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加快推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的通知》精神,着力提升全县农机社会化服务和防灾救灾应急能力,根据市县有关规划和部署要求,结合实际,制定《霍邱县2025年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霍邱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3月6日
霍邱县2025年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
建设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要求
根据全县农事服务中心、育插秧中心、粮食烘干中心“三中心”现状布局,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能力,加快培育一批市场化运营、政府支持、平战结合、指挥高效的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配优配强农机装备,建立健全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应急防灾救灾能力。按照《霍邱县推进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细则》(霍农工组办〔2023〕55 号)任务分解,2025年全县新建、整合和提升19个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分解到有关乡镇(附件1)。
二、统一命名挂牌
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应包含农事服务区、育秧区、烘干区等三个功能区。
三个功能区为同一个实施主体承建的,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统一名称,制式为“霍邱县**镇(乡)**(主体自冠名)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例如,“霍邱县城关镇粮丰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粮丰” 为虚拟主体自冠名。
三个功能区为两个或多个实施主体承建并且不在一处的,确定一个牵头单位,挂两块牌子,一是总牌:“霍邱县**镇(乡)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二是功能区牌:“霍邱县**镇(乡)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主体自冠名)**区”,例如:“霍邱县城关镇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粮丰烘干区”,其他实施主体分别挂一块功能区牌:霍邱县**镇(乡)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主体自冠名)**区”。
三、实施主体条件
实施主体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
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经营组织。实施主体应在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登记,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用地手续齐全。实施主体可以为 1 个,同时承担农事服务区、育秧区、烘干区等三个功能区的建设,也可以为 2 个或多个实施主体整合提升,合力完成各功能区的建设。原则上三个功能区建在一处或同一个村组,不能超出本乡镇范围。
四、建设内容标准
(一)基础设施
占地面积不少于8 亩,建筑面积不小于3000平方米。其中管理服务区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机具及设施用房区建筑面积不小于2900平方米,地面硬化。
(二)功能区
1.农事服务区。配备办公室、财务室、培训室(会议室)、机库棚、维修间、展示厅等功能间。其中培训室不少于40平方米。配备办公桌椅、电脑联网、打印机、档案柜、会议桌椅、投影仪等办公和培训设备。各类机械总数65台(套)及以上。其中:8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不少于10台,联合收割机不少于10台,高速插秧机不少于20台,配套耕种机械(播种机、旋耕机、开沟机、铧式犁等)不少于20台;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不少于5台。耕、种、管、收等各环节机械化作业能力均在 2 万亩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 100%。支持农机作业机具安装信息化监测终端并纳入远程监测系统管理,实时监控生产作业全过程,掌握生产进度和作业质量,实现远程信息化管理服务功能。
2.烘干区。建设钢结构标准化烘干仓储厂房,面积不小于 2000 平方米。配备测量、称重、输送、除杂、除尘等必备的设施装备。烘干房等建筑物应符合相关的建筑安装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标准,批次烘干能力不少于 300 吨。
育秧区建设按照县农业农村局制定的标准实施。
五、时间节点要求
(一)确定实施主体。乡镇要积极对辖区内农机专业服务主体进行摸排,对照实施条件遴选实施主体,往年度已经建成并命名的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不得重复申报。3月底之前,乡镇确定实施主体,向县农机中心申报备案,填报实施主体登记表(附件2)。
(二)对标建设提升。乡镇对照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督促实施主体提升能力,补差补缺。分管同志至少每月开展一次实地督导,确保6月底之前,基础设施基本建成,9月底之前农机装备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11月底之前,完成软件资料建设内容。乡镇每月底前上报一次实施进度。县农机中心将按照职责分工,不定期对乡镇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的农事服务区和烘干区建设进度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上报县政府。
(三)年度验收评估。12月上旬,乡镇对项目建设组织初审初验,发现问题督促实施主体限期整改到位;12月下旬,县农机中心对照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组织年度验收评估,并对验收评估结果进行通报。
六、保障措施
(一)明确职责。乡镇是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的责任单位,重点负责遴选认定实施主体、保障建设用地、监管实施过程、报送实施进度、落实扶持政策措施、对项目进行初审初验。农业农村局重点做好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育秧区建设项目的督查指导验收评估等工作。农机部门重点做好农事服务区、烘干区建设的督查指导验收评估等工作。
(二)队伍建设。配备农机驾驶操作、维修和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人员教育培训,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驾驶操作人员持证率 100%,其他岗位人员上岗须符合国家规定。配置 3-5 名常驻管理人员,固定机手 20 名以上。
(三)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财务、机务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做牌上墙。财务账目应健全完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记载规范准确,核算真实有效;每年至少召开 2 次以上理事会或合作社成员大会,财务及重要活动需在会议上公开,并有相应的会议记录。机务管理应包含机具使用、维护、检修等要求,保持机械的完好率,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年检率应达到 100%;安全管理应落实安全职责和措施,并与社员、机手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悬挂安全生产告知牌,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和避免责任事故。
(四)做好登记。实施主体要对各类机械装备做好登记,建立机械设备台账(附件 3);对管理人员和固定机手做好登记,建立人员管理台账(附件4);对开展的社会化服务做好登记(记录日常作业流水,完善作业合同);对收支情况做好记录,健全财务账目(生产资料购置和租赁、劳务等支出;生产服务及各类奖补等收入);对开展的技术培训、安全教育等活动做好记录,留下影像资料,做好信息宣传和资料报送。
(五)加大支持。中央集中育秧设施建设资金、省级“三中心”建设资金、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等涉农资金要集中向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倾斜。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优先支持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购置履带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烘干机等“平急两用”的应急救灾机具。乡镇要对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给予相应支持。县农业主管部门将建立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培育遴选名录库,并从已建成的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中遴选省级和市级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重点培育对象分别推荐上报省、市农业主管部门予以表彰。
附件1
霍邱县2025年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乡镇 |
类型 |
||
新建 |
提升 |
整合 |
||
1 |
范桥镇 |
|
1 |
|
2 |
冯井镇 |
|
1 |
|
3 |
城西湖乡 |
1 |
|
|
4 |
临淮岗镇 |
|
1 |
|
5 |
新店镇 |
|
|
1 |
6 |
冯瓴镇 |
|
|
1 |
7 |
花园镇 |
|
1 |
|
8 |
彭塔镇 |
|
|
1 |
9 |
高塘镇 |
|
|
1 |
10 |
石店镇 |
|
1 |
|
11 |
白莲乡 |
|
|
1 |
12 |
邵岗乡 |
1 |
|
|
13 |
乌龙镇 |
|
|
1 |
14 |
龙潭镇 |
1 |
|
|
15 |
众兴集镇 |
|
1 |
|
16 |
夏店镇 |
|
|
1 |
17 |
曹庙镇 |
|
1 |
|
18 |
宋店镇 |
|
|
1 |
19 |
三流乡 |
|
1 |
|
合计 |
|
3 |
8 |
8 |
附件2
乡镇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实施主体登记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填报日期:2025年 月 日
乡镇 |
中心名称 |
实施主体 |
功能区 |
地 址 |
负责人 |
手机号码 |
建设方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1.“功能区”包涵:农事区、烘干区;2.“建设方式”包涵新建、整合、提升;3.乡镇可根据实施主体数量对表格格式进行调整。
附件3
农 业 机 械 设 备 台 账
序号 |
机械/设备 名 称 |
厂牌 型号 |
出厂编号 |
购机年月 |
机主姓名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4
管 理 人 员 和 机 手 登 记 表
序号 |
姓名 |
住址 |
联系电话 |
身份证号 |
职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