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有力指导下,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以党建统领,以深化服务保障为重点,着力推动我县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年度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2023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稳步提升就业质量,高质量完成安置工作
1.抓实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为帮助退役士兵顺利完成人生转轨、职业转型,尽快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全县2023年418名退役返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开展全员适应性培训,投入资金6.27万元。
2. 足额及时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依据政策规定,为全县2022年接收的394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2023年春季接收的10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共计发放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金929.44万元。
3精心组织职业技能培训。主动对接摸清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培训需求,精心设置了厨师、挖掘机、无人机等10多种培训课程专业,年度完成240人技能培训任务。其中本地培训122人,异地培训118人,投入资金116万元。
4.全力推动就业创业。联合县人社局、县总工会共同举办县“春风行动”2023年专场招聘会,79家企业参与,提供2000个岗位,参加招聘退役军人20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26人。线上线下常态化向退役军人推送优质岗位,今年以来,推送岗位信息30余次。依托迎驾“长城基石”资金,为我县8家军创企业提供贷款贴息7.5万元,评选表彰9名创业之星,发放奖励金2.7万元。
5.积极推进军人退役“一件事”办理。对接县委组织部、团县委、人社局、医保局、县人武部、中国银行等有关部门,打造一次告知、一窗受理、联动联办、最多跑一次服务,为军人退役提供“一站式”服务571人次。
6.做好部分退役士兵社保接续工作。2023年,为安置在困难企业的7家单位34名退役军人办理了养老补缴和退费手续,为80名退役军人办理了医疗保险接续补缴和退费手续,共计投入资金404.8万元。
7.稳慎推进我县第三批退役军人扶持就业专项开发。广泛摸排岗位需求、认真组织县内外调研和全面的风险评估,稳慎提出我县第三批退役军人专项岗位开发落实可行性方案(草案)。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市局、省厅请示汇报,请求指导。目前,第三批退役军人专项岗位开发工作正有序推进。
8.高质量完成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安置接收任务刚性落实,2023年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27人,2名安置省直事业单位;2名安置市直事业单位;22安置在县直事业单位;1名安置在国有企业。高质圆满完成安置任务,安置质量走在全市前列。
1.严格抚恤补助待遇审核、审批和变更工作。2023年,审核、审批抚恤补助待遇人员88人,完成22名部队退役残疾军人伤残抚恤关系变更工作;完成5位退役军人伤残等级补评工作和4位伤残军人残疾等级调整工作,做到审核审批有据,工作操作阳光公正。
2. 及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按规定及时足额为全县11691名享受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金9663.26万元,为全县361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纾困解难优待金236.18万元;为全县20位原8023部队退役军人残疾子女发放生活补助金19.14万元。
3.做实做好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依据政策规定,为全县6184名优抚对象办理参保参合,投入补助资金234.99万元。加强在乡老复员军人医疗保障,在参合基础上,统一为全县112名在乡老复员军人购买了“皖惠保”医疗保险,着眼需求为全县127名参试退役人员开展职业健康体检,体现了尊崇关爱,提高了保障水平。严格落实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今年以来,支付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175.6万元,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4.全力开展关爱帮扶工作。以医疗难为救助重点,全面开展优抚对象关爱帮扶工作。截至目前,已救助优抚对象575人,投入资金90.14万元,有效化解优抚对象的困难诉求,进一步增强了广大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
5.积极回应关切,全力推进优待证赋能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相关部门,先后落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持优待证全县3A景区全免门票、免费乘坐县域公交车等优惠政策,将尊崇落到实处,受到广大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一致好评。
1.扎实开展烈士纪念褒扬工作。突出“崇尚.传承”主题,开展“清明祭英烈”“红色九月”系列活动,依托县烈士陵园及全县其他烈士纪念设施为平台体,指导全县开展清明祭英烈、“9.30”烈士公祭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全县受教育干部群众达3.5万人次。
2.做好现役军人优待关爱工作。完成2023年全县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发放1336.68万元,为全县313名霍邱籍入伍大学生新兵发放一次性奖励金565.8万元。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拥军优属活动。走访慰问我县边海防官兵家庭19户,送去慰问金1.04万元。开展走访慰问现役军人独居父母家庭活动,为13户现役军人独居家庭,送去慰问金0.65万元。设立“军人驿站”,为过往霍邱的现役军人提供免费入住服务。今年以来,已靠后为20名现役军人提供了30日次免费的住宿。强化荣誉激励,为全县立功现役军人送喜报76人次,送去奖励金7.5万元,为280名优秀士(官)兵兑现奖励金14万元。
3.组织开展双拥走访慰问工作。组织指导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单位在春节及、八一”期间开展走访慰问重点优抚对象活动。今年以来,县领导、县局及各乡镇共走访慰问烈军属、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3723人次,送达慰问金、慰问品计171.628万元,其中县领导及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走访慰问烈军属、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578人次,送去慰问金、慰问品36.9万元。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驻霍邱部队、海军“霍邱舰”官兵,送去慰问金32万元。
4.深入开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全县国防建设、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比、宣传、表彰活动,大力表彰“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5个、“双拥工作先进单位”10个、“最美现役军人”10名、“最美军嫂”10名、“最美退役军人”10名、“最美双拥人物”10名,彰显了尊崇、树立了导向。同步举办了“扬帆新时代 共筑强军梦”文艺汇演。
(六)压紧压实责任,依法依规做好退役军人信访工作
1.全面排查矛盾纠纷,推动源头化解。坚持以常态化联系为载体,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系统多层次、全方位的排查网络,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与网信、公安、信访、乡镇等部门单位建立联动机制,定期梳理排查,定期会商研判,及时预判风险和提出解决方案,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消化在基层。
2.严格制度,依规做好信访工作。落实“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党组、支部及时研究会商信访事项,有力推动事项有效解决。抓实初信初访,落实 “首接首办责任”,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今年以来,受理省委巡视组交办15件、市局交办信访件9件、县信访局交办县领导签批信访件51件、历史积案化解2件、重复访治理1件、老兵服务12397热线50件,接待来访群众320余人次、电话答疑120余人次。受理事项均按规定办结,办结率为100%,90%以上的矛盾问题得到化解,全县退役军人群体总体保持稳定。
3.集中攻坚,推动信访积案化解。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我县退役军人信访中的“骨头案”“钉子案”坚持逐案分析,做到穷尽一切办法,动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凝聚大家的智慧,不厌其烦多管齐下推动攻坚化解。今年以来,先后成功化解陈某、汪某某等人的多年信访积案。
4.加强协调联动,妥善处理应急突发事件。今年清明期间,我县“79”越战群体30余人乘大巴车赴广西凭祥参加大规模祭扫活动,局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联合公安、城关镇等部门单位,及时跟进,全过程做好人员稳控工作,未发生负面影响。“八一”期间,越战退役群体组织近百人,采取携带横幅,统一服装等方式组织活动,经过全力稳控,未引发社会舆情。
(七)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1.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全县100名以下服务对象334家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规范提升工作,畅通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城关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被省厅表彰为全省优秀主任(站长)。石店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河口镇永安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被省厅表彰为优秀退役军人服务站。
2.更新完善退役军人综合数据库。完成全县31928名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年度更新完善数据18.64万条。为退役军人精细化提供有力支撑。
3.推进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推广安徽省退役军人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应用,推广“安徽老兵”APP等信息化载体下载应用,目前,“安徽老兵”APP注册人员已达9000余人。进一步方便服务对象,努力让数据多跑路,让退役军人少跑腿。
4.探索建立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队伍。指导有关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探索聘请优秀退役军人担任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指导员,与一定数量的退役军人“结对子”,充分发挥与退役军人经历相似、感情相近的优势和自身影响力,不断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的能力。
5.以志愿服务为牵引推动退役军人作用发挥。指导全县 “红耀江淮”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以文明创建、基层治理、拥军优属、国防教育公益服务等为载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50余次,服务人数约2万余人,累计服务时长达13524小时。我县退役军人“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队在市首届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赛中荣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