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城西湖乡委员会关于印发《关于推行
“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
模式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村、乡直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推行“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中共城西湖乡委员会
2022年12月12日
关于推行“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县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借鉴叶集区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现就我乡推行“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考察六安重要讲话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党建为引领,整合基层资源,补齐服务短板,推行“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进一步激活基层“神经末梢”,为全面提升全乡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及新阶段现代化幸福美好城西湖乡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内涵。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组织动员力为重点,动员和帮助有一定劳动能力而不愿就业或就业渠道不畅的群众,积极就业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引导和组织有一定技能而闲来无事的群众,根据其意愿参与创新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满足群众物质精神需求;探索和完善一套坚持党的领导、群众主动参与、社会高度自治的基层民主制度体系,打造社会文明和谐富裕的新时代基层善治模式。
(二)基本原则。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村党组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领导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能力。
二是突出群众参与。充分发动群众,广泛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聚焦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痛点,精准施策、有的放矢,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做好人民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
四是突出资源整合。发挥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乡贤能人等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产业合作社等实践阵地,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村下沉。
五是突出“五治”融合。充分发挥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作用,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三)工作目标。以“五早”(自下而上早发现、逐级尽力早处置、事在上级早协调、合理诉求早解决、不合理诉求早决断)为要求,以“五好”(把支部建设好、把群众组织好、把服务提供好、把乡风塑造好、把稳定维护好)为目标,以“五事”(网格管事、支部说事、干部领事、群众议事、乡贤调事)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以对群众需求的精准分析、及时响应,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到村民有诉求、组织有回应、服务有保障、群众有感受,让风险在一线化解、矛盾在末端解决、共识在基层凝聚、美好在身边实现。
三、主要任务
(一)划定“一个网格”。按照“服务范围适中、覆盖区域适中”的原则,对村采取网格化管理,提高基层治理效率。在农村,建立“村—网格—村民组—邻管家—村民”的组织架构,按照村民自治需要,从村民中遴选有威望、有热情有精力的人员担任“邻管家”,形成标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把宗教工作、基层社会治理等现有网格管理体系归并其中,实现多网合一,资源共享。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将村“两委”成员、党小组组长、党员骨干、村民组组长、社县工作者、志愿者、群团组织人员、退伍军人、退休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员等纳入网格员队伍,明确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应急管理、宗教、乡村振兴等工作职责,强化网格员业务培训。网格员要按照村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相关规定,常态化开展走访,了解群众诉求,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对于网格员、邻管家能够立即解决的问题,要即巡即办;对于需要进一步讨论研究的问题,要及时向村党组织报告,采取有效措施尽快解决。
(二)搭好“两个平台”。一是搭好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互联网+就业”优势,用好“鸿雁回归”就业创业平台,组织企业、人员注册,做好人力资源信息采集录入和企业用工信息发布,组织人岗对接。加强村级就业创业实体化平台建设,建立村级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配备专兼职协管员,针对闲散劳动力,通过提供技能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对接企业用工需求等形式,让群众就近就业。二是搭好智能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群众呼叫、书记报到,群众点单、智能服务”闭环管理机制,结合实际为村民安装无线呼叫器、智能摄像头等,建立立体式、互动式集便民、防盗和紧急呼叫为一体的安全便民网络。加强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推动数据共享互通,发挥好“重畅决”群众诉求办理机制、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阳光村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平台作用,让群众更加直观便捷地参与基层治理。
(三)健全“三项机制”。一是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响应机制。推行“村干部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工作法”,组织村干部做好“三门”功课(常登鳏寡孤独老人之门,嘘寒问暖,送去孝心;常串特殊居民之门,唠唠家常,送去关心;常敲矛盾家庭之门,谈心明理,打开心结),开展“五必访五必知”活动(“五必访”即对信访户必访、大病重病户必访、鳏寡孤独老人必访、低保困难户必访、优抚对象必访;“五必知”,即对弱势群体情况必知、对居民家庭婚育情况必知、对人才资源状况必知、对群体矛盾和不稳定因素必知、对突出环境问题必知),对摸排的群众诉求,分类建立清单台账,按照“网格管事、支部说事、干部领事、群众议事、乡贤调事”的工作流程,推动问题有效解决。深入开展企事业单位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签订村治理共建清单。明确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应急管理、宗教、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对清单问题进行梳理,做到目标精准、措施精准、责任精准。二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发挥基层网格作用,逐户摸排,逐片逐项筛查梳理,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做到不漏户、不漏人、不漏项,同时明确调处化解责任单位和处理时限。对一定时限内未化解的疑难复杂纠纷,逐级上报,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强化指导,推动行业调解组织主动下沉、协助解决。同时,灵活用好“金其华工作法”“品牌调解工作室”“百姓评理说事点”“板凳会”等调解方式和平台,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最大程度减少矛盾纠纷激化、外溢、上行可能。依托“村法律服务微信群”“警民议事厅”基层触角,让群众有话能说、随时可诉、有求必回。夯实“一站三中心”(乡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基础建设,强化行业专业调解组织职能作用,常态化开展典型案例、政策法律宣传,使群众树立“有纠纷,找调解”的思维导向。三是健全群众参与多元激励机制。探索推行“积分制”奖励办法,探索建设村“爱心超市”,鼓励群众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积攒奖励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享受健康体检等服务。将群众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情况与党员发展、“两代表一委员”推荐、信用户评选、学法用法示范户、文明家庭评选、各类先进模范选树等结合起来,让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群众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
(四)建强“四支队伍”。一是建强村干部队伍。推深做实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行动,建立健全日常监督、议事、常态倾听、评比考核、激励保障等机制,号召村干部以争先进位的奋进姿态体现担当作为的责任意识。二是建强基层党员队伍。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队伍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发展关口,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搭建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引导党员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做好政策宣传、纠纷调处、为民服务、宗教和谐等工作。三是建强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党员骨干、发展能手、社会贤达、热心人士、文艺爱好者等,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根据不同群体需求,开展情暖家庭、守护成长、家政服务等主题志愿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作用,弘扬家教家风、培育文明新风,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四是建强创业人才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激励培训机制,大力培育“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实用人才和城乡本土人才。加快构建人才流入留住机制,积极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参与基层治理发展,大力回引优秀农民工和各类企业家返乡创业,打造一支“回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生力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成立推行“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乡综治中心,抽调专人,组建专班,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指导等工作。各成员单位要聚焦主责、强化落实,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有序推行实施。按照学习借鉴(2022年11月上旬)、调查研究(2022年底前)、全面组织实施(2023年)三个时间节点,积极推行“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工作中,要注重实地调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有力有序推动实施。通过群众评党员、党员评群众、组织评工作等方式,定期开展述评、互评、点评。
(三)突出示范引领。通过召开“党群议事会”等方式,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广泛宣传“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法。加强宣传引导,统筹用好各类媒体,充分运用新闻报道、宣传典型等方式,让广大群众家喻户晓、积极参与。坚持以榜样的力量感染身边人、以身边的事例教育身边人,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影响力大的模范典型,适时开展集中宣讲,引领广大党员、群众“学榜样、做榜样”,弘扬社会正能量。
(四)注重经验总结。各村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全面落实“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要求,共同形成切实管用的经验做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内涵和外延,共同打造服务群众、基层善治的“城西湖样板”。
附件: 城西湖乡“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组名单
附件:
城西湖乡“无事”找书记党建引领
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组名单
组 长: 孔令奇 党委书记
第一副组长: 张应奎 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 组 长:蔡婷婷 组织委员
肖克平 副乡长
刘玉霞 人大主席
赵以成 纪委书记
陈 蕊 宣传委员
吕 俊 统战委员
谢 亮 武装部长
余世洋 党委委员(挂职)、派出所所长
卞林杰 党委委员(挂职)
何淑贤 副乡长
马言炎 副乡长
朱玉安 人大专职副主席
成 员: 冯坤鹏 四级主任科员
张宗昌 四级主任科员
魏章林 团委书记
姚 璐 妇联专职副主席
董 松 组织干事、宣传干事
牛金合 财政分局局长
许远远 人社所长
王 明 文广站长
李 琼 卫计办主任
刘 泉 应急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杜发成 司法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李庆云 民政办副主任(主持工作)、
退役军人服务站长
周增峰 城北市场监管所长
王远方 临淮国土中心所长
吴 磊 临淮城管执法所长
张明芳 城关规划建设中心所长
刘 超 城西湖乡中心校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张应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蔡婷婷、肖克平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雍亚男、李宇洋、刘皖佳为办公室成员。
西办〔2023〕50号城西湖乡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烟花爆竹零售领域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的通知.doc
西办〔2023〕50号城西湖乡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烟花爆竹零售领域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