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高温多雨,是多种传染病和健康问题的高发期。金寨疾控温馨提示广大居民:注意预防高温中暑、狂犬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及洪涝灾害衍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一、严防洪涝灾害,保障健康安全
夏季强降雨易引发洪涝灾害,可能导致水源污染、病媒生物滋生,增加传染病传播风险。
主要风险:
1.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等。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腹痛等,严重者会出现脱水、休克等情况。
2.蚊子传染病:洪水会导致蚊虫滋生地增多,蚊子的数量会急剧增加,而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等疾病的重要媒介。
3.皮肤感染:洪水过后,皮肤容易接触到污水中的病原体,可能会引发皮肤感染等疾病。
健康提示:
1.确保饮水安全:不饮用生水,尽量选择煮沸的水或瓶装水;如必须使用井水、河水,应进行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
2.加强食品卫生:洪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可食用,避免食用腐败变质的食品,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餐具需煮沸消毒,蔬菜水果食用前要彻底清洗干净。
3.防范蚊虫滋生:及时清理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防止蚊虫繁殖;使用纱窗、蚊帐,必要时喷洒灭蚊药剂。
4.个人防护:涉水后及时用清水和肥皂清洗身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如有皮肤破损,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感染;如出现腹泻、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警惕高温中暑,科学防暑降温
七月气温高、湿度大,人体容易出现中暑现象。中暑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分级及症状:
1.先兆中暑:头晕、头痛、口渴、多汗、全身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2.轻度中暑:面色潮红、脉搏加快、体温升高(>38℃),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情况。
3.重度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表现为高热(体温超过40℃)、无汗、昏迷等,可致多器官衰竭,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
健康提示:
1.减少高温暴露: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尤其是中午12点至下午4点,这段时间气温最高,尽量减少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晒措施。不要把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以免孩子在高温下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2.科学补水:少量多次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2升;可适量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含酒精、高糖饮品。
3.如果出现了中暑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解开衣物,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以降低体温。同时,让患者饮用一些淡盐水或清凉饮料,一般经过休息后,症状会逐渐缓解。对于重症中暑患者,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三、文明养宠,科学防范狂犬病
风险因素:天气炎热,动物情绪易烦躁,咬伤风险增加;
夏季衣着单薄,皮肤暴露多。
危险行为:避免随意逗弄陌生猫狗,尤其是正在进食、哺乳或表现出攻击性的动物。
防护措施:
1.文明养犬,接种疫苗:家养犬、猫等宠物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外出时牵好狗绳,戴好嘴套,避免宠物伤人及接触流浪动物。
2.远离流浪动物:不主动逗弄、接触、捕捉流浪猫狗,尤其是行为异常(如过分温顺或狂躁)的动物。教育儿童不要随意接近陌生动物。
3.暴露后处理:一旦被动物抓伤或咬伤,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①冲洗伤口: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尽量将伤口处的唾液和污血冲洗干净。
②消毒伤口:冲洗完成后,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但不要包扎伤口,以避免细菌滋生。
③及时就医:在受伤后24小时内,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注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必要时进行伤口处理和预防破伤风感染。
四、防蜱防病,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主要经带毒蜱虫叮咬感染,还可在无防护情况下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造成感染。我县每年4-10月为发病高峰期。
典型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突发高热(体温多超过38.5℃),乏力,食欲减退,头痛、肌肉酸痛等流感样症状。
2.进展期症状: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重症表现:意识障碍、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多器官功能衰竭。
健康提示:
1.户外活动防护:进入林区、草地等高风险区域时,建议穿着浅色、光滑的长袖衣裤,将裤腿扎入袜筒,佩戴帽子保护头部;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驱虫剂,每2~3小时补喷一次。
2.环境治理:定期清理庭院杂草,保持环境整洁,使用菊酯类杀虫剂对高风险区域进行喷洒;定期给宠物或家畜检查和驱虫。
3.蜱虫处理规范:发现蜱虫叮咬时使用细尖镊子尽可能靠近皮肤表面夹住蜱虫口器保持稳定力度垂直向上拔出,用碘伏或75%酒精彻底消毒叮咬部位,同时密切观察自身健康状况。如无把握,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处理。如出现发热、乏力等不适,应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