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检测预警机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我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提高监测敏感性和分析预警能力,做到早发现、早 报告和实时预警,及早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防止疫情发生和扩散,按照点与面结合、传染病监测系统与其他部门监测系统结合、常规监测与强化监测结合的原则, 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人群监测
(一)疾病监测。乡卫生院、村卫生室、辖区内私人诊所要实首诊负责制,对预检分诊发现的发热病例、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病例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在本地出现新发病例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一定区域范围内近14天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或共同暴露的人群,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要按照规定时限报告,并及时开展流行性病学溯源调查。
(二)重点场所监测。养老等民政服务机构、学校和教育机构、餐馆、农贸(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要做好机构内人员及从业人员健康检测,每日检测体温,观察询问是否有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对出现上述症状者, 及时就近转送至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三)乡村监测。乡村明确责任人,落实网格化管理,对纳入乡村管理的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入境人员等做好发热、呼吸道症状等监测。在本地出现新发病例后,组织乡村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民警等开展逐户排查,发现 14天内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的,及时就近转送至具有发热门诊(诊室)的医疗机构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四)体温监测。建立乡卫生院、村卫生室、私人诊所、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图书馆、健身场所等人员聚集场所的体温监测制度。各有关机构一旦发现发热病人,要及时报告卫生健康部门,并依据流程配合做好科学处置。
(五)病原学监测。乡卫生院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责任强的医务人员,组成一支核酸采样队伍,专门负责突发情况全员核酸采样任务,同时抽调公安、市场安监等部门人员组建一支维稳队伍,保证核酸采样有序进行,按时完成核酸采样工作。
(六)药品销售监测。对辖区内卫生院、村卫生室、私人诊所、药店进行监测,监测退烧、止咳、抗病毒、抗菌素等药品销售情况,药店每日记录药品销量并上报市场监管部门。
在本地出现新发病例后,相关区域内零售药店在销售上述药 品时,要实施实名登记制度,并将统计信息上报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及时报告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安排流调专班人员及时追踪有发热等症状的病人并引导其及时就医。
二、加强环境监测
(七)农贸市场环境监测。市场监督管理所对大型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每周对排水系统中 污水、存放售卖冷冻冷藏海鲜水产品和肉(禽)类食品的摊位等 采集样本(原则上每类不少于5份样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八) 医疗机构环境监测.卫生健康部门选择至少1家具有 发热门诊的县级人民医院,每周对发热门诊、呼吸科和感染科门 诊病房的地面、墙壁、物体表面,每类采集不少于5份样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九)冷铤食品监测.县市场监管、卫生健康部门每周采集 不少于10份冷链食品特别是自疫情高发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食品 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三、 加强大数据分析利用
(十)信息收集报送.各地政府要积极推动建立新冠肺炎疫 情监测数据分析预警响应信息平台,卫生健康部门进一步完善传 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发热门诊监测网络,每日上报相关信息。 各地建立热线电话或网络平台,鼓励居民提供疫情线索或进行疫 情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后,要于2小时 内在传染病疫情网络系统中进行网络直报,并在24小时内完成 流行病学调查。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发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者,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键康部门。各地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应 该在12小时内反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的重点场所从业人员标 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农贸市场环境样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哨 点医院发热病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等监测结果,逐级汇总并填写 汇总表(附件),报市级健康行政部门汇总。
教育部门利用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加强对学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日常监测。
市场监管部门利用药店销售系统,重点监测退烧、止咳、抗 病毒、抗菌素等药品销售情况,定点药店每日记录药品销量并上 报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对大型农贸市场、农 产品批发市场,每周进行外环境采样、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市场 监管部门会同卫生健康部门每周对冷链食品特别是自疫情高发 国家和地区进口食品,进行采样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网信部门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强化大数据资源分析,及时通 报疫情相关异常情况。.
各相关部门信息报送按照行业系统管理落实责任,各负其 责,抓好本行业部门信息收集报送工作。依托全国一体化安徽省 政务服务平台、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平台等方式实现部门 间信息共享。
(十一)数据分析利用.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监测数据分析预 警响应信息平台,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优势,定制生成各类监测 预警数据表格,实现每日、每周监测数据可视化展示与自动化分 析。成立由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大数据分析等领. 域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定期分析监测数据,综合研判疫情趋势, 提出风险评估结果和预警响应建议。
(十二)预警响应.卫生健康部门收到新发病例信息后,要 立即向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及上级卫生健康部 门报告,发现病例或密切接触者进入其他省份的,要立即报告省 级卫生健康部门,由省级卫生健康部门联系相关省份协查并采取 管控措施。卫生健康部门要根据多渠道监测数据和风险评估结 果,及时向社会发布健康风险提示,并根据需要向同级人民政府
提出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的建议。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 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程序,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 信息,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做好防控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提 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启动应急响应,开展监测报吿、传染源控 制、医疗救治、城乡社区防控等工作。
四、加强组织保障
(十三)组织领导.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要 加强对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实 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卫生健康、网信、教育、经信、公安、 民政、司法、交通运输、商务、市场监督管理、邮政管理等部门 要建立协调机制,根据本部门职能和工作特点制定监测预警方案 并抓好落实,确保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培训到位、责任到位。
(十四)经費保障.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安排经费,对信息平 台建设、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数据报送等工作给予支持,确保常态化监测预警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