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台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如监管盲区、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环境监管效能,构建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该体系的出台背景在于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必要性则体现在提升监管能力、实现全面覆盖、确保责任到人等方面。
二、适用范围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适用于全镇的各级单位、各村(居委会)及工业集中区等,覆盖工业园区、企业或污染源,以及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该体系旨在确保各级网格在环境监管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三、起草过程
在起草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的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本镇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了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方案。起草过程中注重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主要内容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划分监管网格、明确监管职责、落实监管人员、确定监管对象以及形成监管方案等。其中,监管网格的划分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监管职责的明确是确保责任到人的基础,监管人员的落实是保障体系运行的核心,监管对象的确定是监管工作的重点,监管方案的制定则是实现长效监管的保障。
五、工作目标
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的工作目标在于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环境监管网络,实现环境监管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通过明确层级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提升环境监管效能,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六、创新举措
该体系在多个方面体现了创新。首先,在监管模式上,采用了网格化管理方式,实现了环境监管的全面覆盖和无缝对接。其次,在责任落实上,明确了各级网格的监管职责和责任人,确保了责任的到人。此外,在信息化应用上,建立了信息化网格管理应用平台,提升了环境监管的信息化水平。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考虑
为确保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的有效运行,采取了多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配齐环保人员、建立管理平台以及健全考核机制等。下一步工作将重点围绕完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能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展开,进一步推动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的深化和拓展。
八丶政策问答
1. 问:这份文件的背景是什么?
答: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监管工作面临巨大挑战。传统的环境监管模式存在诸多不足,如监管盲区、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等。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孟集镇人民政府决定构建环境监管网格化体系,并印发了《孟集镇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2. 问: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 该方案的主要目标是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总体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构建以各村、各单位为责任主体的乡镇、村(居)三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全覆盖环境监管机制,明确层级监管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实现环境监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
3. 问:如何划分环境监管网格?
答: 环境监管网格的划分按照《霍邱县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进行。乡镇、开发区和示范区管委会为三级网格,三级网格内所辖的村(居委会、乡镇工业集中区等)为四级网格。一、二级网格由市政府组织划定,三、四级网格由县政府组织划定。在划分过程中,要确保监管网格之间无缝对接,不留死角,特别注重工业园区和污染企业密集、周边环境敏感区域的环境监管网格划分。
4. 问:各级网格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三级网格:负责辖区内重点监管对象和一般监管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负责辖区内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及时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级网格报告;负责环境违法案件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建设项目、生态环境、环境安全等监督管理和排污企业的管理;及时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相关信息。
四级网格:主要负责对辖区内建设项目、排污企业、生态环境、环境安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进行定期巡查;及时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级网格报告;协助做好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和环境违法案件的调查工作;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相关信息。
5. 问:如何确保环境监管网格体系的有效运行?
答: 为确保环境监管网格体系的有效运行,采取了以下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镇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
配齐环保人员:按照每个四级网格2名以上工作人员的标准,配齐四级网格监管责任人,确保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建设落地生根。
建立管理平台:建立信息化网格管理应用平台,健全网格地理信息系统和环境监管网格化数据库,形成覆盖镇、村的环境监管信息化网格体系。
健全考核机制:设立环境监管网格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制度,对各级网格的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环境监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6. 问:如何编制环境监管网格的划分方案?
答: 编制环境监管网格的划分方案时,需要包含以下内容:各级网格划分列表、网格化监管区域示意图、组织机构示意图(监管人员)、监管对象(包括重点监管对象和一般监管对象,以及相应的监管等级、监管频次等)、保障措施(人员编制、设施装备、经费保障)等。
7. 问:如何对各级网格进行考核?
答: 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设立环境监管网格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制度,对各级网格的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环境监管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每季度对四级网格考核一次,形成一级考核一级的考核机制。考核内容包括网格长、网格直接责任人、网格监督主管领导、包保单位领导等落实情况,环境监管设施配备情况,工作经费保障情况等;以及环境执法检查、环境违法行为查处、环境信访与环境纠纷处理、重点监管对象现场检查、环境监管档案建设、网格环境质量等。
八、政策解读机关及人员
孟集镇党政办公室 张欣雨
联系电话:0564—66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