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霍邱县白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白莲乡 时间:2025-09-29 10:26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 规划核心亮点

· 精准定位发展路径:明确将白莲乡打造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六安市乡村振兴示范乡",聚焦农业优势,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通过划定7167.02公顷耕地和6380.42公顷永久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并重。
· 构建协同发展格局:形成"一核、一带、两轴、四片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统筹生态、农业和建设空间。

📜 规划背景与意义

《霍邱县白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5年5月29日正式获霍邱县人民政府批复(批复文号:霍政秘〔2025〕47号)。此规划是白莲乡面向2035年的空间发展指南和可持续发展蓝图,也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该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9〕18号)精神的具体举措,标志着白莲乡正式融入国家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了"多规合一",将有效解决过去各类规划冲突、内容重叠的问题。

🎯 规划范围与发展目标

规划范围与期限

· 空间范围:规划涵盖乡域和乡政府驻地两个层次。白莲乡乡域国土空间总面积为94.26平方千米,乡政府驻地范围为161.86公顷。
· 时间跨度:规划基期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形成远近结合的发展路径。

发展定位与目标

基于白莲乡的资源禀赋和区域条件,规划确立了清晰的发展定位:

· 核心定位: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以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强镇,六安市乡村振兴示范乡。
· 空间保护目标:严格执行上位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到203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167.02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6380.42公顷,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3.65公顷。值得注意的是,白莲乡不涉及城镇开发边界,体现了以农业和生态保护为主的发展导向。

这一定位与《霍邱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对乡镇发展的总体要求一脉相承,该县规划明确提出要"优化镇村布局,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规划构建了"一核、一带、两轴、四片区、多节点"的总体空间格局,具体内涵如下:

空间元素 组成内容 功能定位
一核 乡政府驻地 全乡的综合服务中心
一带 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示范带 连接重要功能的廊道
两轴 白莲乡发展主轴、白莲乡发展次轴 城乡联动发展轴线
四片区 乡村联合发展区、绿色生态保育区、高标准农业保障区、蓝色水资源保护区 功能互补的特色区域
多节点 生态节点(绿地/广场、水系)、产业节点、商业节点、综合服务节点(村委) 全域服务与特色功能点

这一空间格局统筹平衡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三大空间,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与霍邱县"一主一副三节点、两湖两带四片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相呼应。

🛣️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规划构建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的综合交通系统:

· 骨干路网:以G105国道、G35济广高速、S324、S247省道、X223、X305县道为骨架,构建白莲乡对外联通和对内衔接的主通道。
· 乡政府驻地路网:形成"三横五纵"的主要交通路网格局,包括由X305县道、034乡道组成的东西向通道,规划的S324十字至龙潭段一级公路新建工程,以及017乡道及新长塘村东西向主干路组成的通道。
· 乡村振兴通道:提升通村公路体系,增强各村之间的交通连通性,为产业发展和居民出行创造良好条件。

🏞️ 村庄布局与分类引导

镇村体系规划

规划构建了"乡政府驻地—中心村—自然村"三级镇村体系:

· 乡政府驻地:包括白莲街道、草塘、大元等12个区域。
· 中心村:包括大圩、东楼、堰湾等30个村庄。
· 自然村:包括草寨、仓房、北稻场等164个自然村。

村庄分类引导

根据村庄发展潜力评价,规划对行政村和自然村实行分类指导:

· 行政村分类:白莲乡9个行政村(沣西村、珍珠村、牛集村、白莲村、牛角河村、窑流村、联桥村、西河村、新长塘村)全部确定为集聚提升类村庄,意味着这些村庄将通过补齐短板、壮大优势,实现提质发展。
· 自然村分类:按照"安全优先、适度集聚"原则,将自然村划分为四种类型:
  · 提升型居民点(107个):基础好、潜力大,重点完善设施配套。
  · 稳定型居民点(14个):维持现状规模,重点提升环境品质。
  · 收缩型居民点(10个):人口减少,控制新建项目。
  · 撤并型居民点(74个):逐步引导人口向其他类型村庄转移。

这种分类指导策略体现了"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规划思路,与霍邱县自然资源局在乡村振兴中倡导的"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坚持强基层、补短板"的工作方法高度一致。

💰 产业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思路

规划确定了"以现代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特色,乡村休闲旅游业为培育对象"的多元融合产业格局:

· 现代种植业:推动"水稻有机化、蔬菜规模化",形成"水稻+油菜+蔬菜"的轮作模式。
· 特色养殖业:探索"稻+"养殖模式,形成莲鱼畜禽综合养殖、循环利用的立体开发。
· 乡村休闲旅游业:充分利用水乡田园优势,发展农耕体验、亲子研学等乡村休闲体验游。
· 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构建农业"五化"生产(规模化、科技化、标准化、信息化、生态化)。

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四片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 一心:产业发展中心(乡政府驻地)。
· 两轴:产业融合发展轴、稻田艺术风貌轴。
· 四片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畜禽养殖区、生态水产养殖区、瓜果花田创意农业区。

这种产业布局充分考虑了各村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与霍邱县"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的政策相吻合。

🏘️ 乡政府驻地规划

用地布局优化

乡政府驻地规划用地总面积161.86公顷,重点保障三大项目用地需求:

· 北部安置点建设
· 白莲乡卫生院扩建
· 白莲乡医养综合体

道路交通优化

· 对外交通:依托X223县道(南北向)和X305县道(东西向)为主要对外通道。
· 内部路网:分为车行主路、车行次路两个层级,规划拓宽038乡道乡政府驻地路段(古城路)、民生路和开发街,延伸曙光街,新建规划一路。
· 停车设施:在乡政府东面结合新建的文化体育中心规划一处社会停车场,用地面积1.44公顷。

⚙️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为确保规划落地见效,规划提出了三项实施保障措施:

1. 加强党的领导:建立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健全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制度,按照"先规划、后许可、再建设"的原则,确保建设符合规划。
2. 加大资金保障:建立有保障的建设资金渠道,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好农村的改水、改厕、能源、交通等政策性资金。
3. 完善规划实施监督:建立贯穿规划编制、实施、监督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并用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情况纳入自然资源执法督查内容。

💎 总结

《霍邱县白莲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是一份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空间发展蓝图,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 战略性: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找准了白莲乡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 科学性:通过"三区三线"划定,筑牢了安全永续的生态和农业空间基底。
· 实用性:针对白莲乡农业主导的特点,设计了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村庄布局方案。
· 协同性:与上位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充分衔接,确保了规划的一致性和可实施性。

该规划的实施将为白莲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坚实的空间保障,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