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2月26日长集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上
党委副书记、镇长 王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长集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
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长集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践行“三严三实”的要求,按照《长集镇三年发展行动方案》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发展方向,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发展主调、把发展工业作为工作指导、把集镇建设作为工作支撑,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凝心聚力谋发展,克难攻坚创佳绩,始终保持全镇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基础上,扩大复种指数,主攻粮食单产,在钱店、小园等村实施万亩水稻、小麦高产创建工程,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实现机械化育插秧8000亩。依托皖西禽业麻黄鸡养殖和孵化及霍邱福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等项目,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发展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户达21户,其中孙章龙养猪场年出栏1.2万头,孙兵养猪场年出栏8000头。认真抓好土地流转工作,创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鼓励引导各村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全镇500亩以上土地流转大户20户,其中千亩以上的14户,徐士清2739亩,万孝友1689亩,卞言俊1565亩,流转土地面积22130亩,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5万元改造提升14口塘、2条渠、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000余亩,利用宅前屋后、塘库堤坝空闲地块,种植苗木、花卉、林果等,完成植树造林1089亩,被县委、县政府列入森林增长工程先进乡镇表彰。积极组织洪涝灾害后生产自救,投入机械、物质、人力近80万元,抢天夺时、排水补种,喜获亩产800多斤好收成。2015年,全镇实现粮食总产量35535吨,油料总产量1724吨,生猪出栏量3.5万头,羊4994只,家禽81万只,人均纯收入9750元。
(二)搭建平台,推进工业经济发展
在发挥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础平台上,科学规划4平方公里的工业集中区,以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5次外出招商推介,达成深度意向投资8家。成功引进晶科电力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一期投资2亿元,占地600余亩,安装255Wp(峰瓦)多晶硅太阳能光伏组件7.92万块,总装机容量20MWp(兆峰瓦)。项目建成后,年发电1.7亿千瓦时,有效缓解供电平衡。2015年,10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 4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全年完成财政收入1787万元。其中国税112万元,地税1534万元,非税收入141万元。
(三)美化集镇环境,共创文明城镇
利用便捷的铁路、高速交通优势,发展集镇经济,提升集镇品位,着力提升对外形象和承载力,集镇框架扩展至10平方公里。一是以“三清”集中活动日为载体,以治理脏乱差为突破口,号召动员带领全镇人民搞好“三线三边三地”环境整治,确保镇区环境洁净、整齐。二是加大投入,完善配套。投资近3000万元进行S310省道长集段3.1公里绿化、增设花箱200多套、升级改造寥中路、文昌路、长夏路、整治门头店招、建设学府商业步行街安置房等;投入260万元修建地下弱电线路管网,镇容镇貌显著改善;拉大框架,投资1.18亿元,新建霍邱火车站进站道路3.43公里,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火车站站前广场和雕塑。三是完善卫生保洁机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和干部包保路段的方式相结合,积极开展文明城镇创建活动,街道环境卫生有较大改观,顺利代表我县接受市级考评。长集镇被评为六安市重点乡镇、先进乡镇。钱店、小园美好乡村建设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四)完善制度,严格实施民生工程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做好民生工程项目的申报、审核和审批呈报工作,明确分工、严明责任,严格按照序时进度稳步推进。工程类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制度,项目议事内容、工程造价、质量标准、施工期限、验收程序等进行阳光操作,对重点项目的实施要求限期完工。各实施部门按照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操作,已全部按时完工,通过县综改办验收。
全年实施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危房改造49户,资金总额为59万元,其中:基本户31户,资金总额24.4万元,五保、低保、残疾户18户,资金总额34.6万元。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1个,投入资金229.86万元,其中农民筹资280335元,社会捐资50745元,申报财政奖补资金1967520元,共惠及7个行政村,其中7个普惠制4个特惠制项目,扩建新修大塘6口,新修水泥路4条和1个美好乡村渠道硬化及休闲步道项目。
(五)关注民情,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始终把群众的生计冷暖、所希所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一是完善小园敬老院、砖桥敬老院养老服务工作,小园养老服务中心转型托管工作,满足农村广大空巢老人、失助老人、失能老人、休闲老人居住,提供全方位住养、养护、医疗护理、养生保健一体化等服务。
二是重点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和生活特别救助。为解决贫困残疾人的生活困难,结合有关救助政策,全镇共解决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235人,其中重度残疾人216人,轻度残疾人19人。
三是为五保户、六十周岁以上低保对象办理政府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为确保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安全保障,全镇共办理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五保户322人,六十周岁以上低保121人。
四是在钱店、小园两个美好乡村开展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活动。继续为钱店、小园两村开展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共有服务对象50人(钱店20人,小园30人),帮助他们请医、做饭、打扫卫生、精神慰藉等活动,这项活动收到了社会赞誉。
五是为全镇贫困白内障患者检查、免费手术。春、冬两季,为全镇贫困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初查、核查两次,共检查对象385人次,其中手术对象65人,给白内障患者带来了光明。
六是认真审核、发放民政、残疾各类经费补助。全年共发放民政优抚、五保、低保、残联等各类经费320万元。
七是依据上级文件要求,按照“公开公正、客观真实、严格把关”的原则,采取“证人可靠、组织调查属实、公示无异议”的方式,对13名农村老拖拉机手和10名农村老农民技术员进行身份和工龄认定,并及时审核上报。
(六)落实平安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把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建设、信访维稳等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紧抓不放,始终把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工作的根本目标。通过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的平台,畅通了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体系,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制定维稳信访目标管理责任制、重大问题责任追究制,一票否决制。工作日安排镇领导值班,现场接待群众来访,解答群众疑问,化解矛盾。2015年共接待群众来访66起,成功调处矛盾、纠纷62次,提供咨询法律援助4起,矛盾调解率达100%。
积极推进六项基础工程建设,投入6万元完善9个村“两个平台”配套建设,投入24万元在辖区内20处重要路口、商业繁华地段、治安重点地区安装摄像头25个,投入14万元在许岗、长塘稍、禹桥、柿园等村实施“村村响”工程,投入5万元在长河路口、蓼中路口安装交通摄像头5个。“村村驻(包)”、“村村转”、“村村约”等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多次受到省、市、县综治部门表彰奖励。
(七)统筹协调,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加强人口和计生服务,落实“村为主”和“一把手”负总责的规定,通过“强基础、升质量、抓落实、上台阶”的思路,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期内出生509人,出生率13.5‰,二多孩政策符合率79.37%,总孕情掌握率83.56%,总性别比102.79,节育到位率96.58%,群众满意度知晓率95%,期内核心数据得到优化。兑现计生利益导向资金58.6万元,行政执法、生殖服务做到安全无事故。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工作方针政策,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制度建设、生态建设。教师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升学率不断上升,实现了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卫生工作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加强行风作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儿管、孕管、预防保健、免疫规划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2016年新农合筹资率先完成县下达的任务,荣获全县科协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公共卫生、乡村一体化有较大的进展。
完成征兵任务13人。32869人参加新农合,参合率102.46%, 14995人参加新农保,缴费到位率108.2%,两项工作均排名全县前列。全年秸秆禁烧“零火点”。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严执法、排隐患、强管理”专项行动,排除整改安全隐患21处。严格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核查返贫户124户,298人,拟脱贫户401户,952人。筹划举办文化活动7次,参与群众近三千人,多次获得县里表彰。
强化殡葬改革,加强土地管理和规划修编的约束力,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坚决遏制农村乱建住房现象。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涉及农补贴资金,五保户就医实现全部免费。人防、民防、农电、农经、农机、水产、文广、人社、科技、商贸、市监等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学习与应用脱节,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上下班制度、请销假制度等监督执行不到位,工作督查机制不健全,重部署,轻检查,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不强,思想观念还不够解放,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干部作风还不够夯实,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矛盾还仍然存在等。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6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重点的工业经济、以规模化品牌化为重点的农业经济、以镇区建设为重点的集镇经济、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商贸型经济,着力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仓储物流基地,推进富民强镇,倾力改善民生,着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蓼中明珠。
综合考虑,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产12%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境内引资增长12%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和1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5‰以内。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坚持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并重,加强长集现代示范区标准化厂房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产品加工研发,强力打造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升级版。依托霍邱火车站及其进站道路,加快建设4平方公里的长集工业集中区和2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园,拉开框架,承接引资项目入驻。着力推进招商引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银企合作实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打造招商引资平台。积极引进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项目,力促上海客商投资的农家生活体验馆、成都喜缘电动车生产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引资项目3-5个。
(二)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民依法有序流转土地,着力实施沣河长集段二期防洪治理工程,完成小农水水利“八小工程”和砖桥排涝站新建工程。鼓励发展皖西麻黄鸡、猕猴桃、草莓等产业,支持有条件农户规模化生产,着力壮大特色农业基地规模。大力推广“四代一管”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推进优质农业精细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提高绿色优质粮食生产能力。启动建设农产品交易中心、农产品检测检验研发中心,努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体。依托杭州阿啦丁“霍邱66网”电商,实现更多的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
(三)加快推进镇村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2016年拟将实施以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为提升集镇品味,改善交通状况,提高车辆通行能力。拟投资1200万元建设志愿大街项目。
2、为拉开集镇建设框架,优化投资环境。拟投入3700万元实施的纬十一路建设项目。
3.为形成镇区交通循环,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拟投资1300万元改造龙井路项目。
4、为推进小城镇建设,亮化、美化集镇环境。拟投资900万元,对长集镇镇区内文昌路、蓼中路、龙井路、长夏路等几条主干道沿街立面进行规划、设计、改造,因地制宜,实现“一街一品”。门头招牌改造面积约8000平方米,房屋立面改造面积约60000平方米。
5、适时启动南环路规划建设,继续实施沣东干渠镇区段硬化和绿化提升工程。按照“两治理一提升”标准,加快推进镇区立面改造整治,着力建设钱店、小元、禹桥等美丽乡村,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活动,努力改善人居环境。
(四)加快财源建设
努力开辟并挖掘财源,积极主动引税,做到应收尽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控制不合理经费支出。建立健全机关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尽可能地减少非生产性支出,既开源又节流,把有限财力用于建设和发展上,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办好事。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五)抓好综治维稳
把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维稳信访等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紧抓不放,深入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继续开展镇班子成员开门接访,带案下访活动,深入推进阳光信访,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努力实现信访形势根本好转。加强和完善镇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建设,六项“村村”基础工程建设,认真做好防范和处理禁种禁毒、刑释劳教等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六)扎实做好其他工作
紧抓计划生育不放松,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安全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繁荣文化体育事业,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做好医疗卫生工作,巩固完善医改成果。突出“三线三边三地”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工业源、农业源和生活源污染减排治理。加强生态建设,完成森林增长工程650亩。继续实施好各项民生工程。继续做好秸秆禁烧工作。强力抓好殡葬管理,扭转殡葬管理工作被动局面。做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重视发展民族事业。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减少贫困人口420人,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进一步发挥工会、老干部、科协、共青团、妇联、工商联作用,做好统计、气象、邮政、通讯、档案方志等工作。
三、从严从实,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坚持把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作为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和保障,以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高效政府、服务政府为主题,以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主线,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提高政府为民服务水平。
(一)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规范政府行为
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坚持把依宪施政、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始终,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一方面,着力加强干部教育,组织干部对《宪法》、《公务员法》、《农村法规》等法律法规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有力提高干部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不断强化民主监督,坚持把党内监督和民主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二)坚持廉洁勤政,努力树立良好形象
按照建设廉洁政府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健全完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抓好纪律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以新的风貌营造清明、清正、清廉的环境,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坚定信念不移,不断提高政府效能
督促干部高效快捷开展工作,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发扬“肯干、敢干、会干”的实干精神,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用制度管人,提振干部精气神,树立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开创的干部队伍形象,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政职权运行制约监督,努力建设高效务实的满意政府。
(四)坚持改进作风,着力提升服务水平
严格落实改进作风各项规定,持之以恒纠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严管干部抓作风,严带队伍促务实,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使政府根基牢牢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查实情、出实招、促落实,有效增强工作落实力度,坚决纠正干部懒政怠政、不作为不尽责问题,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畅通,督促引导全镇广大干部尽心尽力,主动作为,形成凝心聚力抓落实、只争朝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昂扬向上、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健康发展。
各位代表,挑战与机遇并存,激励斗志。压力与希望同在,催人奋进。让我们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严三实”,以高昂的斗志,拼搏的精神,扎实的作风,同心同德,为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