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信息公开 >霍邱县曹庙镇 > 美丽乡村

安徽省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验收标准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霍邱县曹庙镇 发布时间:2023-03-30 17:30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安徽省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建设验收标准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
1、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中心村人口规模达200人以上。
3、中心村建设规划思路清晰、各项目标明确、建设内容合理、保障措施得力,突出体现村庄特色、历史人文、地域特点和发展方向;
4、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5、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
二、重点建设任务
(一)垃圾处理
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中心村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房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
2、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
3、垃圾处理选择符合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终端处理工艺,推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处理和垃圾发电等方式。
(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1、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 
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
(三)卫生改厕
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的,且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每发现一处露天粪坑、简易茅厕、旱厕,扣0.5分,直至扣完。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
1、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
2、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
(五)道路畅通
1、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道路达到四级公路标准;
2、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一般不低于3.5米;村内次干道采用砂石等乡土材质适度硬化;实现“户户通”,便于群众出行;
3、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六)污水处理
1、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分户式、联户式、集中式的办法进行生态治理或有动力、无动力、微动力、市政污水管网等方式处理; 
2、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3、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营并达标排放。
(七)河沟渠塘疏浚清淤
1、整治疏浚河沟渠塘,水体清澈;
2、河沟渠塘疏浚后,及时护坡,做好绿化;
3、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
(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利用现有设施统筹改造,或新建,或就近共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2、服务中心面积适当,能够统筹合理使用,具备社区服务、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功能;
3、实现宽带通村,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较高。
(九)村庄绿化
1、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不低于90%;
2、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园、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实现庭院美化;
3.村庄绿化适地适树,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倡导自然式种植,绿化效果较好。
(十)村庄亮化
1、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多种方式安装安全简易路灯,进行适度亮化;
2、亮化维护到位、使用正常。
(十一)自验管理
1、按照工程类项目管理,做到科学规划安排、合理立项设计、及时审核审批、强化资金保障、规范施工操作、严格竣工验收、强化建后管养、主动推进公开的要求,有资金使用管理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报告等。
2、中心村通过县级初验,市级自验,有县级初验结论意见、市级自验结论意见等。
(十二)长效管护机制
1、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等切实可行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
2、所在行政村的所有自然村均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且完成良好。
三、产业发展
1、①中心村所在行政村、乡镇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②或中心村(含村内有关园区)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③或中心村被纳入省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④或中心村内有省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示范家庭农场;⑤或中心村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业产值占总产值50%以上;⑥或中心村农业生产总体上落实“三推”(推广高产高效新品种、推广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栽培技术、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三控”(控肥、控药、控水)效果较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效明显;以上六项只要达标一项均可。
2、①中心村土地(包括耕地、林地、水面)流转适度规范;②或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上两项只要达标一项均可。
3、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达不到10万元的,按照以下方式计分:
①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5万-10万元;
②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年度增幅10%以上;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建立完善“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并充分发挥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2、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星级文明户、“好儿女、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3、村规民约合法简约规范且群众知晓率高,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体活动;
4、发掘本地本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等,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古树古民居保护等较好;
5、广泛开展农民普法教育,中心村治安状况较好。
五、群众评价
在年度考核时通过入户调查方式统一开展。
1、环境卫生改善满意度;
2、基础设施改善满意度;
3、公共服务改善满意度;
4、乡风文明改善满意度;
5、是否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有问题的不得分,无问题。
六、省级中心村第三方调研评估加分项
1、村内长效管护机制运行良好;
2、村内工程建设完成、质量和运行良好;
3、中心村所在行政村的所有自然村均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且完成良好;
4、群众满意度良好。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