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周集镇第十届人民政府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回顾过去五年
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和支持下,镇人民政府团结和依靠全镇人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抓建设,促落实,保增长,惠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十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提出的各项预期目标。
(一)农业发展优势进一步夯实
加强“农业部高产攻关示范片”建设。我镇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宣传,落实良种补贴政策,把各项政策措施化作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动力。加强科技投入,强化为农服务,提供粮食生产保障,抓住标粮田和现代农业项目实施机遇,进一步提升了粮食生产的质量和科技含量。我镇实施小麦高产攻关8万亩,其中1.47万亩农业部万亩高产攻关示范片。我镇水稻高产创建6万亩,我们以推广优质、高产、多抗水稻新品种为突破口,以全面推行“三增、四改”为重点,努力抓好以蒋郢、镇北、大成等村为中心的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
加大农业生产性投入。“十二五”以来,我镇共修建提水站4个、配套桥涵60座、新修当家塘12口,畅通沟渠8000米、铺筑生产路面15公里、全面完成农电网改造工程,极大增强了农业的抗灾能力。
积极探索新型农业。把创新经营主体、经营模式、服务方式作为突破口,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走农业合作社化道路,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涌现出一大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全镇现有实现流转土地百亩以上大户7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7个,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132户。积极探索农业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新模式。
(二)工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强化招商引资。周集镇继续围绕“主攻工业,完善园区”的战略部署,坚持招商引资的主战略,全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目前全镇有各类企业248家,生产总值近30.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有7家,产值24亿多元。新引进3000万以上项目2个(周集镇蒸压砖项目,全心金属制品项目),亿元项目1个(明清生态园),5亿元项目一个(周集港口物流园),引进2个上市公司投资项目,一个省外投资项目,实施千万元工业项目3个。实际到位资金3.49亿元。
强化载体建设。目前,周集镇工业集聚区建成规模16公顷,基础设施投资1000万元,水、电、路面配套全面完成。港口物流园稳步提档升级,已建成使用的淮河周集港码头年吞吐货物达120万吨。
强化矿业经济辐射作用。以强化协调沟通,优化矿区服务为抓手,积极拓宽涉矿领域相关产业发展,搞好机械制造、工业化工、商贸物流、园林绿化等行业的发展壮大,加大对涉矿服务业的引导与扶持,丰富商品交易市场、完善休闲娱乐功能、提高家政服务水平,促进地方劳动力就业,矿地双方互帮互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
(三)城镇化效果进一步明显
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打造商贸物流中心地位。周集镇发挥水陆交通要地的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业。通过开展镇区环境综合整治,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以集镇建设助推发展势头。到2015年我镇共完成镇区路面的硬化、绿化5800多米,新建、疏通下水管道7900多米,铺设自来水管道12000多米,如今,我镇已经形成了四纵四横的中心集镇大框架,3.2千米的环镇大道整修工程也已经完成,进一步的改善了群众的出行条件。2016年投入继续加大。
积极发展扩大基础性的传统商贸物流业规模。全镇涉及商品零售、物流储藏、酒店旅馆、居民服务等领域的外来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1240多家,一批大型商场、影院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形成集镇区购物、餐饮、娱乐等消费业态的一体互动。周集镇积极引导行业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商品年交易额超7亿元。加大周集农贸市场建设,建成周边乡镇农副产品批发集聚地,带动周边乡镇及矿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吸引投资,拉动需求,增加就业机会,积极推动地方发展。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农村淘宝店”已有2家落户我镇,一家正在积极准备。
大力开展镇区环境综合整治。坚决治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倒垃圾、乱摆摊位等现象,目前共清理违章建筑6栋、广告牌518块、垃圾410立方米,改变了街道脏乱差的现象,并在镇区投放大型垃圾桶308个,出资9万元在镇区沿街和路口划定、投放各类标牌70多个,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逐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四)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推进
精准扶贫工作积极开展。对辖区内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密团结各界扶贫力量,切实抓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期走访的工作制度。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政策扶贫等措施,提高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
民政优抚工作有序开展。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项目,全镇共1019户1528人享受农村低保,实施白内障康复手术82人,救助残疾人810人,投入救助资金63.52万元。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目前全镇共参加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2300余人,参保金额500余万元,共有11800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
周集镇认真实施28项民生工程。补贴资金类9项已严格按照要求全额及时打开发放,建设类10项已完工,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项目建成供水,完成官网铺设110公里,解决辖区3万人用水问题。。
文教卫生健康发展。目前周集镇有公办学校23个,其中:高中1个,初中2个,小学17个,教学点3个。全镇有教职工368名,其中男教职工223名,女教职工14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18名,具有中级职称的教职工185名,全年被省、市、县表彰的优秀教师20人。全镇有民办学校6所,教师99名,登记在册的校车4辆。周集镇文化娱乐事业欣欣向荣,镇群艺社团参加了县广场舞大赛三等奖、六安市农村文艺调研一等奖、民营剧团一等奖、文化市场管理先进集体等。开展了送戏下乡活动,为孙台村、洪台村村德等十五个村带去二十多场戏曲节目;组织群艺社团到美好乡村开展文艺演出;扎实推进乡镇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各村建立起农家书屋,定期对村民开放。社团共编制节目90多个,表演30余场,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宣扬了淮西文化品牌,营造了崇尚文艺、团结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得到有效控制,压缩到88.93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压缩到59.08万元;二是狠抓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及纪律作风建设,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提高,镇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三是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干部管理,保持政令畅通;四是加强重点项目全程监督,规范资金管理和权力运行,扎实推进政务、村务公开;五是强化为民服务管理,规范办事行为,提高办事效率。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硕果累累。五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步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全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达到3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9880元;财政收入提高至826万元。
在肯定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一些困难,突出表现在: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大。新兴产业和新的产业发展缓慢,铁矿资源型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非税收入减少。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艰巨。民生欠账多,基础设施不完善,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难以满足群众需求。三是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因循守旧。创新能力不强,传统思维方式和手段影响了加快发展的进程,个别干部缺乏务实精神,“四风”问题仍未根治。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甚至贪腐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今后五年的发展思路
(一)工作思路和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县委全委会、县两会精神,坚持招商引资、工业民营经济发展主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凝聚共识,奋力拼搏,扎实推进镇域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综合考虑,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总量再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招商引资年增长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0%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紧盯项目建设。按照“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要求,把工作重心更多地放在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等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上,以深化改革、夯实基础、培植产业、统筹农商、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为重点,积极实施重点项目建设,2017年完成中心街道路改扩建,整治路渠函整体配套工程,建成达亿港口,完成中兴港口项目审批前期工作,做好刘祠铁矿开采和促进普发矿山机械公司投产。
二抓好农业生产。一是抓好“收”“种”“管”。推进“农业部高产攻关示范片”建设,高度重视秸秆禁烧工作,一手抓综合利用,一手抓严防死守,确保“禁烧”工作落到实处。二是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完成河道疏浚、生产路、当家塘等项目建设任务,扎实推进沿淮河道整治。三是抓好适度的规模经营。积极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围绕整地、播种、病虫防治、收获等关键环节,大力培育专业化服务组织,加快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四是抓好粮食加工销售。抢抓周集镇粮食加工企业持续走旺的机遇,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大优质农产品品牌促销力度,农业增产更多地转化为农民增收。
三平稳工业经济。一是加强自我调节。对当前受需求、价格波动等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加强矿地联动,积极引导市场需求较好的重点企业和创收大户入驻当地,加强企业之间联动,细化转型举措,力求增效、增收。积极做好企业间的要素协调保障工作,千方百计满足企业需求、生产需要。二是优化企业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生产管理,降低运营和财务成本。三是培植新增长点。通过加快集镇建设,培养龙头企业等方式培植新的增长点。
四突出商贸特色。一是加快发展商贸业。研究明确我镇商业的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层次结构,加快商贸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集镇商贸服务功能。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商业模式,鼓励有实力的大型商业企业和连锁经营企业参与镇区商业建设。二是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抓住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网络强国战略的历史机遇,围绕促进实体经济与互联网嫁接,推进“互联网+”建设,2017年全镇电子商务达到全覆盖,建成“农村淘宝”15家,在方便群众购物的同时,把周集镇的“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增加人民收入,助力扶贫事业。
五推动民生事业。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按照“五个一批”要求,对我镇现有的3778户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确保到2019年实现全部脱贫。认真落实好省市县的各项惠农政策,保证种粮补贴等各项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改善我镇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切实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巩固推广,进一步扩大参合范围,提高参保率,争取更多的群众能得到求助和实惠;抓好阳光低保政策,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得到补助,生活更有保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服务活动,全面提升计生工作档次与水平,实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确保实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打防长效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抓好安全生产和信访稳定排查,防范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同时,做好科技、环保、卫生、统计、统战、武装、土地等工作,推动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