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背景
为保障 53 年以前复员和 53 年后参战参试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体现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关怀,霍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设立了此项生活补助项目。
2. 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
该项目主要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提供定期的生活补助,包括资金的发放、管理和监督等工作。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确保补助资金准确、及时地发放到受助人手中。
3. 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本年度项目预算资金301.28万元,实际支出301.28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00%。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评价目的
通过对项目支出的绩效评价,了解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进项目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依据。
(二)评价对象和范围
评价对象为霍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53 年以前复员和 53 年后参战参试退休人员生活补助项目,范围涵盖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
(三)评价指标体系
1. 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补助发放人数、发放次数。
(2)质量指标:发放准确率。
(3)时效指标:发放及时率。
(4)成本指标:项目总成本控制情况。
2. 效益指标
(1)社会效益:受助人生活质量提升情况、社会稳定程度。
(2)可持续影响:项目对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的长期影响。
3. 满意度指标:受助人满意度。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评分表)
1. 产出方面
(1)数量指标:本年度共为425名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发放了生活补助,发放次数达到12次,完成了预定目标。
(2)质量指标:发放准确率达到 100%,严格按照审核标准进行发放,未出现错误发放情况。
(3)时效指标:生活补助均按时发放,发放及时率为 100%。
(4)成本指标:项目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未出现超支情况。
2. 效益方面
(1)社会效益:受助人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2)可持续影响:项目的实施为退役军人保障工作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具有可持续性。
3. 满意度方面
通过访谈,受助人对生活补助项目的满意度达到90%,认为项目有效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可附表进行分析)
一、产出指标
1. 数量指标
补助发放人数:实际获得生活补助的 53 年以前复员和 53 年后参战参试退休人员数量。与计划发放人数对比,评估是否全面覆盖目标人群。
发放次数:统计一定时期内生活补助的发放次数,是否按照规定的频率进行发放。
2. 质量指标
发放准确率:准确发放生活补助的比例,即发放对象准确无误、发放金额准确无差错的比例。这反映了工作的精准性和严谨性。
3. 时效指标
发放及时率:生活补助按时发放的比例。对比规定的发放时间和实际发放时间,考察是否存在拖延发放的情况。
4. 成本指标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与预算安排的比率,衡量资金使用是否符合预算规划,是否存在超支或结余过多的情况。
二、效益指标
1. 社会效益
生活质量提升程度:通过受助人的生活水平改善情况,如基本生活需求满足程度、医疗保障改善情况等,来评估项目对受助人生活的实际影响。
社会稳定促进作用:观察受助人对社会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以及社会对退役军人关怀政策的认可程度,判断项目对社会稳定的积极贡献。
2. 可持续影响
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现有生活补助政策的合理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是否能够长期有效地保障退役军人的权益。
工作机制完善程度: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工作流程、管理机制等是否能够为后续类似工作提供借鉴和持续优化的基础。
三、满意度指标
1. 受助人满意度
通过访谈,了解受助人对生活补助金额、发放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满意度。满意度得分直接反映项目实施效果在受助人心中的认可程度。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通过对以上各项绩效评价指标的深入分析,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估霍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该生活补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和绩效水平,为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项目提供有力依据。
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部分受助人对补助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存在一些误解。
2. 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反映项目的实际效果。
七、有关建议
1.加强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提高受助人对政策的知晓度和理解度。
2.不断优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全面。
霍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4年7月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