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认真落实省、市、县要求,全面加强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安全教育管理,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防护网络,坚决遏制溺亡事件再次发生。经研究决定,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在全镇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
一、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群防群治、源头治理,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全面压实教育、管理、监护责任,建立健全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预防溺水事件工作体系,筑牢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屏障,坚决遏制溺亡事件发生。
二、重点任务
突出溺水事件预防,切实看牢青少年儿童中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困境儿童等重点人群。把牢5月至10月天气炎热、暑期及冬季水域结冰等溺水事件高发时段,守牢易发生溺水事件的河流、池塘、坑坝、水库等危险水域,切实做到“四个全覆盖”(宣传教育全覆盖、排查整改全覆盖、联防联控全覆盖、巡查防范全覆盖)。
1.大力开展防范宣传。各村、各学校要把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教育向家庭和假期延伸,做到校内校外、学校与家庭、学期与假期无缝衔接、有效对接,完善宣传方案,创新宣传方式,拓展宣传渠道,保持宣传声势,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保护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一次排查起底。学校、派出所、国土、水利、应急管理等部门要对重点水域部署开展常态化、全覆盖、拉网式排查,摸清河流、水库、塘坝、机井、建筑工地水池、废弃土坑等水域的具体情况,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分级建立安全隐患台账,确立清单管理、认领包保责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
3.开展一次整改管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所有、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机制,逐一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对短期内能够排除风险隐患的,要立行立改、立竿见影、坚决消除风险点。对需要帮助支持的,要及时报告、主动对接,推动问题得到解决,坚决杜绝“捂在手里”、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需要长期坚持的,也要有阶段性目标,最大限度防止发生溺亡事故。
4.开展一次维护修缮。各村要完善各类水域防溺水“三个一”设施的设置,包括设置一幅防溺水警示宣传标语,树立一个防溺水警示标牌(要标明水深、危险程度、责任单位、责任人、紧急救援电话等要素标识出来),配备一套简易救生设备(包括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落实“一线一栏”,在临水岸边喷涂黄色警戒线,在公共活动水域设置防护围栏,定期巡查、及时维护、及时修缮,做到安全警示到位、隔离防护到位。
5.加强部门联防联控。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总体要求,切实履行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职责。
文化站负责利用广播等媒体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工作,播放防溺水公益宣传广告及相关自救知识,提醒家长或监护人关注青少年儿童人身安全,引导全社会关注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制止其涉险游泳、戏水。中心校负责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宣传教育机制,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全方位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防溺水安全警示教育,帮助青少年儿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确保做到“六不两会”(即不私自下水游泳或到水边玩耍嬉戏,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监护人带领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和报告,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派出所负责将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列入公共安全防范工作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工作指导,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强化对重点及危险水域的流动巡查,及时组织对溺水事故的救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民政办负责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机制,落实未成年人监护责任,协助开展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境儿童给予相应的救助。国土所负责督促对生产取土、采石等形成的水域开展监测,及时填埋临时采空区;对职能部门移交的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点进行治理。住建所负责加强建筑施工监管,督促责任企业落实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及时督促责任企业消除施工现场内危险水池、水坑安全隐患。交通站负责指导道路、桥梁等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坑、洼等隐患及时排查整改;加强现场安全监管,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配合教育部门开展青少年儿童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协调做好通航水域内青少年儿童溺水险情的应急搜救工作。水利站负责镇域内水库、河道、在建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督促指导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日常安全巡查和对标落实安全防护工作,对所属水域设置永久安全警示牌,安装隔离防护设施和救生设施。指导各村在重点水域、溺水事件多发区的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的设置,以及安全监督管理。卫生院负责与中小学幼儿园联合开展呛水自救、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及时做好青少年儿童溺水医疗救治工作。应急所负责督促水域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的安装配备,及时向社会推送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信息,收集相关资料。城管执法分局负责全镇辖区常态化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流动循环宣传,协助对镇区水域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日常巡查检查。司法所负责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依法表达合理诉求;依法指导调解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案件。团委负责发挥好团组织和少先队、青年志愿者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宣传教育活动。妇联负责将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工作纳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组织开展青少年儿童防溺水安全教育。办公室负责指导督导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会同教育部门编辑并向社会各类人群发送防溺水提醒公益短信,提升青少年儿童及家长防溺水安全意识。各村负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组织开展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统筹青少年儿童防溺水教育,隐患排查整治,指导检查,定点监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在河流、水库、水塘等危险水域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摆放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救生设施设备,公布联系电话。
6.建立巡查防范长效机制。各村要对辖区内所有水域进行责任划分,结合河(湖)长制确定每一片水域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责任人。要督促水域主体责任单位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日常巡查,在午休、放学后落实重点时间巡查,特别周末、节假日、暑假期间和高温天气等重点时段,要落实全天候值守巡查,根据水域面积合理设置巡查值守人数,确保每一段、每一片水域都有巡查值守责任人,并做好巡查值守记录。对青少年儿童经常嬉水、游泳的重点区域,要重点巡查,认真做好劝阻,坚决防止私自下水。各村充分发挥镇村河(湖)长和包村民警熟悉水域、熟悉地形、熟悉情况的优势,因地制宜设立专兼职巡逻队伍,重点时段要开展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制止、劝离游玩、戏水、游泳人员。派出所要完善落实反应灵敏、合成高效的溺水类警情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救生装备配备,确保能够快速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态。
三、有关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各村、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县部署要求,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始终把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民生工程,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2.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防溺水事关广大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学校要从对学生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工作形势,高度重视教育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
3.强化部门协同,狠抓措施落实。要迅速部署,成立专班,加强部门协同,狠抓工作落实。要加强部门的联防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注重发挥学校和村级的作用。要积极探索推广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的有效方法,提升工作质量。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教育引导。要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积极营造全社会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的宣传氛围。
4.加大督查力度,强化结果运用。镇将组织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各村、各学校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查(每年不少于四次)。对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作责任不落实、隐患整治不彻底导致事故发生的,突发事件信息不报、漏报、迟报、瞒报的,依纪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附件1
长集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詹寿琼 宣传委员
副组长:王克伟 副镇长
成 员:朱传银 中心校校长
汪志国 派出所所长
谷成勇 国土所所长
黄具兵 住建所所长
朱大成 交通站站长
张俊华 水利站站长
任长胜 应急所所长
唐书阳 城管执法分局负责人
崔明虎 司法所所长
王良喜 卫生院副院长
熊定山 文化站副站长
童五品 民政办负责人
刘 涛 团委负责人
张家华 妇联副主席
各村书记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校,朱传银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长集镇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举措责任清单
序号 |
工作举措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间 |
1 |
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抓好贯彻落实。 |
党政办 |
2023年4月中旬 |
2 |
制定宣传方案,在镇、村人员密集场所设置一批防溺水安全宣传标语,制作张贴防溺水公益宣传画,在镇、村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防溺水宣传字幕。 |
文化站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3 |
指导学校制定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方案;督促学校落实每天放学前1分钟、每周放学前5分钟、节假日前30分钟防溺水教育和安全警示教育;要求学校醒目位置张贴一批主题宣传画报;学校设置固定防溺水宣传橱窗;校园广播要循环播放防溺水“六不”提醒语音;校园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提醒字幕;要求学校每月通过微信群、QQ群推送2次防溺水常识或安全提醒;要求学校每学期印发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要求每月组织一次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专项督查检查。 |
中心校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4 |
建立排查登记台账,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及时疏导化解矛盾;每学期深入学校进行一次防溺水安全教育。 |
派出所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5 |
进一步排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家庭并建立台账;评估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监护人情况,杜绝无人监管现象;安排村儿童主任入户宣传防溺水知识;及时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 |
民政办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6 |
对生产取土、采石等形成的采坑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账,编制治理预案,督促相关企业及时整改。 |
国土所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7 |
对镇域内在建项目内的水域、水坑进行一次摸排并建立台账;完善以上水域防溺水“三个一”设施的设置。 |
住建所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8 |
对道路、桥梁施工企业形成的水坑等进行摸排并建立台账;每学期深入学校开展1次以上水上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
交通站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9 |
对所属水域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台账,设立专(兼)职安全巡查队伍全天候巡查,完善所属水域防溺水“三个一”设施的设置。 |
水利站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10 |
每学期深入学校开展呛水自救、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或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培训3次以上。 |
卫生院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11 |
督促水域的安全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的安装配备,及时向社会推送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信息,收集相关资料。 |
应急所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
12 |
全镇辖区常态化防范青少年儿童溺水流动循环宣传,协助对镇区水域的预防青少年儿童溺水日常巡查检查 |
城管执法分局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13 |
对青少年儿童普法教育每学期不少于15次。 |
司法所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14 |
组组各级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等利用暑期时间进村入户开展“盛夏童安”宣传教育活动30场次以上。 |
团委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15 |
组织各村妇女主任对学生家长或监护人、留守儿童进行防溺水宣传教育30场次以上。 |
妇联 |
立即开展并长期坚持 |
16 |
对村所辖范围内所有水域进行全覆盖摸排,建立台账;设立专(兼)职安全巡查队伍全天候巡查,完善所属水域防溺水“三个一”设施的设置,确定重点水域包保责任人,公布联系电话。 |
各村 |
2023年4月底前并长期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