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动物狂
谨防被咬伤!
县疾控中心提醒: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
暴露后规范处置是
救命关键!
提 醒
夏季是犬、猫等动物咬伤事件高发期。随着气温不断攀升,家养宠物容易变得烦躁不安,而此时人们穿着清凉,裸露在外的皮肤较多,这就大大增加了被动物咬伤或抓伤的风险。如果不慎被犬、猫等动物咬伤、抓伤,或是伤口沾染犬、猫等动物的唾液后,需要及时彻底冲洗伤口,应尽快前往附近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伤口规范清创处置、接种狂犬病疫苗等。
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但它完全可以通过暴露后科学、规范的处理来预防。
狂犬病,是全球流行的人兽共患疾病,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或其唾液舔舐伤口、黏膜(如眼睛、口腔)等途径传播。
每年,大约有59000人因狂犬病死亡,也是我国死亡人数常年排名前五的传染病之一。
狂犬病的潜伏期多为1-3个月,期间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非常容易被忽略。
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后,科学的处理方式是接受及时、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做到这一点能100%预防狂犬病。
暴露后预防处置的核心措施有3项:
第一步,立即处理伤口
被咬伤或抓伤后,应马上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
这一步能在第一时间减少伤口内的病毒数量,为后续处理争取时间,是简单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第二步,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
无论伤口情况如何,都要及时前往正规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接种疫苗。
目前,我国常用的接种程序有“5针法”(即在0、3、7、14、28天各接种1剂)和“2-1-1法”(0天接种2剂,7天和28天各接种1剂),全程接种才能保证体内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
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尽快补种,只要在发病前完成全程接种,仍能起到保护作用。
狂犬病疫苗人人可打,孕期或哺乳期等特殊人群暴露后均可接种。
第三步,合理使用被动免疫制剂
对于Ⅲ级暴露(如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抓伤,或黏膜接触患病动物唾液等情况),除了接种疫苗,还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单抗等。
专家提醒,狂犬病可防不可治,科学规范的处置措施是抵御狂犬病的关键。
同时提醒广大公众,外出遛狗时要拴绳,避免宠物接触流浪动物或野生动物。
公众应远离流浪犬猫和野生动物,不招惹、不捕捉它们,教育儿童提高警惕,避免被抓伤或咬伤。
另外,一定要在受伤后尽早就医,否则一旦发病无力回天。
目前,我县各乡镇都设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患者可尽快前往就近门诊进行规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