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县畜牧业发展中心紧紧围绕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和县委、县政府安排的重点工作,开拓进取,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10月,全县生猪存栏76.3万头,出栏108万头;肉牛存栏3.08万头,出栏2.28万头;羊存栏16.42万只,出栏24.8万只;家禽存栏2716万只,出栏1938万只;肉类总产16.7万吨,禽蛋产量5.86万吨。
预计全年生猪存栏71.8万头,出栏116.7万头,能繁母猪存栏6.55万头;肉牛存栏2.85万头,出栏1.55万头;羊存栏17.5万只,出栏33万只;家禽存栏1168万只,出栏2596万只。肉类总产19.86万吨,禽蛋总产6.93万吨,畜牧业总产值55亿元。
(一)抓好生猪等畜禽生产。一是做好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防控。采购并发放过氧化氢、氯制剂等粉剂消毒剂,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屠宰厂、检查站、无害化处理厂等重点场所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二是按时统计上报全县畜牧业生产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及生产形势分析,荣获2023年全国生猪监测工作优秀县。三是实施畜禽产业发展补贴项目。已为种公猪站购买17头种公猪补贴资金5.95万元,为淮猪遗传资源保护发放中央财政支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资金60万元,为淮南麻黄鸡种质资源保护和完善信息化监控设施,发放省财政支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资金28万元,为淮南麻黄鸡保种场建设项目拨付资金520万元;安排项目资金992万元,组织实施2024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支持人工种草及养殖场设施设备升级改造;安排项目资金203万元,组织实施“秸秆变肉”项目;安排项目资金128万元,支持建设规模化白鹅养殖基地,提高皖西白鹅保种能力。
(二)扎实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狠抓动物疫病防控,以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国家强制免疫病种集中免疫为重点,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一是实施程序化免疫和规模场“先打后补”。二是及时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疫情监测,完成市疫控中心下达的监测项目计划,共监测畜禽样品5170份。三是完成省、市动物疫控中心送检任务。四是完成2024年春、秋防疫集中监测禽流感540只份、口蹄疫535头份、布病260头份、小反刍兽疫155头份。
(三)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加强饲养环节、屠宰场、兽药饲料经营门点等巡查力度,向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移交5起违法线索,配合县食安办落实食品安全监管任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大检疫力度,规范检疫证章、标志管理,今年已开具产地检疫证4798张,检疫畜禽503万头/羽;出具屠宰检疫证明24314张、2.543万吨。三是在乡镇遴选66个规模养殖场实施2024年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通过省市验收。四是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在15个病死猪收存点安装监控设施,1-10月处理病死猪70033头,其它病死动物产品66.72吨,发放2022-2023年度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1320.80万元。五是加强官方兽医日常管理,完成全县官方兽医证件配发及信息更新,开展官方兽医、协检员业务技能培训176人次,因退休、调离等原因注销官方兽医6名,提醒谈话4名,其中一名暂停出证权限并计划注销官方兽医资格。六是开展畜禽产品检测,各乡镇快检室共向省平台上传检测结果3154条,未发现问题。七是引导监管对象通过“牧运通”微信公众号申报运输车辆备案和承运人备案。
(四)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一是完成畜禽资源化利用新增27家大型场、规模场设施设备配套验收工作,在养殖集中区建设粪污集中处理中心4个,年产有机肥21.2万吨,建立粪污处理有机肥料还田利用生态循环产业链,有力促进全县畜禽产业绿色发展。二是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中心、粪污处理中心等开展覆盖式“大排查、大整治”,重点对历年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交办信访件进行“回头看”,完成省环保督察组交办案件整改销号,开展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督办,目前22个问题无反弹现象。三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查三促”行动,更新系统数据,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生产有机肥,完成省下达推广有机肥0.8万吨任务,补贴资金160万元。
(五)强化畜牧领域安全生产。一是制定畜牧领域2024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和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每季度对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场开展全覆盖安全生产排查。二是加强畜牧领域安全生产宣传,开展重大隐患事故隐患判断标准培训4次,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2次,“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安全宣传1次,邀请专业人员开展“全民消防、生命至上”培训1场次。三是强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组织开展重要时段及节假日安全生产排查、全国安全生产月检查、“万企筑安话安全”活动等,已检查养殖企业560家,发现一般安全生产隐患45项、重大安全隐患1项,均已整改完成。
(六)加快畜禽产业发展。一是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今年推荐申报省级及以上标准化示范场3个,目前全县已建成畜禽养殖国家级示范场5个、省级15个。二是全力助推鹅产业尤其是鹅肥肝产业发展。完成2024年5000只以上鹅场改扩建25个,在马店镇建设2万只种鹅场,助力安徽鸿鹄朗德鹅科技有限公司从法国引进种鹅;协助科技特派团与霍邱县昌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接合作,进行父母代和商品代朗德鹅制种扩繁、测试及推广,开发朗德鹅新配套系“红旅1号”。三是促进肉牛肉羊产业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出台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2024年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实施方案,精心打造2个千头牛场,指导城关1家牛屠宰场办理屠宰许可证。四是促进麻黄鸡产业发展。实施我县麻黄鸡保种场建设项目,新建和改扩建万只以上麻黄鸡基地3个。五是积极推进生猪屠宰企业GMP(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目前石店恒康屠宰场已通过市级验收,即将开展省级验收。六是规范动物入皖通道检查站查证验物。积极对接新入皖通道马店检查站项目建设,目前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县级已批复,并通过国土空间规委会预审,正在申请市级批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官方兽医编制少,无法满足进驻畜禽屠宰企业官方兽医人数要求;二是规模化养殖场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压力大;三是因环保、市场低迷等原因,部分生猪规模场停产或产能减少;四是朗德鹅品种退化严重,养殖成本增大,亟需引进种鹅;五是目前我县畜牧业仍为养殖强、加工弱,三产融合不够,多为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值比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