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勇等委员:
你们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霍邱县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肉牛养殖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2023年我县按照省市主管部门要求,对年出栏50头以上及以下养牛场户进行全面摸排,对出栏50头以上企业进行经纬度定位。2023年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养牛场38家,年末存栏2710头,年出栏4045头;年出栏50头以下养牛场户1091家,年末存栏9600头,年出栏9345头。全县2023年肉牛饲养量25700头,其中能繁母牛7500头。今年以来,为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的意见(皖政办〔2023〕11号)文件精神及六安市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六安市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六政办〔2024〕6号)精神要求,我县精心谋划,开展了以下工作:
1.县政府出台了《霍邱县加快推进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将肉牛生产任务量化到各乡镇。
2.积极对接年出栏50头以上的41家养殖牛场和年出栏50头以下1091家养牛场户进行分析统计。预计2024年年出栏50头以上养牛场年饲养量11595头,50头以下养牛场户年饲养量14905头,年饲养量总计达26500头,其中出栏13015头。
3,位于我县花园镇安徽健园公司现存栏牛384头,其中能繁母牛161头,牛舍6000平米,现存量农业设施用地600亩,建设用地100多亩,冷库5000吨,光牧地500余亩,牧草地200余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好。我县多次组织有关专家考察论证,筹划在该公司拟建一个集检验检疫、集中隔离、活牛交易、信息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专业化活牛交易市场和一个规范化种公牛站。
4.帮助弃养猪场转型为养肉牛。长集镇安徽新农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占地89亩,生猪近年养殖量小,几乎弃养,我县正在组织技术人员帮助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改扩建标准化牛舍2.5万平方米,拟从事肉牛短期育肥,计划年饲养5000头。该公司现有有机肥厂及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距离养殖场近,改造快,投产早。
5.敦促霍邱县白氏牛羊屠宰场尽快取得排污许可证,获得牛羊屠宰场备案,派驻官方兽医,做到肉牛定点屠宰,规范检疫。
6.对我县15家标准化秸秆收储中心进行摸排,年可收储优质稻草50万吨,可作为养牛饲草,以期实现“秸秆变肉”。
7.安排2024年乡村振兴产业“擂台大比武”项目在花园镇花园村投资370万元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场一处。
另外,我县2024年被确定为南方省份种草养畜项目县,中央项目资金1010万。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实施肉牛肉羊增量提质行动的通知》要求,按照“种草养畜、农牧循环、规模发展、增量提质”的发展思路,围绕保供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以提升牛羊肉供给保障能力和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水平为目标认真实施,支持种草养畜和设施装备升级改造,加快建立草畜配套,种养结合的发展机制,不断提升我县饲料供应水平和养殖场设施装备水平。结合我县“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实施情况,初步设想:一是支持肉牛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支持肉牛企业利用一般农用地人工种草、种草养畜并适当给予财政补贴。二是对规模牛场养殖设施购置、饲草料加工设施设备等给予一次性补助;适当补贴当年从省外购进商品犊牛、架子牛的规模养牛场(户)。三是支持江淮水牛地方品种保护选育,支持安徽健园牧业有限公司和安徽牧鹰农牧有限公司肉牛饲养量达1000头以上;支持安徽健园牧业公司种公牛站建设,开展牛人工授精,加快我县肉牛品种改良工作,落实肉牛保险县级配套资金。四是优先安排肉牛产业用地。做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病死牛无害化处理工作。
五是开展一期肉牛高质量发展政策解析及养殖技术培训班,参训人员为肉牛养殖场、人工授精员、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乡镇基层兽医等从业人员。组建一支集畜牧养殖、环保、兽医专家为一体的肉牛产业服务队,指导我县肉牛产业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县畜牧兽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欢迎今后对我县畜牧兽医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或建议。
联系人:吕李明
联系电话:13705644202
霍邱县畜牧业发展中心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