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 | 权力事项 | 风险点 数量 |
表现形式 | 等级 | 防控措施 | 责任人 |
1 |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批准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集体审查制度。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审核程序、公告审核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徇私舞弊,不按规定提出审查意见或审查意见具有明显倾向性。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擅自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超时决定。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风险:出证环节不按规定时限办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不履行监督责任。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2 | 五保对象入农村敬老院的批准 | 4 | 受理风险:对认定材料审核不严,放宽认定条件。 | 低 | 1、公开认定材料审核,实行A、B岗共同审核把关,加强谁审核谁负责的责任。 2、严格按照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省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实施办法》进行办理,进一步发挥民政经办人员监督作用。 3、根据乡镇审核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由集体讨论决定,发挥分管领导监督作用 4、按照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公示。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对认定材料审核把关不严或迁就照顾;接受请托放宽条件或无视存在的问题。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决定风险:对材料审核把关不细致,对存在问题把关不严。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风险:不履行监督责任。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3 |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建住宅的处罚 | 5 | 立案风险:案件受理不及时;徇私舞弊,优亲厚友,应立案不立案。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工作流程程序、公告处罚事由及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档案资料,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调查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办理人情案;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导致案件调查无法正常进行。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告知风险:在案件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1、久拖不批或越权审批,无故拖延案件办理; 2、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 3、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 4、法律法规运用错误; 5、该集体讨论决定不上会, 少数人说了算。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结案风险:1、不履行送达程序;2、对已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不执行、不及时执行或变通;3、结案材料归档不及时,手续不完整。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4 | 损坏村庄和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破坏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的处罚 | 5 | 立案风险:案件受理不及时,徇私舞弊,应立案不立案。 | 低 | 1、建立查处案件台帐,定期进行检查; 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3、规范处罚程序,现场调查必须两人以上; 4、调查取证可采取现场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 5、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
具体经办人员 |
调查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办理人情案。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导致案件调查无法正常进行。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告知风险:在案件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1.无故拖延案件办理; 2、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 3、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 4、法律法规运用错误 5、该集体讨论决定不上会, 少数人说了算。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结案风险:1、不履行送达程序;2、对已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不执行、不及时执行或变通;3、结案材料归档不及时,手续不完整。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5 | 对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处罚 | 5 | 立案风险:案件受理不及时,徇私舞弊,应立案不立案。 | 低 | 1、建立查处案件台帐,定期进行检查; 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3、规范处罚程序,现场调查必须两人以上; 4、调查取证可采取现场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 5、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
具体经办人员 |
调查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办理人情案。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导致案件调查无法正常进行。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告知风险:在案件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1.久拖不批或越权审批,无故拖延案件办理; 2、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 3、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 4、法律法规运用错误 5、该集体讨论决定不上会, 少数人说了算。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结案风险:1、不履行送达程序;2、对已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不执行、不及时执行或变通;3、结案材料归档不及时,手续不完整。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6 | 对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就学接受义务教育,经教育后仍拒绝履行的处罚 | 5 | 立案风险:管理中把关不严,违规受理、擅自变更条件受理,案件受理不及时,徇私舞弊,应立案不立案。 | 中 | 1、建立查处案件台帐,定期进行检查; 2、严格按照法规程序进行监督。 3、严格政务公开制度; 4、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5、严格履行服务承诺,健全信访投诉举报受理制度。 6、建立案件台帐,定期进行检查。 |
乡镇分管领导 |
调查风险:调查取证时接受请托,办理人情案。伪造、丢失、损毁、不按规定取证,导致案件调查无法正常进行。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告知风险:在案件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 1、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 2、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 3、法律法规运用错误 4、该集体讨论决定不上会, 少数人说了算。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结案风险:1、不履行送达程序;2、对已作出处罚决定的案件不执行、不及时执行或变通;3、结案材料归档不及时,手续不完整。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7 | 受委托开展安全生产行政处罚工作 | 3 | 调查风险:检查时玩忽职守、麻痹大意,未认真执行法律法规规定。 | 中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工作流程程序、公告处罚事由及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档案资料,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告知风险:在处罚办理中不履行法定告知义务或敷衍了事,未及时告知被处罚对象所有情况。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1、利用职务便利接受贿赂为当事人谋利益; 3、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 4、法律法规运用错误。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8 | 种苗造林补助费的受委托给付 | 2 | 受理风险:不按规定程序、时限受理和审批。 | 低 | 1、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向社会公布相关工作流程; 2、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 3、建立监察举报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
具体经办人员 |
办理风险:故意刁难、拖延或提高申请条件以谋求不正当利益;利用职务便利,虚报面积,套取国家补助资金。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9 | 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建设,逾期不改正的拆除 | 4 | 催告风险:催告不依法采取书面形式,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表达不清,没有依法送达。 | 中 | 1、健全工作机制,公示办理程序;公示办理结果; 2、成立调查小组,实行调查过程要公正、公开、透明; 3、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不带个人感情,及时上报。 4、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乡镇分管领导 |
决定风险: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执行风险:未按规定组织强制实施。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监管风险:事后阶段监管不力,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10 | 在大气受到严重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和安全时的强制性应急措施 | 4 | 催告风险:未及时下达催告通知书。 | 中 | 1、公开认定材料审核,实行A、B岗共同审核把关,加强谁审核谁负责的责任。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徽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办理。 3、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不带个人感情,及时上报。 4、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决定风险:发现问题未及时进行疏导工作。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风险:未及时组织群众安全撤离。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事后风险:不履行监督责任。 | 低 | 乡镇分管领导 | ||||
11 | 对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修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种植植物、堆放物品的强制拆除、砍伐或者清除 | 4 | 催告风险:催告不依法采取书面形式,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表达不清,没有依法送达。 | 中 | 1、健全工作机制,公示办理程序;公示办理结果; 2、成立调查小组,实行调查过程要公正、公开、透明; 3、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不带个人感情,及时上报。 4、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决定风险: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风险:未按规定组织强制实施。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监管风险:事后阶段监管不力,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12 | 防汛遇到阻拦和拖延时组织强制实施 | 4 | 催告环节:催告不依法采取书面形式,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表达不清,没有依法送达。 | 低 | 1、严格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程序进行,催告法律文书规范。 2、坚决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做出行政强制决定。 3、依法执行决定,对拒不执行决定的当事人行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4、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日常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具体经办人员 |
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执行环节:未按规定组织强制实施。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事后监管环节:事后阶段监管不力,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13 | 地质灾害险情情况紧急的强行组织避灾疏散 | 4 | 催告风险:未及时下达催告通知书。 | 中 | 1、公开认定材料审核,实行A、B岗共同审核把关,加强谁审核谁负责的责任。 2、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徽省行政执法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办理。 3、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不带个人感情,及时上报。 4、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决定风险:赶赴现场未及时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执行风险:未及时组织群众安全撤离。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事后风险:不履行监督责任。 | 低 | 乡镇分管领导 | ||||
14 |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处置措施 | 4 | 催告环节: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催告不依法采取书面形式,对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限、方式,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表达不清,没有依法送达。 | 低 | 1、严格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程序进行,催告法律文书规范。 2、坚决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做出行政强制决定。 3、依法执行决定,对拒不执行决定的当事人行为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4、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强化日常检查、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乡镇分管领导 |
决定环节责任: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执行环节责任:对未执行铲除的,未按规定配合强制采取应急措施。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监管责任:事后阶段监管不力,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15 | 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就业登记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能一次性告知和说明所需材料。 | 低 | 1、严格《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2、根据承办人提出的初步意见,认真分析评估,确定提交分管领导审核; 3、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报备制度。 | 具体经办人 |
审核风险:对材料的审核不按规定。 | 中 | 分管领导 | ||||
决定风险:不及时将材料上报有关部门进行审批。 | 高 | 主要负责人 | ||||
监管风险:事后阶段监管不力,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上报处理 | 中 | 分管领导 | ||||
16 |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 4 | 受理风险:违规违法初审,擅自增设、变更涉及初审程序或条件的;摸底调查上报时顾及人情关系,不按规定上报。 | 低 | 1、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教育引导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3、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严格公开制度。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在审核、办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吃拿卡要。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对材料审核把关不细致,对存在问题把关不严。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送达风险:送达执行阶段制作文书不规范;不及时送达。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17 | 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证明 | 3 | 出具证明风险:出具虚假证明。 | 中 | 1、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教育引导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3、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严格公开制度。 |
具体经办人员 |
信息通报风险:不及时通报信息。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事后监管风险:弄虚作假,导致工作被动。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18 | 生育服务登记 | 4 | 受理风险:违规违法初审,擅自增设、变更涉及初审程序或条件的;摸底调查上报时顾及人情关系,不按规定上报。 | 低 | 1、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2、教育引导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3、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严格公开制度。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在审核、办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吃拿卡要。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对材料审核把关不细致,对存在问题把关不严。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风险:不及时通报办理结果。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19 | 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核发 | 4 | 受理风险:违规违法初审,擅自增设、变更涉及初审程序或条件的;摸底调查上报时顾及人情关系,不按规定上报。 | 低 | 1、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 2、加强法规法纪、作风纪律方面教育; 3、健全完善约束机制,强化自律,坚决拒收礼品馈赠及宴请。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在审核、办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吃拿卡要。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对材料审核把关不细致,对存在问题把关不严。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送达风险:送达执行阶段制作文书不规范;不及时送达。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20 | 兵役登记 | 3 | 受理风险:有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的。 | 低 | 1、严格《征兵工作条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2.教育引导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3.加大监管和惩处力度,严格公开制度。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违规违法初审,擅自增设、变更涉及初审程序或条件的;摸底调查上报时顾及人情关系,不按规定上报。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决定风险:对材料审核把关不细致,对存在问题把关不严。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21 | 购买毒性中药的证明 | 2 | 受理风险:不按规定程序、时限受理和确认。 | 低 | 1、公开受理程序和时间。 2、加强业务学习。 |
具体经办人员 |
办理风险:材料审查把关不严,填写不符合要求,降低受理和审查标准。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22 | 对个人启事、申明等广告的证明 | 2 | 受理风险:不按规定程序、时限受理和确认。 | 低 | 1、公开受理程序和时间。 2、加强业务学习。 |
具体经办人员 |
办理风险:材料审查把关不严,填写不符合要求,降低受理和审查标准。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23 | 土地权属争议裁决 | 3 | 不按政策规定裁决; | 高 | 强化教育引导,提高依法办事意识;及时公开裁决结果;加强巡查督导力度,及时查找问题. | 具体经办人员 |
收受当事方好处;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在裁决过程中不依法办理,有腐败行为的;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24 | 制定植树造林规划 | 3 | 事前风险:规划选址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 低 | 1、要求有关单位和人员提供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并进行复制; 2、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就监督事项涉及的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并根据需要进入现场进行勘测; 3、责令有关单位和人员停止违反有关城乡规划的法律、法规的行为。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内违法建设行为,应当配合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
乡镇主要领导 |
实施风险:规划没有论证的。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后续风险:在规划编制或修编时出现错误或遗漏。 | 低 | 乡镇分管领导 | ||||
25 | 土地承包经营期内承包土地调整批准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集体审查制度。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审核程序、公告审核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徇私舞弊,不按规定提出审查意见或审查意见具有明显倾向性。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擅自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 超时决定。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事后风险:出证环节不按规定时限办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不履行监督责任。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26 | 土地承包合同的备案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集体审查制度。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审核程序、公告审核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对上报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环节不据实审查,审核不认真不仔细。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作出鉴证或备案。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监督环节: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档案进行登记环节登记不仔细,出差错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27 | 对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的审核 | 3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集体审查制度。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审核程序、公告审核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徇私舞弊,不按规定提出审查意见或审查意见具有明显倾向性。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擅自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 超时决定。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28 | 对实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颁证的审核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低 | 1、加强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党纪政纪和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执行工作制度,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严格执行程序受理; 2、加强内部监督检查;建立集体审查制度。 3、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主动公开审核程序、公告审核结果。 4、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徇私舞弊,不按规定提出审查意见或审查意见具有明显倾向性。 | 中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擅自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定; 超时决定。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事后风险:出证环节不按规定时限办理,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不履行监督责任。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29 | 换发、补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审核 | 4 | 受理风险:对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不说明原因及依据;收受财物或娱乐消费等,对不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 低 | 1、健全工作机制,公示办理程序;公示办理结果; 2、成立调查小组,实行调查过程要公正、公开、透明; 3、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不带个人感情。 4、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对上报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环节不据实审查,审核不认真不仔细。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决定风险:决定环节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违法违规决定; 超时决定。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事后监督风险: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簿上进行登记环节登记不仔细,出差错。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30 |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的审核 | 4 | 受理风险:申请受理不及时,申请资料初审把关不严,不履行一次性告知手续。 | 低 | 1、实行一次性告知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出具一次性补正通知书。 2、严格执行审批标准、程序和集体决策等规定。 3、严格遵守不接受申请人的礼品、礼金等规定。 4、实行限时办理制度,公开办理时限并接受公众监督。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审查把关不严;无故拖延办理;违规操作,接受吃请,造成不良影响;办理时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决定风险:违法违规出具预审意见;无法定理由超时处理;擅自改变审查结论。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执行风险:办理人员未按时制作预审意见;不履行送达程序。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31 |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的审核 | 4 | 受理风险:申请受理不及时,申请资料初审把关不严,不履行一次性告知手续。 | 低 | 1、实行一次性告知制: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出具一次性补正通知书。 2、严格执行审批标准、程序和集体决策等规定。 3、严格遵守不接受申请人的礼品、礼金等规定。 4、实行限时办理制度,公开办理时限并接受公众监督。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查风险:审查把关不严;无故拖延办理;违规操作,接受吃请,造成不良影响;办理时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决定风险:违法违规出具预审意见;无法定理由超时处理;擅自改变审查结论。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执行风险:办理人员未按时制作预审意见;不履行送达程序。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32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及公告 | 4 | 编制风险:未严格按照住建部《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管理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规划设计单位;规划设计费用超过10万元的规划一律采取公开招标形式选择规划编制单位。 | 中 | 1、严格按照《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规范及城市总规、镇总规要求审查规划草案的政策符合性及规划成果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没有上位规划的须及时报告政府。 2、严格履行会议审议、专家评审程序。 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履行规划批前公告程序,在固定场所、政府网站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日。 3、严格审查规划方案是否考虑并落实相关修改完善意见,并在报送审批材料中附具意见采纳情况及理由。 严格按照《城乡规划法》履行规划批后公布程序,自规划批准之日起15日内向社会公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公开的除外。 |
乡镇分管领导 |
审查风险:未按规定程序审查规划草案;未召开相关会议审议、专家评审、或部门联审:未按规定程序组织专家评审或同专家提前商量予以照顾;未按规定程序对规划报批前以征求公众意见。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决定风险:未按规定程序将修改完善后的规划方案报县政府审批。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事后监管风险:未按规定程序对批准后的规划进行公布;未严格按总体规划组织实施。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33 | 采取措施实施土地管理 | 4 | 制定方案风险:对符合土地整理条件的没有制定整理方案或对不符合土地整理条件的制定整理方案。 | 低 | 1、健全工作机制,公示办理程序;公示办理结果; 2、成立调查小组,实行调查过程要公正、公开、透明; 3、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完善规章制度,不徇私舞弊,不带个人感情,及时上报。 4、健全相关档案,随时接受检查。 |
具体经办人员 |
实施风险:未按具体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放松施工质量要求。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验收风险:存在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予以验收通过的。 | 高 | 乡镇分管领导 | ||||
事后监管风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低 | 具体经办人员 | ||||
34 | 基本农田保护管理 | 4 | 编制风险:未严格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和编制图表。 | 中 | 1、严格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内耕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和编制图表。 2、严格履行报批前公告程序,在固定场所、政府网站予以公告,公告时间不得少于30日,及时向上级部门报送相关资料。 3、严格依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认真履职。 4、加强监管。 |
具体经办人员 |
审核报送风险:未按规定程序对报批前图表征求公众意见;未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同时抄送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监管风险:未严格按照与县级人民政府签定的责任书履行责任。 | 高 | 乡镇主要领导 | ||||
事后监管风险: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数量减少。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35 |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 3 | 受理风险:对县国土局根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未及时以村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 | 中 | 及时按照县国土局根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编制以村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及时予以公告;及时收集意见;及时报送补偿、安置方案。 | 具体经办人员 |
收集风险:未及时收集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意见。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 ||||
转报风险:未及时将收集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意见转报县国土局。 | 中 | 乡镇分管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