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总结】霍邱县数据资源管理局2024年全年工作总结

浏览次数: 来源:霍邱县数管局 时间:2025-01-10 14:03    文字大小:[ ]   背景色: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县数管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多措并举、深化改革,围绕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保障新基建安全管理、县政务大厅窗口效能管理等重点工作,明确目标,压实责任,攻坚克难,成效显著。现将2024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围绕党建统揽全局,凝聚基层组织工作合力

一是聚焦政治引领抓落实。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班子成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召开局党组会14次,机关党委会10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13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专题教育培训4次。二是聚焦党纪学习抓作风。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按月制定行事历,原原本本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六大纪律”交流研讨28人次,全体党员干部查摆问题104个,并以案为戒,将正风肃纪反腐各项要求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三是聚焦支部建设抓融合。按照“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一支部一品牌”,发挥支部在组织生活、窗口人员管理、文明城市创建、化解信访矛盾、开展志愿服务、做好延时服务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全年接收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收到群众感谢信10封、锦旗6面。四是聚焦窗口效能抓管理。召开局机关纪委会2次,分析研判县政务大厅窗口遵章守纪情况。开展新进窗口工作人员培训会1次,强化纪律意识,规范行为作风。深化县乡为民服务中心窗口效能建设管理,及时回应关切,妥善处理群众投诉13件,发布县政务大厅季度违规违纪行为通报3期、乡镇为民服务大厅督察通报5期。

(二)围绕数字社会建设,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工作

一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常态开展。通过线上、线下核查,不断优化政务服务办事指南精准度。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材料关联度100%23类县级电子证照实时制证11000余个,完成1103个政务服务事项“全省一单”动态调整工作实现30个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材料“免提交”。二是只进“一门”服务切实提升。持续推进政务服务“应进必进”,不断优化公安、人社、医保等9类综合窗口服务,推进社会事务、生产经营等通办类综合窗口整合。农机、烟草、卫健等单位“全省通办”系统应用成为常态,今年累计办理1.9万余件。三是跨省通办不断升级。通过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电话办、邮递办等方式,常态开展115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今年以来累计办件36万余件。与江苏吴江常态开展“跨域通办”。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远程虚拟自助终端、“云窗口”,推行9项不动产登记类业务“云导办”,累计提供服务20余次。四是“高效办成一件事”有序推进。统筹协调各“一件事”牵头单位,加快推进落实2024年3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陆续上线应用,已完成开办餐饮店等25“一件事”在安徽政务服务网霍邱分厅“高效办成一件事”专栏或皖事通上线运行,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办件近1200件。开办机动车修理店等14项“一件事”年底前上线应用。社会保险参保、车辆报废2项“一件事”,因试点待优化,预计于2025年2月底前推广应用。五是“政务+金融”服务效能不断提升。深化政银便民合作,在全县各乡镇农商行40台智能柜员机新增公积金、不动产等领域12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自助服务,累计提供查询等服务5万余次。六是“三制度三窗口”平稳运行。常态实施领导服务接待日制度、周末轮岗制度、周末预约制度,持续运行为企服务窗口、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今年以来共为企业群众服务10000余次。七是“7×24”小时服务不断提升。“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安排人员帮办代办,今年以来办理各类证件800余件。持续提升长三角政务服务地图准确性。八是“皖事通”便民服务不断丰富。新增皖事通公安局监所便民特色应用服务,开展皖事通应用服务宣传2次。同时,扎实做好皖事通医保缴费、教育缴费、中高考成绩查询、教育入学一件事等推广应用工作。新增“安徽码+智能存取柜”“安徽码+扫码取号”等场景应用,月均访问量500人次。

(三)围绕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一是“皖政通”推广开局有力。结合预算一体化、报表通、全省通办等系统上线,新增皖政通账户1793个,上线应用1个。二是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扎实推进。通过多方协调、逐一对接等方式,在皖企通平台规范梳理录入惠企政策,颗粒化拆解并发布服务61条,并通过“四网联通”线上全流程兑现61条,兑付资金5332.18万元,兑付企业211余家。三是“互联网+监管”工作不断优化。常态化推进监管行为覆盖及动态信息上报等工作,开展“互联网+监管”工作推进协调2次,发布工作提示函及通报各1次,创建审管联动事项359条,监管行为覆盖率达88%。四是构建政务信息化建设新范式。经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印发《霍邱县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霍政秘〔2024〕79号),建立项目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县级存量自建系统向一体化平台迁移整合,完成31个系统在一体化平台信息填报和系统迁移方案的编制,县级自建APP随手拍在全市率先完成一体化平台全流程开发测试和皖政通发布。建立数管和公安部门公共场所视频监控类项目全流程“双把关”工作机制,构建全县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接入社会视频资源55家1.5万余路,并推送5000余路前端视频至县智慧城管系统,授权县应急局平台账号使用权。同时,做好新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存储保障,已为8家单位的19个系统提供政务云服务。五是信息化项目统一运维管理。设立数字霍邱专项资金,将全县政务信息化运维分为网络链路、政务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和新建政务信息化项目四类,统筹开展专项资金预算编制。同时,按照“先易后难、能统尽统”的原则,逐步开展统一运维管理工作。目前,我县2025年数字霍邱专项资金预算较上年度同比下降30%。六是助力基层减负行动迅速积极配合县委减负办推广“报表通”系统上线应用工作,利用县“晚间课堂”平台,通过文字介绍和实操演练两种形式,系统性地开展“报表通”应用培训,全县共开通“报表通”系统账号500余个,系统内高效运行报表130余个。

(四)围绕数字经济建设,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数据归集不断夯实。持续开展动态化更新目录数据,全面核查目录及数据质量问题,并逐一对接县直有关单位整改,确保数据更标准规范,在安徽大数据平台六安市平台规范整合数据目录至280条,其中,新创建党建+信用数据6条。全年核查数据目录12次,整改单条目录数据量过低的单位共10家,共40条二是数据共享发挥作用。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数据有序共享。向县社工部、县财政局、县发改委等单位共享数据8次,共享数据量80万,县公交数据、房产数据及城市治理数据实现接口对接、实时共享。三是数据要素应用深入挖掘。积极组织六钢等大数据企业参加安徽省“数据要素×”、六安市第一届场景创新应用技能赛事,深入挖掘数据要素开发应用。基于霍邱6个矿企的5G+AI大模型创新助力矿业集群安全生产场景获得市场景创新技能大赛三等奖。四是公共数据要素开发利用逐步开展。积极推动我县数商企业1家在安徽省数据交易所平台申请入驻,探索大数据公司组建、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及数据授权运营等相关工作。五是大数据企业认定持续进展。加大大数据企业培育宣传力度,对领域内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我县成功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1家、市级大数据企业3家

(五)围绕网络和数据安全,建好管好新型基础设施

一是网络安全宣传持续开展。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县政务大厅采用印发宣传手册、循环播放宣传视频等方式,积极开展数据安全和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日常生活中数据安全等问题,受益群众1万余名。二是电子政务外网管理步入正轨。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态势感知平台,对全县各级各单位共524个节点终端用户单位的外网实现威胁情报数据的全天候监测,先后对县财政局、县卫健委等7家单位网络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处理网络安全事件8件。三是网络安全基础着力夯实。积极响应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攻防演工作,制定霍邱县保障全国电子政务外网攻防演练防守方案,组成网络安全技术小组,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责,组建工作专班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制定霍邱县2024年度网络攻防演练实施方案,对全县50余个涉及党政机关单位的重要网站平台和信息系统联合开展了“护网2024”网络攻防实战演练,对发现的问题形成台账,逐一整改对账销号,确保整改到位。县级节点电子政务外网重点部位进行三级等保检测,查找安全漏洞,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四是数据安全防护保障有力。出台《霍邱县使用政务云管理办法(试行)》政办秘20241,统筹政务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使用单位申请、县数管局审核评估、县政府审批”的原则,规范系统上云资源申请、试运行、核减、退出等程序。同时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及第三方安全包的方式,加大对迁移上云系统及数据的安全保障,确保上云数据安全运行。

 

标签:
文件下载
政策咨询

如果您对该政策文件有疑问,可以拨打标题上方的电话咨询相关部门。