救助体系,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573.8万元。积极做好2013年新农合的收缴工作.全镇农村参合率达100%,此项工作位居全县前三。三是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全年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借助“群众工作服务中心”,做好来访群众矛盾化解工作。结合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一举解决了困扰潘集镇党委政府十几年的“罗岗汽车站”群体信访积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期间,没有发生进京赴省上访事件,全年信访形势明显好于往年。四是民主法治建设有序推进。人大、政协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政府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司法公正得到有效彰显。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强。五是文体事业蓬勃发展。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兴建的塑胶运动场正在建设中。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组队参加全县第三届篮球赛,并摘得桂冠;镇内相继成功举办了潘集镇“和谐杯”乒乓球比赛和新春文艺晚会,丰富了干群精神生活。六是镇村办公环境不断改善。通过省、市组织部专项项目建设资金与镇村自筹等方式结合,新建潘北、街道两个标准化新村部。新建农技站、农经站投入使用,司法所正在建设,有效缓解了镇机关单位办公拥挤和简陋现状。
此外,人武、青年、妇联,教育、卫生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的进步,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欣慰地看到:全镇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牢固,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干群关系更加和谐。可以说,2013年,我们取得了新成绩,积累了新经验,是励志奋进的一年,也是收获颇丰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们荣获全县“目标管理综合考核奖”三等奖,“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先进单位”、“美好乡村建设先进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政务信息公开先进单位”等,现代农业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做交流发言。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镇广大干群,特别是在座各位辛勤努力的结晶。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广大父老乡亲,向关心支持潘集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还不够快,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升级、高科技、带动力强的项目还比较少;农业增产仍不稳固,基础设施亟待改善;政府职能有待转变,少数干部服务意识不强、畏难思想不少、落实力度不够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不回避、不推卸,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明确任务,加快发展步伐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实现“十二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顺应趋势、发挥优势、应对挑战、攻坚克难,奋力把科学跨越、富民强镇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四个强县”目标,继续坚持发展工业不动摇、坚持城镇发展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政治生态建设不动摇,以构建和谐稳定潘集为基本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农业增效这一中心,走产业富民、项目强镇、劳务增收、基础改善、生态保护路子,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和谐幸福的新潘集。
主要预期目标是:2014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增幅 13%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幅1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6%。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健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根据以上的发展目标,今年我们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推进工业园区平台建设。今年我们以国红兄弟园区建设为龙头,以打造县级一流招商引资载体为目标,着力整合各方积极要素构建我镇跨越发展的新平台。要通过“园区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有效形式,强力推介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强化产业基础和环境容量,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使之早日成为我镇乃至我县又一招商引资新平台和项目建设主阵地。国红兄弟园区县市场监管局正在筹划建成国红集团,这也是东部乡镇的唯一一个集团公司。对在谈项目要紧追不舍,争取项目签约;对已签约项目,由分管负责人牵头,配合企业办理相关手续,争取尽快落地;对在建项目进度,要倒排工期,抓形象,逼进度,力争早投产、早见效,确保今年工业园区有新亮点。要谋划工业园区扩大规模和档次,努力提高园区对项目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引进科技含量高、投入强度大、财政贡献率高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入园区。
(二)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潘集是农业大镇,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以发展特色农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抓结构调整。以安徽鑫美思农业开发公司和省级龙头企业六安市绿农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立千亩红薯和林果基地,解决丘岗地区用水困难问题;以秦嘴村明福养鸡、王祠村鸿泰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加大对养殖业的引导与服务,拓宽创收渠道;以丽全园林花卉和绿农苗木种植为依托,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加快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经济;以皖湖生态园和潘北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建设为亮点,发展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以正阳关农场和县民丰公司为龙头,建立万亩吨粮田示范片。同时扩大对左王、韩郢莲藕种植及李岗黑鱼养殖等。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大新庄、韩郢、秦嘴、潘北和街道等5个村被县政府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村,上级投入资金1450万元,配套挖渠,修建涵闸和生产道路等,现正在规划中。而且党委政府正酝酿在街道、潘北两村境内修建2-3座跨史河连接桥,实现东西无缝板块对接,进一步优化镇区交通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三)以美好乡村建设为契机,继续加强集镇建设。推进潘集集镇的提质改造,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拓宽融资方式和途径,全面完成立面改造、综合管网以及集镇净化等工程,进一步完善集镇功能,提升潘集城镇形象。借助美好乡村建设的契机,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扩大镇区规模。西王郢村经过申报,被列入全县第二批美好乡村中心村,村里要抓紧完成征地工作,高标准设计,并依托皖湖生态园产业的支撑,力争打造成全省美好乡村示范村。大力实施潘集老街改造二期工程和左王街道的亮化、绿化工程。全面完成3平方公里的集镇建设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形成"北工、中商、南居"的结构布局。
进一步加强整合项目资金,加快玉皇、潘北两村美好乡村建设,做好安置小区道路、绿化以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安置房分配工作,实行“村为主、镇指导”的分房模式,充分发挥村支两委和村民理事会职能作用,结合村内实际情况,尽快确定具体的分配方案,务必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阳光操作,争取群众理解、支持、配合,使群众分房顺心、入住舒心,同时确保大局稳定。
三、强化措施,提升发展水平
(一)要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进行中,这次活动涉及全镇所有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并结合我镇实际,让干部在活动中受教育、卸包袱,轻装上阵,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镇上下必须认真学习,严守底线,不触红线。特别是各村、镇直单位“一把手”要认真发挥第一责任人、第一对象、第一表率的作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二)要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严守政治纪律。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工作纪律。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省委三十条、市二十条和县十六条等一系列要求,坚持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今年,政府接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要降20%以上。严格上下班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严禁赌博、索拿卡要。践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镇的原则,广大干部职工要切实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深入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党委交办的事情,要雷厉风行,不等不靠,不玩虚招,确保按质按时完成。要树立没有功劳就不要讲苦劳的意识,确保党委政府的安排的工作,干一件,成一件。
(三)要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夯实基层基础。我们的镇村干部长期在高负荷、高压力的状态下工作,出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艰巨任务,难能可贵,党委政府对大家辛勤付出及取得的工作成绩是认可的、满意的。今年是村支两委的换届之年,上级对此高度重视,提出了严格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科学操作,完成任务。要坚持德才兼备和优化组合的原则。选优配强一批“带头创业、带民致富”的班子,扎实推进“强基工程”;要坚持有机结合和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安排,鼓励支村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平衡年龄层次,优化村级组织建设;要坚持扩大民主和严肃纪律的原则。大力推行公推直选,加强换届选举期间的村务公开及财务审计工作,严把候选人资格关,严查严办贿选拉票行为,畅通群众监督,确保换届环境风清气正、民主和谐。
同志们,凝心聚力谋发展,乘势奋进谱新篇。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镇人民,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以敢于担当、争创一流的豪情,以不畏艰难、负重爬坡的勇气,为谱写潘集的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