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县临水镇《关于落实<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的意见>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方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各界好的建议及意见。
公示时间:2022年8月7日——2022年8月14日。
公示期间,公民可用信件、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网上留言回复等方式反映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参考,对于其中的合理化建议,将酌情予以采纳。
公示单位:霍邱县临水镇人民政府
联系方式: 0564-6363901
反馈邮箱:455895920@qq.com
关于落实《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的意见》
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方案
为深入推进贯彻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的意见》(皖办发〔2021〕33号)文件精神,根据县邱平安办〔2022〕9号文件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确定如下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
一、推进体系能力建设,确保政治更安全
1.深化对“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侦察打击和教育转化攻坚行动,深化反邪教警示教育。整体推进教育转化,对“法轮功”邪教人员,立足攻坚清零、巩固考验与及时解脱,高标准推进核准入库工作,实现去存量目标。有效实施打击防控,坚持定期分析反邪教斗争形势,强化邪教重点人管控,深化打击处置“法轮功”“全能神”等邪教组织专项行动,确保重大敏感节点社会大局稳定。立体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反邪教形势教育,增强城乡社会面反邪教警示教育实效,扩大网络新媒体反邪教宣传的影响。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派出所
完成时限:“法轮功”人员教育转化工作2023年9月前完成,其它工作持续推进
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社会更安定
2.健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阅批群众来信制度。每天安排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到信访接待场所接待来访群众,党政主要领导每周至少接访1次;重点时段根据工作需要增加党政领导接访频次。继续开展“重诺言、畅两信、决诉求”专项行动,对群众来信来访做到早回应、早处置、早协调、早解决。加大对初信初访办理督导力度,避免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提升信访件一次性办结率,坚决防止初访转重访。建立“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工作专班,逐项研究方案,逐人化解到位,解决“钉子案”“骨头案”,对上级交办的信访事项,落实领导包案,重新梳理案情,明确化解措施,压实化解责任。
牵头单位:镇综治办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3.着力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紧盯各共风险源,狠抓主动创稳、源头创稳、制度创稳,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劳资、生态环境、征地拆迁、交通安全、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严防向社会领域传导,确保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4.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由镇平安办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构备案等制度,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建设,探索建立党委和政府引导、行业自治自律的市场化运作管理模式,努力把各类不稳定因素解决在萌芽、化解在基层。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5.加强重点人群和特殊群体服务管理。对重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二级包案”责任制,相关信息及时通报镇平安办、派出所和驻点干部。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个性特点,进行再犯罪风险评估,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在社区矫正对象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防止出现极端事件和越级上访行为。配合镇党委政府全面落实重点帮教对象“必接必送”制度,对有重新犯罪风险的重点帮教对象和失联的安置帮教对象执行分级包保制度,并及时通报派出所纳入重点管理并协助查找。扎实做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进一步提高执行率巩固率,确保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质量全面提高,坚决防止脱管失控。严格执行救助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全面落实救助管理相关政策,做到“应救必救”,切实保障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扎实推进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做到规范管理、随访,督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律服药,做好健康管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和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村(社区)试点工作。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工作,努力实现全镇青少年涉案涉罪数据逐步下降。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民政办、中心校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三、着力维护公共安全,确保人民更安宁
6.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抓好《反有组织犯罪法》的贯彻实施,制定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机制实施细则。保留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和办事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充实人员队伍,实现常态化运行。保留扫黑除恶工作专班,持续加强法律政策培训和业务指导,推动办案力量向基层倾斜,确保具备数量充足、配备精良、业务过硬的专业队伍。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开展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切实解决影响本地社会稳定突出问题。严格核查群众举报的涉黑涉恶线索,确保线索核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健全扫黑除恶防范整治、举报奖励、依法惩处等机制,准确掌握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持续保持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牵头单位:镇扫黑办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7.常态化机制化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打响反诈人民战争,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态势,全面构建反诈防骗社会治理格局,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保留并加强现有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优化联席会议运行机制,确保督查、暗访、调度、会商、挂牌整治等机制有效运行,全力构建“党委主导、政府主抓、公安主力、有关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反诈防骗工作格局,实现常态化机制化运行。积极高效落实联席会议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宣传防范和打击治理工作,营造“全民反诈”氛围,切实压降发案。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派出所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8.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深入推进安全教育,将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常态化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升中小学生避险逃生能力。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制度建设。完善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扎实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安全检查督查,切实发现、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建立长效机制。持续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定期组织开展对校园周边治安复杂场所、治安乱点的排查整治,及时发现消除治安隐患,切实净化校园周边治安环境。严厉打击涉校违法犯罪,把打击涉校违法犯罪和校园安全防范能力提升纳入治安绩效考核。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临水中心校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9.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落实公共交通枢纽治安防控建设,以跨区城客运站点的源头管控和落地查控为关键环节。建立健全铁路护路联防协调机制,深化路地联系协作,保证铁路沿线治安防控有序。落实智慧内保建设,加强党政机关、学校、卫生院、银行、水电油气热等重点单位、基础设施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落实视频防控体系建设,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推进视频图像智能应用建设,整合联网重点行业、场所、单位及社会面各类视频资源,搭建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联网平台与共享平台,构建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和视频图像解析系统,实现对各类视频图像资源的结构化解析及综合应用处理。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派出所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四、构建社会共治格局
10.建强党的组织体系。将党的组织建设向小区延伸,把党组织建在村民家门口,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构建“乡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撑起村民“主心骨”。
牵头单位:镇党建办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1.开展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回应居民关切问题,推进“红色物业”建设,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督促物业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应有作用。健全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的工作联动机制,提升社区治理成效。
牵头单位:镇党建办、执法大队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2.完善社区组织、公众参与平安建设机制,加强见义勇为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推进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等队伍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融合发展。推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平安建设,承担社会责任,以“江淮义警”等平安志愿组织建设为牵引,组建基层平安志愿者队伍,健全志愿服务激励保障机制,常态化开展巡逻防范,拓宽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渠道。落实《安徽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条例》,加强全镇见义勇为先进人物评选表彰和关爱保护工作,细化见义勇为人员奖励政策,用好见义勇为专项基金。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民政办
完成时限:2022年底
五、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3.明确各部门平安建设职能,组织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区)、平安单位、平安卫生院、平安校园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推动各级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参与平安建设,承担社会责任。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临水中心校、临水卫生院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4.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推动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实体化运作。整合矛盾纠纷化解资源,依托综治信息系统,线上推动纠纷流转“四个一”,线下全面推动“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建设,配齐配强专职调解员。继续推进专业性、行业性矛盾纠纷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推广“金其华工作法”,实现民事民调。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落实综治中心任务清单和考核清单。
牵头单位:镇综治中心
完成时限:2022年底
六、强化组织保障,完善体制机制
15.加强推进执法司法监督体系改革和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贯彻落实《安徽省党委政法委员会执法监督工作办法(试行)》(皖政法〔2020〕59号),建立健全镇党委领导监督执法司法工作制度机制。推动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建设措施、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改革建设若干措施,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严格公正司法,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司法所
完成时限:持续推进
16.健全平安建设组织体系,完善实体化运作制度机制。全面建成平安建设协调机制,推动平安办实体化运作,配齐配强编制人员。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
完成时限:2023 年
17.完善民意评价机制。树牢人民群众是政法工作评判人、
阅卷人的思想理念,把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不满意作为评价政法工作成效的“风向标”“晴雨表”。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平安建设考核的重要指标,紧盯现实问题,聚焦群众期盼,聚力问题短板,固基础、强弱项,全面提升政法队伍素质能力和政法工作质效。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
完成时限:2022 年底
18.健全完善平安建设考核评价体系。量化考核指标,加大“平安十率”通报权重。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绩作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与业绩评定、职务晋升、奖励惩处等挂钩。落实通报、约谈、挂牌督办、“一票否决”等制度。
牵头单位:镇平安办
完成时限:2022 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