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焦社会热点,提高移交安置质量
1.做好春秋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到接收。接收春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到152人、秋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报到274人,并协助做好退役士兵返乡后预备役登记、社保关系转接、户籍办理等“一站式”服务工作。
2.高质量完成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任务。严格落实“阳光安置”政策,着力提升安置质效。34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2名安置在省直事业单位,5名安置在市直事业单位,26名安置在县级事业单位,1名安置在中央企业。安置质量位于全市先进行列。
(二)立足实际需求,拓展就业创业成效
3.持续拓展就业创业成效。联合县人社局、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共同举办“春风行动”2024年专场招聘会,22家企业参与,提供89个岗位,参加招聘退役军人2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6人。组织2024年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参加全省退役军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36人。与县人社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举办网络直播带岗活动4期。通过企业推荐、线上征询、网上招聘、现场招聘会等形式,向退役军人推送优质岗位信息30余次,取得退役军人一致好评。
4.精心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主动开展市场调研,精心设置了厨师、挖掘机、无人机等10多种热门专业,投入资金105万元,完成240人技能培训任务。开展“以赛代练”,组织学员参加六安市第二届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大赛,其中我县退役军人取得无人机驾驶员一等奖成绩,激发了全县退役军人学习热情和创新活力。
(三)做好军民融合,提升优待抚恤水平
5.全力做好烈士褒扬工作。清明节期间,组织全县各级烈士陵园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纪念活动,参与活动1.8万人次。主动对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全县7处县级以上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
6.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八一”期间县四大班子领导走访慰问驻霍邱部队、海军“霍邱舰”官兵,送去慰问金32万元;走访慰问烈军属、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526人,发放慰问金、慰问品33.69万元;关心关爱现役官兵及其家属,联合县人武部开展送喜报347人次,发放慰问金22.6万元。
7.落实现役军人奖补发放。发放大学生新兵一次性奖励金662万元。为全县1579户义务兵家庭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582.9122万元。
8.落实落细优抚保障政策。对优抚对象生活困难人员,主动做好兜底线工作,投入生活困难救助资金102.7万元,救助困难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401人。为全县340位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发放重点优抚对象优待金230.3025万元。按月及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043亿元。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审批年满60周岁农村籍退役军人48人,带病回乡8人、老年烈士子女1人、参战参试5人。上报并审批通过9位退役军人补评残疾等级。
(四)强化保障举措,守牢安全底线
9.严格落实信访工作机制。落实“局长有约”工作机制。由“一把手”主动约访,与退役军人“面对面”讲明事理、讲透情理、讲清法理,安排约访22场25人次,推动矛盾问题有效化解。
10.及时处理各级交办信访件。对接县政府办完成12345市长热线,截至目前交办103件。办理上级退役军人部门、同级信访部门转交办信访件174件,办结率100%。
11.及时化解重难点信访案件。对我县退役军人信访工作中的“骨头案”“钉子案”坚持逐案分析,做到穷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推动攻坚化解。妥善化解分流下岗何某某、要求公益性岗位陈某某和王某某等信访积案。
(五)提升服务效能,夯实基础保障
12.持续抓好基层基础。以“三化”建设为抓手,完成1个县中心、6个乡镇服务站、42个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五优”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从“有”向“优”转变。组织县、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我县参赛选手在市级练兵比武活动中获得团体三等奖、个人风采奖一名的好成绩。
13.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服务站机制。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服务站机制,搭建问题实时反馈平台。目前,省市县三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领导干部挂钩联系9个基层服务站,反馈问题5个,提出帮扶建议6项。
14.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全县退役军人“红耀江淮”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10场次,服务时长4500余小时,服务群众达3万余人次,彰显退役军人志愿红。
15.“链上长三角”富有成效。通过深入调研,精心谋划,依托驻外协会,成立霍邱县驻无锡退役军人服务站,推动我县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向长三角地区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