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镇尹老庄行政村尹老庄中心村建设方案
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根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六安市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规划》及省市县部门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乌龙镇尹老庄村中心村位于乌龙镇西南部,包含小桥、陈楼、尹老庄等3个村民组,现有280户895人,规划1150人。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美丽幸福宜居乡村,按照“政府推动、乡镇主体、村民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管理机制,镇党委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管理主体,村是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主体,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计划于2025年8月底前完成建设,2025年11月底完成验收工作。
三、重点建设内容
1.生活垃圾治理:实行“门前三包”,设置垃圾亭,完善居民生活垃圾收运机制,配备必需设施设备。
2.改厕治污:完成规划区内所有不达标农户改厕,普及卫生户厕,消除旱厕;铺设污水管网及终端设备,居民生活污水接入污水管道。
3.供水保障:自来水入户率达100%,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确保水量、水质满足相关标准和生活需求。
4.庭院环境整治提升:持续开展“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加强房前屋后整治提升,有序放置农业生产生活用具,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实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有序美观。
5.道路畅通:道路硬化实现户户通、破损路面修补等。
6.河沟渠塘疏浚清淤:整治疏浚河沟渠塘,加强桥涵配套,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实现村内河塘沟渠水系畅通、水清岸绿,持续改善水体环境。
7.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合理设置健身设施、公共活动中心、公厕,安装村标、圆桌座椅、停车位等公共服务设施。
8.公共环境整治提升。规范各种线路杆线,通过拆除或妥善处理村庄无功能建筑,整治利用闲置地块,打造村民共管共享公共活动空间,推进村庄绿化亮化美化,因地制宜发展“五小园”、“微景观”等,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容村貌。
9.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猕猴桃庭院经济、水产养殖、小田变大田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10.长效管护机制。绘制乡风文明宣传墙画;组织文明户、清洁户、好媳妇、好婆婆评比等,制定管用实用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主参与村庄管护,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激励、有监督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四、保障措施以及群众参与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乌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管理工作,成立项目办,加强对中心村项目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梳理,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项目建设工作稳定推进。
(二)细化责任分工。建立定期沟通、联合督导的工作机制,具体业务由专人负责,明确主体责任,形成项目办主任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经办人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三)定期召开会议。跟进学习最新文件,根据中心村项目建设情况,定期与施工、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召开工作推进会议,由分管领导汇报项目进展并安排后期工作,对会议确定的问题实施跟踪问效责任制。
(四)群众参与情况。推选村民代表成立项目监督小组,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制度,明确职责,与村务公开一样,实行全程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充分发挥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作用,建立自下而上的民主决策机制,通过村民自选、自建、自管、自用等方式,更好地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保障农民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五、中心村重点建设工程分布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