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村位于周集镇北部,村委会驻地前西村民组,境内距镇政府5千米。东与大成村、班台村交界,西与双桥村近邻,南与燎东村、燎西村接壤,北与蒋郢村、朱港村相邻。2010年11月,由大楼村、侯店村合并而成的镇北村,全村36个村民组,1638户,6017人,男女劳力3912人,面积15平方千米,耕地7588亩,2015年人均纯收入7509元,2016年人均纯收入8260元,2017年人均存收入9086元,2018年人均存收入9995元。
村级水泥路长13千米,组级水泥路长6千米,土路1千米。村级卫生室1个,小学校2所,精米加工厂2个。2012年2月,新建的王家奎养猪厂,占地8亩,建筑猪舍5000平方米,年养母猪280头,出栏仔猪4000头,育肥猪出栏1800头,年收入500万元,纯收入100万元。
村级2018年服务设施配套:硬化广场地平1100平方米、安装路灯五盏、募捐配套健身器材一组,更新广播十组投入资金1.1万元,整治生产道路渠系5公里,组织村内群众到村内广场全民健身跳广场舞,丰富文化生活。
镇北支部,七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人,在职村干7人,扶贫专干1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涛,入党积极分子4名。
镇北村,第一产业水稻小麦轮作为主,种植模式传统,农业收入普遍较低。养殖业的发展,多为零星养殖,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效益相对较差。第三产业以劳务输出为主,我村外出务工人数约2752人,务工收入为我村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镇北村人口6017人,耕地7588亩,外出务工人员共2752人,由于处地偏远,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收入低经济落后村两委召开党员议事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制定了镇北村总体发展规划。
种植业
加大对农田水利投入,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利用三年的时间,将丁陈渠、百叶渠进行全面的清杂、清淤,将村内的大小排溉渠进行清杂、维修,确保旱能灌,涝能及时排出,为农业增收打好坚实基础。
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水稻免耕直播,土地的深耕和深松,小麦的机条播机开沟技术,搞好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把秸秆通过秸秆腐蚀剂变为有机质,改良土壤。促进农作物增产,推广有机肥的使用,减少化肥的用量,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引导农民走低化肥低农药商效益的生产之路。五年内计划在全村建2600多亩的低残留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改良土地1300多亩,将丰产田变为高产田。
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经济作物,发展订单农业,搞好果蔬种植,五年内计划发展蔬菜1000多亩,反季节蔬菜700多亩,打造绿色环保品牌,将当地的绿色农副产品通过网络平台销往各地,通过物流走上市民的餐桌上。
村(社区) 名称 |
姓名 | 性别 | 政治面貌 | 学历 | 出生年月 | 职务 |
镇北村 | 刘涛 | 男 | 中共党员 | 高中中专 | 1975.09 | 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
镇北村 | 张明明 | 男 | 中共党员 | 高中中专 | 1992.12 | 村委会委员 |
镇北村 | 刘斌 | 男 | 中共党员 | 高中中专 | 1968.11 | 党支部委员 |
镇北村 | 欧玉华 | 女 | 群众 | 高中 | 1990.10 | 村委会委员 |
镇北村 | 杨立正 | 男 | 群众 | 大专 | 2000.02 | 村委会委员 |
镇北村 | 刘先宁 | 男 | 中共党员 | 高中中专 | 1988.10 | 党支部委员 |
镇北村 | 潘侠 | 女 | 中共党员 | 大专 | 1971.11 | 党支部委员(村委会委员) |
镇北村办公地址:周集镇镇北村村部
镇北村联系电话:13665548889
镇北村先锋网网址:http://newwcwy.ahxf.gov.cn/Skin2/index/hqzjzbxfw
镇北村邮编:237471
镇北村邮箱:hqzjdzb@163.com
办公时间:早上:8:00——11:30 下午: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